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伟  张戎斌  董青 《电子机械工程》2020,36(6):24-27,33
文中对某X 波段机场场面监视雷达天线样机的动平衡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通过动平衡测试出不平衡的位置和大小,然后在对称方向加上相应的质量来配平衡,将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及振动力减少到允许范围内。试验表明,现场动平衡试验操作简便,降低了试验成本,并且可以避免二次装配带来的误差。现场动平衡试验及分析表明,该天线转子动平衡性能满足精度要求。这说明样机在设计、加工过程中对质量偏心问题处理得较好,并且在增加配重后能获得较好的动平衡性能。这种对大型转子的现场动平衡试验技术作为一种成熟和实用的技术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拟仪器的现场动平衡测试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转子现场动平衡原理和方法,利用相关分析法以及影响系数法得到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与相位,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现场动平衡测试系统,试验结果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地面转子试验器进行动平衡,降低其振动量值,掌握转子系统现场动平衡技术,基于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简称FFT)建立了转子不平衡量的计算模型,并在地面转子试验器上搭建了不平衡测试系统。试验表明,当转速高于1 kr/min后,计算模型可准确地分析出转子不平衡响应。对转子试验器进行了现场动平衡,结果表明,所建立计算模型在较轻的试重条件下(三圆法无法计算出配平方案),经单次配平可使转子不平衡振动降低77.3%,证明了所建立的不平衡计算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该模型可用于对其他复杂转子机械的现场动平衡计算。  相似文献   

4.
上海电气临港重型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订购的350t高速动平衡摆架及测量系统现已通过预验收,近日已抵达用户现场。350t高速动平衡机是专门用于100万kW以上大型核电站机组汽轮机及发电机转子高速动平衡与超速试验的。最大平衡转子重量350t,最大转子直径7000mm,最高平衡与试验转速4320r/min.  相似文献   

5.
转子现场动平衡的相对影响系数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转子现场动平衡,提出了利用两种转速态下转子振动的相对变化量进行动平衡计算的思想,并由此建立了相对影响系数法,它是对传统影响系数法的改进。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非质量不平衡振动因素对转子现场动平衡效果及精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多故障转子进动趋势分析与平衡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机组的振动往往并非由单一故障所引起,在支承刚度的各向异性以及组合故障的共同作用下转子的进动轨迹表现为十分复杂的形式。对机组实施现场动平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而无法准确判断转子失衡形式,导致平衡收敛速度减慢甚至出现多次平衡仍无法实现有效减振的情况。通过对进动轨迹的分解,建立以正进动分量初相矢为平衡目标的改进全息动平衡法。由于该方法中排除了反进动分量的干扰,对转子的失衡响应描述更为清晰,提高了平衡收敛速度。此外,根据对进动比的变化趋势提出的现场动平衡终止条件定性地揭示了转子残余振动的来源,从而减少了现场动平衡的盲目性,提高了故障排查的效率。实例验证了改进全息动平衡法以及现场动平衡终止条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梅柏杉  刘零生  余冰  王西利 《机械强度》2000,22(3):167-169,177
介绍船用重型低频电机转子现场动平衡的方法和实践经验。根据大型转子低速大质量的特点,在动平衡实践中,采用了以振动测试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现场动平衡测试手段,来消除电机转子不平衡产生的振动。并编写了相关的计算机处理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现场解决电机不平衡质量问题,达到综合降你电机振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刀盘机构转速高、动平衡试验过程复杂和精度难控制的问题,对该转子(刀盘机构)的结构、转子类型和不平衡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动平衡校正的常用方法和刀盘机构动平衡试验的方法、步骤,对每一步动平衡试验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出了提高刀盘机构动平衡试验精度应采取的措施和做动平衡试验应注意的事项。总结出的方法、措施和经验在转速高、动平衡精度要求严的转子的动平衡试验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某微型涡喷发动机现场瞬态动平衡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转子系统瞬态动平衡的相关理论,分析并确定了某微型涡喷发动机现场动平衡的校正平面.介绍了计算机辅助现场瞬态动平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利用该系统对一模型转子实施了现场动平衡,平衡精度达到ISO5343-1983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多次大型离心压缩机现场动平衡实践,对可以进行现场动平衡的离心压缩机进行了归纳,对三圆法和矢量法进行了总结,通过实践证明柔性转子在工作转速下进行现场动平衡,能够有效的降低不平衡引起的振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场动平衡系统一次平衡精度问题,给出极大振动计算模型及实验验证;改进平衡效率计算公式,提出初相点影响系数法并与水平振动、垂直振动、极大振动三种振动测量项的影响系数法进行实验比较;开发相应的转子现场动平衡软件模块,集成到“PMS2000设备预知维修与故障诊断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极大振动计算模型可用于表征不平衡转子的振动水平;初相点影响系数法对试重角度不敏感,其一次平衡精度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跨转子轴系现场动平衡需频繁启停机的问题,结合影响系数平衡法和模态振型平衡法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的轴系无试重整机动平衡法。综合转子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有限元技术,通过仿真构建与轴系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相符的转子动力学有限元模型。采用柔性转子共振分离原理,分析轴系振型和不平衡振动阶次以确定各跨转子加重平衡平面数和位置,分别在各跨转子平衡位置处施加不平衡激励,获取轴系平衡转速下各振动测点处不平衡响应,计算出相应的加重影响系数,从而取代轴系现场动平衡中需要多次启停机试重测取过程。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通过解平衡矢量方程组得到轴系所需的平衡配重。最后以模拟百万兆瓦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四跨五支承柔性转子轴系试验台为例,应用该方法开展了2 700 r/min转速下轴系四个平面同时配重动平衡试验,单点降幅最高达53%,实现了无试重下柔性转子轴系整机动平衡,可有效减少因盲目试重次数,节省平衡费用和周期。  相似文献   

13.
刘亮  张波  汪林海 《机电工程》2009,26(5):31-33
为提高现场动平衡仪模数转换的精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系统。该系统根据设计的最大不平衡度和不平衡转子的转速范围,确定放大的倍数和级数,并且通过软件控制信号的放大倍数,使得放大后的信号接近模数转换器的采样电压。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智能型现场动平衡仪具有比较好的实时性、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附加扭簧进行机构弹性动力平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附加弹簧的弹性机构的动力平衡进行了理论分析 ,首次从实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一平面 4R机构 ,综合分析了附加扭簧对弹性机构动力平衡的影响 ,并对影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限元法的柔性转子虚拟动平衡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有效地降低回转机械由于质量不平衡引起的振动故障,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柔性转子系统虚拟动平衡研究。提出了若干种降低系统振动的平衡方案,并分别对平衡结果进行了有限元数值仿真,以寻找最优的平衡方案。实验验证了虚拟动平衡提出的最优平衡方案,该方法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旋转机械系统实际动平衡过程的启动试机次数。  相似文献   

16.
在对高速回转系统进行平衡措施以减少振动量的研究中,结合电磁式间接在线动平衡头和电磁式在线混合动平衡头的优点,开发一种节能的高速转子在线动平衡补偿装置;利用电磁场的耦合作用,无接触地在加重平面处形成与所需离心力等效的旋转电磁力,实现在线实时精密补偿;并运用影响系数法控制策略,利用旋转极坐标合成矢量力,使转子质心落回旋转中心;同时,时空旋转电磁力消失,转子系统在极坐标合成力的作用下实现最终动平衡。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电磁平衡头的静态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机上动平衡和现场动平衡无法适应高速旋转机械智能化和精密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具有不停机和高精度优势的在线主动动平衡成为当前旋转机械抑制失衡的重要手段.针对某高速磨削电主轴,设计了一款具有环形对称结构、依靠电磁和永磁原理实现驱动和自锁的在线主动平衡头.基于此,研究了它的磁路和磁场分布,采用有限元法获得了其静态自锁力、力矩和静态驱动力、力矩.研究结果可指导平衡头的优化,进而以获得最佳的平衡效果.  相似文献   

18.
液压平衡回路是液压系统的基本控制回路,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其中大部分平衡回路都是由平衡阀构成。平衡阀作为平衡回路中的关键元件,对平衡回路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平衡阀的内部结构参数难以获取,因此基于平衡阀样本中的先导全开节流特性和溢流特性建立其数学模型,进而构建平衡回路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对平衡回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构建的数学模型可以反映平衡回路的动态特性以及使液压设计人员能够对平衡阀的选型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