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了摆动辗压技术的工艺原理及成形过程,阐述了摆辗工艺的国内外研究发展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摆辗成形工艺产品种类,并提出摆动辗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摆动辗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摆动辗压成形技术在美国、英国、波兰、前苏联、瑞士、日本和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研制和生产概况。综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摆动辗压机的机身设计计算与制造、摆头的设计计算、摆动辗压的运动轨迹以及摆动辗压成形过程中坯料与摆头之间的接触情况等;在摆动辗压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缺陷形成机理分析,以及摆辗变形力的工程计算等;热摆动辗压成形工艺、温摆辗成形工艺和冷摆辗成形工艺在汽车、摩托车、五金工具和兵器工业等加工制造业的工程应用等方面所作的成形机理、数值模拟、设备和工艺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
由胡亚民等编撰、张猛主审的《摆动辗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一书,已于2001年12月在重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介绍了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摆动辗压成形加工技术。该技术可用于成形复杂形状的零件,可采用冷、温、热摆辗及辗压粉末冶金材料等,特别是它具有节能、节材、改善劳动强度及环境和提高生产率等优点,在汽车、摩托车、机床、兵器、电器、工具等行业已获得应用并有着广阔的前景。该书还较系统地阐述了摆动辗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方法。内容包括该工艺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加工原理、检测方法、试验手段、适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摆动辗压技术现状及展望(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动辗压是一种新的回转锻造技术,它具有节能、高效、低噪声等优点,在国内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文章介绍了摆动辗压成形的工艺特征,并对其在国内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摆动辗压技术现状及展望(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动辗压是一种新的回转锻造技术,它具有节能、高效、低噪声等优点,在国内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文章介绍了摆动辗压成形的工艺特征,并对其在国内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环件轧制和摆动辗压精密成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环件轧制和摆动辗压两种精密成形技术原理和工艺特点。基于成形原理和工艺要求,介绍了轴承环件精密冷轧成形、高压开关环件精密热轧成形、齿轮和凸轮精密冷摆辗成形等典型零件精密成形技术生产应用情况。针对环件轧制和摆动辗压精密成形现状,分析了其技术发展趋势和面临课题。  相似文献   

7.
扭转振动摆动辗压精密成形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蔡改贫  徐建波  翁海珊 《锻压技术》2006,31(1):40-42,53
介绍了扭转振动摆动辗压的工作原理和实施方法,分析了扭转振动在摆动辗压塑性成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在对模具——工件系统进行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摆辗角速度与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扭转振动摆动辗压应满足的速度条件,计算了单周期内扭转振动摆辗的成形时间、沿圆周方向的成形角位移和成形长度等工艺参数;通过本文的理论推导表明,扭转振动摆动辗压的效率与振动频率和进给速度成正比,扭转振动摆动辗压成形的成形效率比纵向振动摆动辗压成形的成形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摆动辗压在兵器行业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摆动辗压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内摆动辗压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艺实践;重点叙述了摆动辗压在兵器零件生产中的应用,其中,轴向齿圈、自锻破片药形罩、药筒底板件的摆辗成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及优势;最后讨论了摆动辗压更复杂零件、摆动辗压粉末冶金件以及提高摆动辗压件精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黄虹  王霞  胡亚民 《锻压技术》2002,27(2):36-38
扼要介绍了摆动辗压成形过程的工作原理及摆头运动轨迹;详细分析了摆头运动倾有(即摆角)的大小与摆头锥角不匹配和摆辗中心的偏移对摆动辗压成形件高度尺寸精度的影响,探讨了国内个摆辗机的合理应用范围,指出只有摆角较小的摆辗机才宜于净形与近似净形加工摆动辗压成形件。  相似文献   

10.
振动摆动辗压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纵向振动摆动辗压和扭转振动摆动辗压的模具与工件系统的运动关系和相应的空间运动轨迹方程。分析了各种运动轨迹在振动摆动辗压成形加工中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外摆辗机摆头4种运动轨迹的运动原理,推导摆头运动方程,用UG NX三维设计软件建立驱动摆头运动的内、外偏心套结构模型,对摆头运动仿真模拟,理论分析摆头4种运动曲线,验证仿真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波兰、瑞士、日本、德国、美国、英国、前苏联(俄罗斯)与中国等国内外各时期典型摆动辗压机的研究状况。阐述了摆动辗压机的基本工作机理及不断发展着的技术参数,包括摆辗压力,滑块速度与行程,摆头转动速度与频率,摆头轨迹与角度,摆辗精度与变形力,摆辗件及坯料的尺寸范围,驱动泵及摆头的电机功率,摆动辗压机总功率与生产率等重要指标,同时分析了摆动辗压机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并指明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摆动辗压机的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波兰、瑞士、日本、德国、美国、英国、前苏联(俄罗斯)与中国等国内外各时期典型摆动辗压机的研究状况。阐述了摆动辗压机的基本工作机理及不断发展着的技术参数,包括摆辗压力,滑块速度与行程,摆头转动速度与频率,摆头轨迹与角度,摆辗精度与变形力,摆辗件及坯料的尺寸范围,驱动泵及摆头的电机功率,摆动辗压机总功率与生产率等重要指标,同时分析了摆动辗压机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并指明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能量因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为富集钒、钛、铁等过渡元素的典型岩浆矿床。运用量子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该矿床的元素组合、分配及变化特征,并用量子地球化学的ab initioHartree-Fock分子轨道法对钛磁铁矿和钛铁矿晶体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在其结晶过程中,V,Ti,Fe等成矿元素富集于钛磁铁矿和钛铁矿中而殂成钒钛磁铁矿,矿床受其晶体结构形成过程的能量最低原则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以成形制动爪的摆辗模具为例 ,通过有限元模拟比较了传统平口凹模结构和阶梯凹模结构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采用阶梯凹模结构可明显改善凹模局部的应力集中 ,随后对阶梯凹模高度和过盈系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双偏心套摆辗机摆头的螺旋线运动轨迹,根据摆头运动原理,建立摆头运动方程,提出并分析摆头新型螺旋线运动轨迹的形成,总结该运动轨迹变化规律,为改进摆头结构、设计新型摆辗机、拓展摆辗成形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电火花摇动加工微细阵列轴和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细阵列轴和孔的电火花加工,提出了利用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摇动功能的摇动加工微细阵列轴和孔的方法.此法是基于电火花反拷贝加工的原理,先用丝电极在薄平板(中间电极)上按要加工的阵列轴和孔间距或数倍间距加工阵列小孔(直径0.1 mm以上),然后用加工的薄平板(中间电极)作电极,电火花摇动加工微细阵列轴(电极),最后用此微细阵列电极加工阵列孔.进行了电火花摇动加工微细阵列电极试验,得到了单电极直径为50 μm、长径比为16的3×3阵列电极,并用此电极在70 μm厚的不锈钢板上加工出单孔直径为70 μm的3×3微细阵列孔.试验结果表明,电火花摇动加工方法可实现微细阵列轴和孔的加工.  相似文献   

18.
Orbital forging is a metal forming process in which one of the dies performs a complex rocking motion. It ensures reduction in required load and allows for the cold forming of a workpiece. One of the mechanical parts formed by means of this technology is a bevel gear. However,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orbital forging bevel gears is very difficult to perform due to the complex rocking motion of the die, which is confirmed by numerous works investigating the orbital forging process. In the present work,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the cold orbital forging of aluminum alloy bevel gears are presented. In contrast to other works devoted to the process,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procedure for forming bevel gears and the workpiece used has a shap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ly applied ones. The obtained results apply to both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aspects of orbital forging. The FEM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verified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 using the industrial PXW-100A p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