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乡镇政权对村民自治的过度干预、农村公共服务的短缺与失衡性、村民权利理论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等现实状况,折射出当前我国乡镇政权与村民权利博弈的非均衡性.从发生学逻辑考察,历史、文化、政治与经济因素是乡镇政权与村民非均衡性博弈的本质因素.端正乡镇政权的公共理性意识,建设农村公共领域,则是实现乡镇政权与村民之间均衡博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的农业政策使其社会动员能力发挥到极致,成功地调动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政治斗争热情,巩固了中国共产党政权的政治基础;其农业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保证了战争条件下的军粮民食供给,奠定了革命胜利的经济基础;其农业政策改变了农村阶级力量对比,颠覆了传统农村社会秩序,完成了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莫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社会基础,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  相似文献   

3.
党项政权在其存在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迁都,每次迁都均对其政权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环境变化是推动党项政权迁都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夏州、灵州曾先后做过党项政权的政治中心,但由于长时期的人为活动和环境演变,这里已经不适合作为党项政权生存、发展的基地.在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党项人将都城迁往宁夏平原.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的小说<秦腔>全面描述了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当代农村变化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现状,揭示了中国农村发展中的现实困境:新旧政权的交替出现的矛盾分化,市场、权利的复杂纠结,传统农耕文明的没落,乡村传统文化的无以为继等.真实再现了了乡土中国踉跄前行的实然状态,体现了作家的现实关怀和文化关怀.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为适应中国新民主主义即将在全国胜利的形势,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科学、完整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对人民民主国家政权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僧官始创于北魏王朝,是世俗政权所允准的出家人自我管理的职位,这一措施被后来政权所沿用.横跨晚唐五代宋初的敦煌地方政权因当地环境特殊,也普遍设立了各级僧官,这段史实在敦煌文书中有较充足的体现.以悟真和尚为例,复原了一位僧人从普通缁流到最高僧官的仕宦历程,有助于对中古时期僧官升迁程序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全面破裂,持续三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国内革命局势急转直下,中国革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在武装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把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胜利的道路,也为打赢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宗旨在于通过对比研究,揭示东北兴起的魏、辽、金、元与清朝各个少数民族政权,奉行崇儒重道及其差别.认为各个民族政权在兴起前后,如不具有相当程度认同中原传统文化是不可能成功进入中原并占住脚跟的;理解和认同中原传统文化的水平与王朝在中原统治时间长短有关;清朝满洲贵族将历朝崇儒重道做到极致,甚至超越中原帝王.  相似文献   

9.
西藏甘丹颇章政权是在固始汗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固始汗为西藏的稳定做了重要的贡献.固始汗也为密切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做出极其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会是中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竞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本文通过分析煤矿企业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会工作科学化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北魏政权由贵族制向着官僚制的转变,从北魏建都平城的时候已经开始缓慢而持续的进行,太和十六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改降五等,分定姓族,是以强制乃至暴力的方式完成了汉化的过程,这些造成了北魏后期的政权动荡,甚至于成为北魏灭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解放前的安徽乡村社会,会道门种类繁多,基础雄厚.建国初期,安徽地方政权通过大规模的取缔会道门运动瓦解了会道门的组织体系.会道门具有极强的再生功能,在取缔会道门以后,新政权通过加强乡村社会控制、革新乡村社会组织、改造乡村游民阶层、重塑乡村社会信仰等方式,重构了安徽乡村社会.乡村社会的重构,遏制了会道门的再生和发展,使取缔后的会道门组织未能再次复兴而渐趋消亡.  相似文献   

13.
洪武五年"岭北之役"中,冯胜彻底放弃了包括宁夏在内的甘肃行省广大地域,其原因是"惧回鹘之兵",即惧怕当时势力正盛的东察合台汗国的东进.但北元和东察合台汗国皆受困于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未趁机进取甘肃,而以甘肃为战略版图中的"边缘地带".这就给明朝重新收复甘肃提供了时间与机会.但明朝在甘肃的经略也止于沙州与哈密,原因是明朝作为建立在东南部的政权,同样将甘肃地区作为"边缘地带",满足于收复元朝旧疆.冯胜放弃甘肃的主观原因是他对甘肃中唐以来"北方民族化"的社会文化面貌觉得隔膜.明初西北疆界格局与洪武初年明朝、北元、东察合台汗国三方政权在甘肃地区形成的地缘政治格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我国知名农业经济专家冯紫岗大力倡导在农村进行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其中他把农村经济建设看作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探索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两点弥足珍贵的农村经济建设思想:一是推行各类农村经济合作事业;二是废止地主土地占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由此在我国农学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统一战线.民主党派历来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文化的建设中,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挖掘各种潜力,构建起农村文化统一战线,是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电动自行车下乡的时代背景下,创新的问题也应该跟下乡相联系.下乡关键是要很好地研究农村市场的需求,农村市场并不是自己想象一套规格送到农村去就行的.很多人希望市场成熟起来,我认为农村市场不可能很快地健全起来.高科技是要用的,但是高科技必须为真正的需求服务.对于农村市场大家最头疼的问题是车子要修,在城市中企业已经讨厌修车了,到了农村难度尤其大,我们不可能设那么多维修站.如果问我农村未来欢迎的车子是怎样的?答案是免维修!  相似文献   

17.
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较特殊的时期.政权频繁更替,社会极为黑暗,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政治上的混乱、经济上的落后反而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精神获得了自由.魏晋女性也在社会制度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接受良好的教育,并创作了大量关于社会、自然及人生的作品.这也是魏晋个性解放、人性复苏的时代表现.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滞后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只有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才能增强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城乡差距才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的面貌才会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巨变.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结合农村的实际需要,改革原有公共事业发展机制,逐步扭转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由计划经济转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对于这类国家,政府的职能转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苏联政权的失败就在于其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速度和方向上的严重错误.我国政府在转型过程中一定要吸取"苏联老大哥"的教训,使这一转型平稳,有序,对经济的冲击力度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