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开展新一轮评价必要性的分析,提出评价总体构思,包括总体目标、评价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及预期成果,从而明确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经济社会意义和水文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地下水资源潜力对促进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青岛市主要地下水水源地为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在各种评价方法中,综合评价法因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评价结果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3.
以清泥沟水源地为例.分析可持续开采量的涵义,认为可持续开采量是在确保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维持地质环境稳定的前提下,地下水系统能提供当今时代和未来时代均可以持续利用的最大水量.在计算水源地允许开采量4.62万m3/d的基础上,以水位、水质和岩溶塌陷为约束条件,采用数值法评价清泥沟地下水系统的可持续开采量为2.37万m3/d,为清泥沟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河南省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紧张,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已危及饮水安全,个别城市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因而,必须科学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充分利用、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利用地下水监测档案资料,进行地下水环境保护档案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加强地下水调查与监测、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污水处理率、合理利用再生水,是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周长松  邹胜章  朱丹尼 《中国矿业》2021,30(S2):221-227
土壤和地下水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进行污染土壤和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治理,对维护生态协调、人体健康、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污染修复概念及污染修复技术发展阶段论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的主要技术及相应的规范、标准等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论述,以期为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与环境保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友明 《资源与产业》2012,14(4):101-107
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则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础工程。以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在大量文献研究和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构建了由旅游资源条件、城市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管理调控条件等4大子系统和29项评价因子组成的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对苏南五市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苏南五市城市旅游资源都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为苏南五市可持续利用城市旅游资源提供有益参考,也为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和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计堂  王秀兰 《山西煤炭》2007,27(3):10-12,31
通过分析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的水质及水量进行了评价,计算出了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水量。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是德州市重要的水资源.浅层地下水易采易补,更新能力强,优先开采浅层地下水,充分发挥浅层地下水资源的供水功能;深层地下水更新能力弱,限制其开发利用.建议合理调控地下水位,控制开采量,优化水资源开发结构,遏制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的继续发展,保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导致水资源不足、土壤次生盐渍化及生态环境恶化是准噶尔盆地主要矛盾问题,为了兼顾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协调发展,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地下水功能评价及区划,对区域地下水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冯英明  杨帆  杨楠  张启慧  臧浩 《中州煤炭》2022,(7):54-58,66
从污染物控制和综合管理的角度,对地下水利用现状进行批判性的综述。每座城市的污水在进入地下水系统之前,应尽量减少所有可能来源的砷含量,为了一个可持续的环境,必须大大减少过量的硝酸盐和杀虫剂的使用。为了制定今后可持续地下水使用的成功综合管理办法,建议进行联合水管理,因为这涉及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管理,以加强供水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从污染物控制和综合管理的角度,批判性地回顾了有关地下水使用的现状,研究不仅从地下水污染治理质量的角度,而且从可持续发展的数量上对地下水的管理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典型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美国、日本和墨西哥作为世界上不同城市化发展模式代表,已进入城市化末期阶段(城市化率在70%以上)。这些国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大规模建设、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和城市生产生活废物排放等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了负面效应,引发了地下水资源衰减、地面沉降、突发性地质灾害、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海水入侵、水土流失等地质环境问题。通过借鉴这些国家地质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成功经验,科学开展城市规划管理、坚持立法和行政强制、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工作、重视防治技术研发和应用等是协调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部地区煤炭开采活动强度的不断增大,西部地区水资源的短缺与煤炭开采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实现煤炭开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地下水系统的分析,结合地下水运动的规律,提出了针对露天矿的保水开采方法,即能够实现内排的露天矿通过重构关键地层技术实现地下水系统的重构与恢复,不能够实现内排的露天矿通过重建地下水补给区的办法恢复地下水系统。最后针对水资源保护的目标,对排土工艺做了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同位素技术在判别矿井突水水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同位素技术可以获得常规方法所不能取得的关键数据,为分析矿区地下水补给来源、各含水层之间的联系、地下水年龄及地下水混合比例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此项技术能准确、快速地确定矿区地下水的同位素特征,并判断出矿井突水的主要来源,可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严重的现实,论述了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环境生物技术在治理地下水污染中的治理原理、作用、实用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效果;对如何发展我国环境生物技术治理地下水污染,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内水系特征的研究,为弥补传统水位监测方法的不足,结合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即CORS技术在其他方面的成功应用和独特的优点,在借鉴船载GPS水位测量的基础上,提出利用CORS技术进行水位监测的方法,通过在徐州九里采煤塌陷区的水位监测使用表明,该技术可以满足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水位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例基坑地下水控制的实例,介绍了多种手段在基坑地下水控制的综合应用,特别是在厚砂层中的帷幕施工及局部地下水的控制,对类似基坑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地下水库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煤矿井下采空区进行矿井水资源储存和循环利用的地下水库技术为西部缺水矿区的绿色开采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其推广应用仍需符合一定的适用条件。综合采用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结合神东矿区煤矿地下水库工程实践,开展了基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地下水库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库储水的高效循环使用是保证该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必须满足"水源"、"库容"和"通道"三大条件。采动覆岩导水裂隙作为地下水库水源补给的重要通道,是影响地下水库适应性的核心因素。利用"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判别具体开采条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当导水裂隙沟通区域补给水源(含水层)时,地下水库具备适应性;否则,区域水源水体一般难以汇聚至井下采空区,从而地下水库中可供循环利用的水资源量将难以保证,地下水库保水方法一般不适用。研究结果得到了神东矿区地下水库工程的验证,并指导了李家壕煤矿地下水库适应性评价和地下水库建设选址。  相似文献   

18.
郜富平 《煤》2012,21(8):15-16
煤矿井下水仓担负着矿井的蓄水任务,井下水都汇流到水仓,其中夹带着部分煤泥、煤渣进入水仓,清挖较为不便。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煤仓清挖的设备,阐述了该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在余吾煤业公司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地下溶浸采矿技术与我国铀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指出了我国铀矿山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开采技术——地下溶浸,描述了地下溶浸现状及技术工艺特点,论述了地下溶浸采矿技术对铀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姜增国 《中国矿业》1998,7(5):80-82
矿山在垂直面上露天和地下向时开采时,由于露天汇水面积很大,特别是露天和地下采场间隔较小时,地下涌水量计算及排水能力确定均受露天开采的很大影响。本文在地下涌水量计算、排水能力确定双排水措施上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