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制冷》2018,(4)
国家典籍博物馆属于改造工程,根据建筑功能及工艺要求,对建筑原围护结构进行热工性能改造,展厅大环境采用恒温恒湿空调,展柜采用恒湿机控制微环境的湿度,结合自动控制系统经过近两年的实际运行达到了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艺术馆的建设热潮,而艺术馆作为一种特定功能的建筑对室内环境温湿度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常规空调采用冷凝除湿的方法,要求冷源温度必须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一般采用5~7℃的冷水作为冷源才能保证除湿能力,而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溶液调湿空调系统采用高温冷水处理建筑的显热负荷,提高了冷水机组的效率,且在室内环境温湿度精度控制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对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溶液调湿空调系统在艺术馆中的应用做出分析,以供设计师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冷却水系统及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采用的多项节能措施,主要包括工艺一、二次水系统的优化和控制方式以及空调水系统中采用的水源热泵、冷却塔免费供冷等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浅谈新疆某医院住院楼蒸发制冷空调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医院住院楼空调系统采用三级蒸发制冷空调系统,实现了该建筑物空调系统的绿色环保、节能、健康、投资省、管理方便及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建林 《硅谷》2008,(14):91-92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对控制的要求较高,作为控制系统中非常关键的元件传感器,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决策,从而使空调系统的运行偏离设计的要求.因此,变风量空调系统传感器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将采用多尺度主元分析法(MSPCA,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对传感器故障的检测与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城市轨道车辆空调系统中采用变新风及并联压缩机的方案,实现城市轨道车辆空调系统的节能要求。结合城市轨道车辆项目空调系统的节能方案研究和应用,针对变新风及并联压缩机的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为车辆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莫煜均 《制冷》2023,(2):30-35
在双碳背景下本文假设“传统水冷中央空调系统”、“双冷源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以及“溶液除湿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三种空调系统应用在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基地项目二期工程中,通过主要设备、造价、能耗、舒适度、卫生等方面进行对比,说明本项目采用双冷源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是合理、经济、节能、卫生的,是符合双碳要求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暖通空调安装规范和验评标准要求,对其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安装工艺进行分析,对各分项系统进行安装和调试,以有效提高暖通空调安装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樊里达 《安装》2023,(6):67-70
医院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送风洁净度与安全性的要求较一般办公楼宇更为严格,这就需要在定期清洗过程中制定可靠的清洗消毒工艺并按工艺要求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本文总结了某医院空调风系统各管道及部件清洗消毒工艺与过程的重点、要点,为进一步提高空调系统清洗行业质量标准要求、实现综合效益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福寿 《安装》2008,(12):29-3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目前空调水系统等管道材质选择开始要求采取二次镀锌。但传统的二次镀锌工艺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对工期的控制和费用的控制均不具有竞争力。本文结合中国进出口琶洲会展二期空调水系统管道二次镀锌的实施,进行论述“管道二次镀锌”新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家用中央空调及其有关问题讨论(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宪英  陈延林 《制冷》2002,21(1):26-30
本文介绍了目前家用中央空调产品的现状及其优缺点的分析 ,其中包括小型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风冷热泵管道式分体空调系统 (管道机 )、VRV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和燃气中央空调 ,最后对家用中央空调的冷热负荷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直流式地源热泵热水器系统和容积式地源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以天津某别墅热泵热水器系统的设计计算为例,对两者以及容积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在性能系数、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说明了,在相同工况下,直流式地源热泵热水器系统相比于容积式地源热泵热水器系统来说,性能系数较大、耗电量较低,但其运行费用和初投资较高;在同时满足户主热水需求条件下,容积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相比于容积式地源热泵热水器系统来说,初投资较低,但其能效系数也较低,耗能较多,运行费用较多,经济性较差。本文为热泵热水器系统的选择、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且指出了地源热泵热水器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热泵研究工作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总结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3年期间在热泵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热泵设备的开发与研究、空气/空气热泵空调器的研究、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应用的预测分析与评价、大型热泵站在我国应用的预测分析、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和土壤源热泵等,展示了哈工大热泵科研工作的概况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唐彪锋  毛霞丽  潘松法 《制冷》2010,29(4):53-57
地源热泵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空调系统,具有土壤源、地下水源、地表淡水源、污水源及海水源等多种冷热源形式,对于单体项目可以采取各种冷热源组合的方式。设计应用时需要结合建筑物周边条件因地制宜选用,并从技术、经济方面进行严格的分析论证,达到系统最优化设计的目的,以节省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评价冷水机组和水源热泵的EER或COP等能效指标的公共平台,提出了热力学完善度的分析方法,并计算了我国的房间空调器、冷水机组和水源热泵等制冷装置的热力学完善度的数据范围。大多水冷产品的热力学完善度在0.3至0.5之间,高效产品可以达到0.6,但风冷产品热力学完善度在0.2左右,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等介于两者之间。热力学完善度可用于同类产品或相似产品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比较。分析可见热力学完善度表征着当前产品设计制造的综合水平,是制定相关产品能效标准的限定值、节能值及能效等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常规空气源热泵和无霜空气源热泵可以统称为广义空气源热泵。本文分析了广义空气源热泵在制热/除霜(再生)过程的物理特征和能耗特点,并应用热力学原理建立了描述一个制热/除霜(再生)周期的热泵性能评价模型,推导出描述制热/除霜(再生)周期内的系统能效比COPs的通用表达式,据此分析不同类型空气源热泵存在性能差异的根本原因和性能优化方向。该模型为无霜空气源热泵技术路线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可为各类空气源热泵的季节性能评价和适用性评判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工具。  相似文献   

17.
水源热泵作为一种用地下恒温水源代替冷却塔的高效节能空调,在实际应用中,还应充分考虑主机、冷水泵和冷却水泵等消耗能量设备的节能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水源热泵系统中冷水和冷却水系统的变频节能原理、闭环节能控制方案和对控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空调通风系统的实际工程介绍,阐述了项目中冷热源、空调通风系统的选择以及SPF动物饲养房设计过程中的工艺要求和设计原则,通过对地源热泵系统和溶液调湿新风系统的结合运用,达到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目的,为类似医学科研中心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employing sorption heat pumps in the Republic of Belarus is given. Primary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light-duty heat pumps used f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with automatic switching from the heating to the cooling state (air/water). On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orption heat pumps is the low-temperature power source, which strongly influences the design of the heat pump in terms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__________Translated from Inzhenerno-Fizicheskii Zhurnal, Vol. 78, No. 1, pp. 23–34, January–February, 2005.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燃气热泵空调的技术原理以及技术特点,并根据重庆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城市能源现状,分析了燃气热泵空调技术在重庆地区的应用可行性.最后以重庆某办公楼为例,分析了在重庆地区采用燃气热泵空调的运行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工程采用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的冷热源方案时,每平米年运行费用为21.78元;采用燃气热泵的冷热源方案时,每平米年运行费用为11.58元,相比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的方案,可以节约接近一半的运行费用,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