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观察经腹膜后腹腔镜对肾囊肿行囊肿去顶术的10例病例,并比较10例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结果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P<0.01)。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康复快等优点,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13例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 113例中109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中转开腹,其中3例因胆囊严重粘连,1例胆囊三角区大出血。术中无胆管损伤,术后未发生腹腔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手术时间48~160min,平均95min。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5.2d。结论急性胆囊炎早期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取的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可行性。方法 将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LS组)和开腹组(OS组),每组30例,分别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脾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脾切除术,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特殊问题的处理的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7年10月至2010年10月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特殊问题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腹腔镜下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22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34例。结果本组全部治愈,无胆管损伤。术中出血20~300mL,平均出血60mL;手术时间35~150min,平均手术时间63min。术后出血2例、胆漏2例,均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现特殊问题,可选择顺逆结合、胆囊大部切除术等方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避免胆管损伤,降低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对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50例腹腔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一系列的精心护理措施。结果手术时间15~120min,平均(50.8±6.0)min,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3.5d。胆总管损伤患者术中即时中转开腹行原位修补加T管引流术;大出血患者再次开腹止血;感染患者及时换药治疗。50例接受LC的病人中2例因胆囊壶腹部嵌顿结石、Calot三角区致密粘连而中转开腹。所有病人术后恢复顺利。1例于穿刺建立气腹时误穿入肿大的脾脏,但未做特殊处理。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增加手术及术后护理的安全,有利于患者术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开腹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3种手术途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选择2006~2008年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将纳入病例分为开腹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切除术3组。对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78例子宫切除术患者纳入分析,开腹子宫切除术(TAH)78例,阴式子宫切除术(TVH)46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MAH)54例。开腹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术式各有利弊,且互不能完全替代,应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11月至2010年2月我院实施的5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42例传统传统阑尾切除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比较,在手术时间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肠鸣音恢复、术后进食、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使用止痛药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适应范围内,与其传统阑尾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除治疗外还可以进行腹腔探查等优点,值得我们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姚毅明 《化工之友》2008,27(4):15-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脏器手术的优势、适应征及技术要点.方法 自2002年5月至2007午12月共开展50例腹腔镜联合脏器手术,回顾性分析同时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肝囊肿开窗引流术,阑尾切除术、腹腔粘连松解术、子宫次全切除术等联合手术的效果.结果 50例均顺利完成联合手术,无中转手术,无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严格掌握适应征的前提下,可以安全有效地一次完成多种腹腔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诊治53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3例不孕症患者均经宫、腹腔镜及病理诊断,其中输卵管因素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54.72%),继发不孕中输卵管因素占47.17%,明显高于其他因素(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22.64%),对于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患者,该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53例106条输卵管中,通畅44.34%,通而不畅37.74%,输卵管阻塞17.92%。经分离粘连并作输卵管成形或造口术,结果输卵管通畅96.23%,其余3.77%因粘连严重或阻塞靠近宫角而放弃治疗。53例患者均在宫腔镜、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4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20~85mL,平均45mL;住院时间2~7d,平均4d。所有患者均在24h内恢复肛门排气,拔除导尿管及下床活动率均为100%,未出现子宫穿孔及邻近脏器损伤。术后随访3~36个月,妊娠24例,妊娠率45.28%,其中发生异位妊娠8.33%,自然流产4.17%。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是诊治女性不孕症的重要手段,再通率高、疗效肯定、创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外伤处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4例脾损伤病例,使用腔镜处理,对病例选择、手术技巧、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1例完全腹腔镜下操作,1例手助,2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45min(20min~120min)。术后合并脾窝积液及左胸腔积液1例,保守治疗2周治愈,合并胰瘘1例,保守治疗3周治愈。住院天数5~21d。结论腹腔镜下处理脾外伤具有安全、微创、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腹腔镜松解术治疗术后肠粘连15例,采用电凝、分离钳、分离剪分离切断粘连带.结果 除3例肠管间的团状粘连或板块状粘连,1例术中分破肠壁.1例因肠管成角形成内疝而肠绞窄坏死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在腹腔镜下行肠粘连松解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1~5年无症状复发.结论 腹腔镜松解术治疗术后肠粘连不仅具有创伤少、恢复快、费用少、痛苦轻、疲痕小等微创外科的优点,而且再度粘连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电视腹腔镜下进行诊断分期并完成手术的经验。结果156例中154例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2例因盆腔粘连广泛中转开腹。124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其中单侧76例,双侧48例。异位灶电凝术122例,同时行粘连松解术84例,输卵管造口术36例,输卵管通液术47例。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8例,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82min,术中出血10~100mL,平均40mL,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0例,痛经70例中38例症状消失,8例明显减轻,总有效率为65.7%。不孕47例中10例妊娠,妊娠率21.3%。结论腹腔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恢复快,尤其对合并不孕症者,既可明确诊断,又可同时治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以腹直肌外缘与右肋缘下交汇处为基本点平行于肋缘斜切口,进入腹腔,显露胆囊,找到Calot,S三角,切除胆囊。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5min,术后6~24h下床活动,1~3d排气,平均住院5d;术后切口感染1例,胆瘘1例,经对症处理痊愈出院。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操作方便,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式子官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48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阴式组),同时随机抽取腹式子宫切除术48例腹式组,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切口感染例数、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阴式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感染例数、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腹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对患者损伤小、腹部无瘢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及治疗费用进行对比。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可明显扩大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减少并发症,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妇科共行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178例,观察手术术式及疗效。结果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组均经阴道切除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40~160min,平均(65±22)min,术中出血量50~350mL,平均(127±26)mL。结论阴式手术干扰少、恢复陕、住院时间短、无腹壁切口疼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将9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经皮肾碎石术组和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组各45例,比较2种术式临床差异性。结果微创经皮肾碎石术组一期结石清除45例(100%),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组一期结石清除43例(95.6%),微创经皮肾碎石术组手术时间、导尿管放置时间短于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组(P<0.01),2组有显著性差异。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结石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组有2例因结石处输尿管粘连严重中转开放,1例因结石移位而只放置双J管。结论 2种术式均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而又安全有效特点,但微创经皮肾碎石术在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时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且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无钛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64例对照组患者行钛夹传统四孔法手术治疗,5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无钛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无钛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钛夹传统四孔法相比疗效相当,同时对机体损伤较小,减轻患者痛苦,只要经过严格培训手术医生均可掌握,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和开腹子宫全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35例(腹腔镜组)与开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35例(开腹组),测定2组术前、术后1d血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同时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率等情况。结论 开腹手术组术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较术前明显升高,腹腔镜组较术前升高不明显,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相比,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具有更小的组织损伤,能减轻创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利于局部和全身创伤的修复和恢复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龄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和开腹切除术的2组对比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老龄(年龄≥60岁)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为2组,腹腔镜和开腹组,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开腹组(t=2.782,t=2.845,t=2.81l,t=2.914,P<0.05);开腹组术后并发症20.0%,高于腹腔镜组8.0%(χ2=3.794,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可有效改善胃肠功能,减少CRP的动态变化,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