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     
<正>国际能源署经济增长和减排可同时兼顾国际能源署3月13日发布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碳排放量并未增长。世界银行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表示,国际能源署的这份报告非常重要,这说明人类可以开始计划低碳下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将不再依托碳排放。国际能源署就此声明说,碳排放量稳定在323亿吨,但经济增长了3个百分点。这是近40年来第一次经济增长而碳排放量不变。世界银行官员表示,由此可以得出明证,即明智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政策、能源定价政策可以达成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加强各国能源部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需要政策和市场双管齐下,国际能源署始终认为全球温度在2050年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是可行的。但是需要全球能源体系做出关键性的转变,尽力争取在制定能源、环境和气候政策时注重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正>将于2015年12月在巴黎举行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各国提交给的承诺将成为不断增加其减排雄心的"良性循环"的基础。有四大支柱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排放达峰——设定能实现全球能源相关的排放尽早达到峰值的条件;5年一次修订——定期审议各国贡献,检验减排范围,提升减排雄心;锁定愿景——把已确立的气候目标转变成长期的集体排放控制目标,并建立与长期愿景一致的短期目标;监测转变——建立有效程序,追踪能源部门在实现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关于排放达峰,IEA提出了一项衔接策略,使全球能源相关的排放在2020年达到峰值。该峰值仅依靠成  相似文献   

4.
<正>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措施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众多国家的选择。目前,风电属于技术最成熟、价格最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国际风能理事会2009年12月14曰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表示,风力发电对于实现碳减排潜力巨大,发达国家当前减排承诺的相当大一部分单靠风能发电就能够实现。据测算,到2020年全球风力发电量将达到2600TW·h,相当于减排15×10~8t二氧化碳。风能单一行业的减排就相当于发达国家承诺总体减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在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际能源署(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曾对媒体表示:"如果不得不选出3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国家,那么我的答案是中国、中国、中国。"到了今年2月,比罗尔博士已是国际能源署历史上首位全票当选的候任署长。2015年7月14日,在国际能源署与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和主办的《2015世界能源展望》之能源与气候变化特别报告中国发布会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直接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国际社会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已形成共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次至第五次评估报告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推动力。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把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置于同等重要位置。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全球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公司发展战略。许多国家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已成为各国科技发展的新亮点,低碳经济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路径。后德班时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出现新动向,受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影响,发达国家资金支持受限;页岩革命正在改变能源格局,增强了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底气和实力;新能源投资出现波动,设备贸易摩擦加剧;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成为各国更青睐气候资源的催化剂与助推器;技术减排有待发挥实质性作用。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在发生变化,中国为国际社会合作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加拿大和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立场发生消极变化;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改玄易辙。展望2015年将要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由于资金、技术、政治意愿等条件的变化,加上预备程序进展顺利,估计大会前景可期。各国需展现更多的灵活性、信心和雄心,确保巴黎大会成功。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2017,(2)
<正>1发展基础和形势1.1国际形势随着国际社会对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重视,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及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全球能源转型  相似文献   

8.
IEA等国际组织能源预测预警工作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思强  杨玉峰  田志勇  张帅 《中国能源》2008,30(1):28-30,22
世界各国依据本国国情采用不同的思路、组织方式开展能源预测预警工作,本文对3个典型的国际能源组织——国际能源署(IEA)、石油输出国组织总部(OPEC)、欧盟(EU)总部能源中心在能源预测预警工作方面从资金投入、组织管理、信息渠道、模型研究以及专家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调研,并借鉴3个国际能源组织的有益经验,对我国能源预测预警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外能源》2013,(5):100-104
能源战略与政策扫描国际能源署认为世界清洁能源发展速度迟缓Energy Daily,2013-04-174月17日,国际能源署在巴黎表示,低碳能源的发展速度太慢,无法抑制气候的变化。国际能源署在其发布的报告中表示,由于全球发电仍然以煤炭为主,而且各国政府没有对清洁能源增加投资,因此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5年12月《巴黎协定》达成已来,世界各国都在加速推进城市减排进程,希望新气候协议能早日实现。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与美国,近年来也非常重视发挥城市在落实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标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两国都积极探索从城市层面落实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承诺,希望通过中美主要城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低碳减排行动,带动和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使低碳发展成果惠及两国及世界各国人民。  相似文献   

11.
<正>Energy Daily,2014-11-12随着化石燃料满足全球大部分能源需求的增长,国际能源署(IEA)2014年11月12日发出警告,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存在风险,并且政治冲突仍可能严重影响能源供应。IEA在其《世界能源展望2014》报告中表示,全球能源系统难以实现赋予它的期望。IEA通告工业石油消费大国,预计2040年全  相似文献   

12.
舟丹 《中外能源》2013,(2):38-38
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师比罗特在公布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时说,世界能源格局有可能在未来20年内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世界各国对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同时,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美国却正在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美国的原油进口量将迅速减少,而且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天然气出口国。  相似文献   

13.
汤伟 《上海节能》2010,(2):17-20
《京都议定书》作为人类就气候变化的第一次有效回应,要求发达国家在共同但又区别原则基础上作出强制性减排承诺,然而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至今的履约进展说明,单靠国际条约和自己承诺不足以解决集体行动难题。强制性减排承诺失败、政治意愿不足仍然是关系全球气候未来的关键,此种条件下如何统一世界各国政府、市场和居民的行动,如何整合既有制度体系成为国际社会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IEA)本周发布的报告均显示,国际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市场正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国际能源署9月1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份全球原油供给出现下滑,全球原油市场正在回归平衡,工业化国家的原油产品库存将很快下滑至5年平均水平之下。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的工业化国家中,7月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能源消耗增加,全球变暖加剧,各国都将目光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希望借此解决本国能源短缺及减排环保问题。6月26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报告称,到2016年,全球风能、太阳能、水能及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会超过天然气发电量,是核能发电量的2倍之多,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会超过天然气,新兴经济体将成为其中的主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提前完成对国际承诺的碳排放指标,‘十三五’碳排放指标预计也能提前完成。"11月28日,中国社科院城市所研究员陈迎在中国社科院-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8》(下称《报告》)发布会上说。根据《报告》,"十二五"期间中国全面超额完成了目标减排任务,2017年的碳强度下降了5.1%,比2005年累计下降46%,提前三年实现了哥本哈根会议承诺的2020年比2005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太阳能国际能源署发布《全球光伏发展报告》国际能源署(IEA)PVPS项目组日前出版了最新的《全球光伏发展报告》(1992~2013年版)。报告中提到,全球太阳能市场和相关产业群经过两年的沉淀巩固,2013年终于迎来增长。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24个主要太阳能应用国家光伏发电系统安装量为36.9 GW。这个数量使得国际能源署PVPS项目组成员光伏装机量达到123.2 GW。另外尚有其他国家总计达10.8 GW的光伏装机未包含在内。2013年,环太平洋西部亚洲区的光伏装机量占全球总量的59%。这个占比是欧洲地区  相似文献   

18.
<正>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2014全球能源投资展望》认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还应加速发展低碳能源。目前,许多国家政府和企业仍将大笔资金投入化石能源领域,这笔资金应逐步转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等。IEA强调,提高能效是发展低碳能源的关键因素之一。用于提高能效的投资将从目前的1300亿美元,上升到2035年的5500亿美元以上。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发展步伐还可再快一点。据IEA的数据,2000~2012年间,全球发电领域可再生能源技术投资占  相似文献   

19.
《节能与环保》2017,(12):30-31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政策与项目高级司长马丁·弗里克表示,感谢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由于中国的重要作用,国际能源署把唯一分部办公室选择设立在中国北京,中共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绿水青山"的重要性,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变革,他相信世界必将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加的阶段,如何能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兑现减排承诺,已成为我国未来必须面对的挑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做出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责无旁贷,并已在国际社会中做出承诺。今年6月份,中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提交了"国家自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