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聚氰胺、毒豇豆、麦乐鸡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都牵涉到"食品添加剂"这一"元凶",以致公众谈"剂"色变。趁此时机,一些食品企业也打着"纯天然""绝不添加防腐剂""不含任何添加剂"等幌子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其实,“添加剂”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普遍存在,“纯天然”不是绝对存在。不一味排斥也不盲目认同,科学对待“添加剂”才是理智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福建轻纺》2014,(11):14-15
现代生活给人们提供了数不胜数的食品种类,公众对食品的营养、品质和美味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明星食品"受捧的光芒背后,食品添加剂扮演着改善食品品质的决定性角色。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拷问的同时,食品添加剂被公众认为是多起食品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那么食品添加剂究竟是何物?与食品安全问题有何等关联?下面就来掀开它的真实面纱。  相似文献   

3.
乳品企业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不禁令消费者开始担心国内的食品安全总体水平,虽然政府一直加大食品监管力度,食品安全问题却依旧不断发生,让消费者着实担忧。乳品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归结在哪里7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是否需要改善?《中外食品》记者走访了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邀请副主任尹建军针对食品安全相关问题一一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4.
《美食》2011,(5):60-61
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比国外标准松"。这种说法是不全面、不科学的。一、国际上各国的食品标准确实存在差异食品安全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保护消费者健康,各国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消费及膳食结构的不同和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食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5.
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需要从源头抓起、过程着眼,出口把关,构建一套完善的食品监管制度及监管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善现在食品安全频发的问题。"十二五"再次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中央对三农的高度重视。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零风险"的食品是不存在的,风险总伴随着食品摄入而存在。关键在于其风险是否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即其风险因子的含量是否已超过安全限量。因此,虽然食品安全涉及的方面很广,食品中有毒有害风险因子的识别及含量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以知识图谱技术为基础,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满意为切入点,具体阐述了食品多环节信息知识图谱可视化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满意度、食品数据知识图谱智能搜索体系化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满意度两个方面,以求实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可知的诉求、信息服务诉求,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事件后,思念称,"按照新的即将生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被检出有问题的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是达标的"。其还透露,食品安全标准就要降低了。不管是思念食品的自圆其说,或是专家来替他们"难过旧标准但符合新国标"的游说,都令人们生疑,修订食品标准究竟该"思念"谁?  相似文献   

9.
孙婧 《中国食品》2010,(10):71-71
日本:食品"身世"可查超市里的蔬菜、水果和鲜肉上标明重量、产地和保质期是很常见的,而在日本,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查到它们的"身世"甚至生产者的照片等更多信息。日本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近乎苛刻。日本积累几十年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公共食品安全管理系统。早在1947年,  相似文献   

10.
记者近期在北京、湖南追踪发现,一些商家借用印刷机械、有毒化学药剂等"道具",涂改食品保质期如同"变戏法",真假难辨。令人忧虑和不安的是,"食品永不过期",不仅成为一些商家经营秘籍,日渐成为行业的潜规则,也逐渐演变为食品安全的毒瘤,不断侵害着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经济利益。鉴于泛滥的保质期"失贞"现象,我觉得,有必要与打蛇一样,掐住"食品永不过期"的"七寸",做到稳、准、狠,从而让消费者尽早吃上放心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