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雪霜  李春雨 《包装工程》2023,44(12):198-204
目的 从用户认知角度,研究手机新闻APP的用户情感认知机制。方法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索用户对手机新闻APP首页界面的情感加工过程,实验中要求被试者对刺激材料进行效价和唤醒度(情感体验的两个维度)评价,同时记录被试者的点击行为数据和脑电数据。结果 被试者对唤醒度进行评价所需的反应时更短,且对低效价做出评价的反应时比高效价更短;高唤醒度界面和高效价界面诱发了更大的P2波;低效价界面比高效价界面诱发了更大的N2波;在中央区右半球,低唤醒度界面诱发了更大的LPP波,在中央区左半球,高效价界面诱发的LPP波更大。结论 在情感刺激加工的早期阶段,P2波和N2波可以作为衡量用户情感体验差异的显著指标;在情感刺激的持续加工和编码的晚期阶段,LPP波可以衡量用户情感体验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维度模型生理信号情绪识别准确率和泛化能力,本文基于DEAP维度情感生理数据集,提取皮肤电信号时域统计特征、功率谱特征、小波包熵特征,分别采用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算法在唤醒度和效价两个情感维度进行情绪分类.通过选取合适的维度情感标签阈值,有效提高机器情绪识别准确率和稳健性;利用情绪诱发状态与自然状态下的皮肤电信号的差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个体差异,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采用多特征融合并基于集成学习的随机森林算法,获得更好的情绪识别性能.在唤醒度维度上的分类准确率Acc和F1值分别为92.0%和0.933,在效价维度上的分类准确率Acc和F1值分别为90.9%和0.925.仿真实验表明,基于树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实现维度情绪的准确识别,该研究可用于可穿戴设备生理信号情绪自动分析和机器识别.  相似文献   

3.
针对维度情感模型生理信号情绪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本文基于DEAP维度情绪生理数据集,利用AR模型功率谱估计方法,提取脑电θ,α,β,γ节律的功率谱密度;采用小波包分解提取脑电小波包系数和能量占比时频特征;通过非线性分析提取脑电样本熵和小波包熵特征.然后,设计栈式自编码神经网络算法对脑电组合特征在效价和唤醒度两个情感维度上进行机器情绪识别.最后,分析了脑电特征、数据均衡以及情感标签对情绪识别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栈式自编码神经网络用于脑电信号情绪识别的有效性,在情绪效价维度上,脑电情绪平均识别正确率可达80.3%;在唤醒度上,平均识别正确率达81.5%.该研究可为连续维度情绪自动分析和机器识别提供实际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Oddball范式记录视觉ERPs持续时间视觉失匹配负波,探讨心理疲劳对视觉前注意变化觉察的影响。方法将24名大学生随机分为2组,疲劳组需完成2.5 h的字母持续操作任务,对照组则在实验室内休息2.5 h,然后再完成后续测试。结果 2.5 h连续认知操作引发心理疲劳,疲劳组被试实验处理后视觉失匹配负波波幅显著下降,潜伏期延长。结论视觉失匹配负波波幅变化表明视觉前注意视觉信息自动加工以及个体偏差/变化觉察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大脑对各类感觉输入(视、听模态)会产生不同的响应信号,脑-机接口正是利用这一响应信号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间直接的通讯.然而以电刺激作为脑-机接口的输入模态还未有报道.本研究尝试通过使用体感电刺激作为脑-机接口的输入,从而诱发事件相关电位(ERP).在整个实验中,分别使用视觉、听觉以及电刺激作为诱发因素,针对每种条件下的事件相关电位及其分类准确率开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电刺激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幅值较高且具有相对稳定的潜伏期,其分类准确率高于听觉刺激范式.也就表明了以不同刺激强度作为参数的电刺激范式作为脑-机接口应用的可行性,这将进一步拓展脑-机接口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色彩审美构建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朱慧 《包装工程》2013,34(24):18-20,40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梳理,肯定了色彩审美能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指出青春期色彩审美心理结构是一种由生理机制与心理机能、心理内容与心理形式、接受机制与创造功能等要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多维的复合网络,分析了其构建途径包括萌芽阶段、巅峰阶段和效用阶段,最终通过心理转换、心理释放及情绪肯定而使青少年获得色彩审美愉悦,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蒙、汉用户在不同界面布局的条件刺激下视觉注意对脑电刺激诱发响应的调节和影响作用。方法 基于Oddball实验范式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图文形式和纯文本形式的宫格式、标签式,以及侧面展开式界面布局刺激,结合分析脑电数据和行为数据,探究界面布局设计对蒙、汉用户视觉注意的影响。结果 对视觉注意的早期阶段进行研究后发现,图文形式宫格式布局对汉族用户的视觉注意具有显著的刺激和调节作用,而图文形式侧面展开式布局对蒙古族双语用户的视觉注意有显著的刺激和调节作用。通过P300成分波幅发现蒙、汉用户的情绪发生变化,蒙、汉用户在纯文本形式标签式布局界面的影响下产生消极情绪,波幅降低。结论 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中,通过P100成分与P300成分的波幅强度变化,可以作为界面布局刺激条件下衡量比较不同民族地区用户视觉注意与情感体验的观测量。  相似文献   

8.
主要验证在视觉冲击下车间环境对员工的心理认知影响作用。从神经工业工程的角度出发,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通过给被试在视觉下随机呈现正性或者负性的车间环境信息,记录其行为学数据和脑电数据。数据结果分析发现,行为学数据显示车间环境的正负性对被试没有影响;脑电数据显示车间环境的正负性主效应显著,正负性和一致性的交互性不显著。说明员工对车间环境在视觉呈现上有一定的认知偏差,正性车间环境能够吸引员工更多的注意力,对信息处理的唤醒效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针对脑电信号情感识别中情感特征信息挖掘不充分、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深度自编码方法提取脑电信号情感特征,并结合长短时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实现维度情感分类.首先,基于DEAP维度情感生理数据集,分别在唤醒度和效价维度选取情感标签阈值,划分不同情感状态;然后,通过时间窗对脑电信号分段,设计栈式自编码网络挖掘脑电数...  相似文献   

10.
以人类视知觉中的简化心理为启示,通过实例分析归纳了视觉形式的简化不但能让人心理愉悦还能传达寓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形式的表现应顺应人们的视觉审美心理取向,利用人们对符号等抽象、概括形体的喜好,去除对视觉再现无用的信息,通过简洁的、有意味的形式来传达更为深刻的含义与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提升ASD儿童干预机器人的训练效果,为教辅人员、设计师等提供参考,提出以ASD儿童情绪体验特点为基础的干预机器人拟人化造型特征评价方法。方法 对市场上的机器人造型样本进行拟人度评分,并从中选取代表性样本;从20余项HRV指标中筛选出8项代表性指标,通过HRV实验收集数据;使用改进的PAD情绪量表获取ASD儿童情绪体验主观得分;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出对情绪体验得分影响较大的HRV指标;以HRV指标为自变量、情绪体验得分为因变量,建立回归关系,为ASD儿童干预机器人造型的设计和方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研究表明,几何型机器人往往带来“放松的”情绪体验,类人型机器人会带来“高兴的”情绪体验,而真人型机器人则可能带来“焦虑的”情绪体验。同时,ASD儿童的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与HRV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将改进的PAD情绪量表应用于ASD儿童干预机器人的造型评价中,建立情绪体验和HRV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为设计和评估适合ASD儿童的机器人提供了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了ASD儿童干预机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情绪刺激下睡眠舱色彩环境对乘员情绪的影响规律。方法 对30名受试者(男15人、女15人)分别进行了中性、负性2种VR情绪影片的情绪诱发,之后在VR环境中进行模拟睡眠舱色彩环境体验,完成主观情绪评价,同时采集受试者在色彩环境中体验时的20通道脑电信号;对主观情绪评价进行方差分析,并对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分析α、β频带的脑电信号能量。结果 主观情绪评价显示,在色彩环境舒适度上,不同色彩环境(冷色、暖色、无彩色)呈现显著性差异(P=0.000<0.05);在情绪缓解度上,不同色彩环境(冷色、暖色、无彩色)呈现显著性差异(P=0.000<0.05)。脑电信号显示,冷色环境下额叶区和顶叶区的α波左右脑叶平均功率比值最低,而暖色环境最高;冷色环境下颞叶区的β波左右脑叶平均功率比值最低,而暖色环境最高。结论 在狭小、密闭的模拟航天器睡眠舱环境下,色彩环境对于受试者的情绪调节作用在生理状态和心理感受上都能得到显现,并且其主观感受和客观生理数据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拟合。其中蓝色环境、绿色环境、白色环境主客观值表征的情绪状态最好,更能有效改善和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最后经模拟航天器睡眠舱色彩设计实践,验证了航天器睡眠舱色彩设计优化策略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人-机器人交互过程中用户情感的评价方法,揭示机器人情绪行为对用户交互情感的影响。方法设计音乐交互过程(正性音乐、负性音乐)和机器人情绪行为(正性情绪行为、中性情绪行为、负性情绪行为),借助主观评价、眼动追踪和脑电技术,采集19名被试在不同音乐交互过程中的主观评价指标、眼动指标和脑电指标。结果正性音乐交互过程中,机器人正性情绪行为引起的效价、唤醒度、瞳孔直径、额中线theta波相对功率、额区alpha波不对称指数显著大于中性情绪行为;而负性音乐交互过程中,机器人负性情绪行为引起的唤醒度和瞳孔直径显著大于中性情绪行为,效价和额区alpha波不对称指数显著小于中性情绪行为。结论各评价指标具有一致的结果,各指标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地评价机器人音乐交互过程中用户的情感状态。评价结果表明机器人正性情绪行为(负性情绪行为)对音乐交互过程中用户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具有增强作用,可用于进一步加强机器人音乐交互过程中用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朱敏 《中国科技博览》2011,(14):204-204
数学教材中有场景之美、卡能之美、素材之美、思想之美和文化之美。通过情境学习,可以诱发审美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审美愉悦。老师和上沟通心理,增强审美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推动审美创造。小学数学课常中的审美教育是无止境的,智育的同时,挖掘美育的成分的方法策略有待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的指导下继续丰富,深化。  相似文献   

15.
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审美意识培植及其审美心理活动解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人们对商业广告审美意识的转化产生原由,到对美的需求与诠释,以及审美心理结构、审美心态的形成,这3个方面作了详尽的剖析。旨在探求以审美的心态理念,将商业广告设计的视觉传递构成艺术形象,达到视觉审美的高度意韵境界,使受众得到审美的升华与精神的愉悦。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视听跨感觉大脑认知机理,基于Stroop效应设计视听觉刺激实验范式,利用Neuroscan40导联脑事件相关电位仪,连续动态采集视听诱发脑电信号,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去除眼电伪迹,AR模型结合相干平均方法提取诱发脑电P300特征.通过对P300电位幅值和潜伏期的分析,研究视听觉诱发大脑认知的信息整合规律、交叉干扰作用和注意竞争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大脑在视听双通道刺激下,更容易整合信息,具有视觉为主、听觉为辅的协同补偿作用,且视觉对听觉有较强的交叉干扰作用以及视觉为主导的竞争效应.该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神经信息处理、脑认知科学和脑一机交互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注意是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产生的基础,通常ERP产生于有较强随机性的自发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背景中,自发脑电干扰成为提取高质量ERP信号的主要障碍.本文采用稳态刺激诱发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 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得到特定频率和相位调制的背景脑电,并实施不同对比度的选择性注意视觉刺激,通过比较分析所诱发产生的ERP信号波形及其P1与N1成分幅值和潜伏期变化,研究不同背景脑电及刺激强度条件下注意力对视觉刺激诱发响应的调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特定背景脑电节律振荡与初始相位及视觉刺激对比度时,注意力对视觉刺激响应有显著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视觉注意条件下会增加ERP中N1成分幅值并具有显著性差异,注意力对P1和N1成分的潜伏期皆无显著性差异影响.研究结果提示在设计ERP诱发实验范式时可利用注意力显著调节作用赋予背景脑电预定节律和初始相位特征,以便在ERP提取和识别时消除自发脑电干扰,获得理想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初建杰  杨建国  丁宁  赵丹红  逄欣 《包装工程》2023,44(22):234-241
目的 针对目前服装纹样布局方案评价中主观性较强、方案评选角度单一、结果可靠性不佳的问题,将客观生理数据测量和主观意象评价相结合,探索用户非主观意识下生理认知数据与心理主观评价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形状文法设计实验样本,建立意象词汇空间,通过问卷调查与眼动实验获取主观意象打分和眼动生理指标数据;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对不同意象词对下主观意象评价值与眼动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拟合,并对拟合后的评价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 得出在不同的意象词汇的刺激下,主观评价与眼动生理指标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结论 意象评价模型可以有效准确地反映出用户对服装纹样布局方案的主观评价,为服装纹样布局方案评选提供一种更加客观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9.
韩伟伟  王晶 《工业工程》2015,18(1):135-141
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消费者依据自己的期望对备选产品进行评估,这一评估过程一直被视为黑箱。为了检测这一评估过程,本研究以在线购物为例,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来探索消费者评估备选方案的心理过程和神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评估过程会诱发出明显的正成分P300,并分布于整个后顶区和枕区。相较于非期望产品,符合消费者期望的产品诱发出振幅更大的P300。P300意味着消费者对备选产品进行评估时存在着一个相似性判断,比对产品所具备的属性与其期望属性的相似性,相似性越高消费者越容易做出购买决策。该发现解释了消费者在线购物时浏览商品介绍和规格参数界面时的神经和心理层面的活动,并可以此来预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成形类针织服装的视觉要素——纱线、色彩、图案和组织结构以及装饰等进行了探讨。指出成形类针织服装设计的优势和自身的特点,强调纱线的运用在针织服装视觉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由于目前成形类针织服装设计较为单一,应在针织服装的视觉设计上下功夫,在符合针织服装款式的基础上,使这些视觉元素更具有美感和时尚感,使针织服装符合流行的趋势和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