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电力行业设计中标注手段的缺陷,在介绍电站标识系统在国内外使用概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电力行业应适时推广使用电站标识系统,如KKS编码电站标识系统,并介绍了KKS编码电站标识系统及其在我国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DL/T 950-2005《电厂标识系统设计导则》编写说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述电厂标识系统是电厂系统及设备分类与编码的统称。适用于电厂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电力行业标准《电厂标识系统设计导则》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关于确认1999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0]22号文)的安  相似文献   

3.
电厂参考代号系统——对电厂标识系统的国际标准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厂标识系统(kraftwerk-kennzeichen system,KKS)在国内外电力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有关标识系统的国际标准的颁布实施,需要对KKS进行国际标准化改造,以满足国际标准的要求;根据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的结构原则及参考代号标准,对KKS进行兼容性和适应性改进和完善,并参考国际系列标准,建立了电厂参考代号系统(reference designation for power plant,RDS-PP)。  相似文献   

4.
《电气时代》2012,(11):22
为了提升变压器生产与使用环节的能源与资源使用效率,由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欧盟-中国节能变压器促进项目组主办、国际铜业协会协办,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工业报社、国际电器标准与标识合作组织和法国可持续发展协会支持的"2012变压器能效国际论坛"于2012年11月6日在北京中苑宾馆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5.
电力MIS/ERP中的系统及设备的编码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信息分类及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电厂标识系统的意义 ,介绍了目前国外的电厂系统及设备编码体系 ,如美国 EIIS及德国 KKS标识系统 ,并提出了在编制我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厂标识系统”中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电力标准化与计量》2009,(1):F0003-F0003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电力行业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服务中心为中电联直属部门,也是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主要为电力行业提供各种科技服务:开展全国火电机组竞赛、火电企业能效水平对标、电厂专业技术服务与技术推广:电力科技成果申报、推广;电力建设、生产、管理等各项技术咨询;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电力技术》、《电站信息》等行业相关工作。中电联科技中心与各电网公司、  相似文献   

7.
标识体系是机房维护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为了建立适合电力通信机房的标识体系,总结其他行业的标识体系现状,参考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同时大胆进行创新,从科学先进性、合理实用性、耐用性、美观性几个角度对机房标识的选择进行了论述,并将机房标识体系提高到管理的高度,真正达到提升电力通信系统运维服务质量的目的,为电力通信机房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可靠的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电站工程EPC总承包项目中,采购活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高端国际电站工程项目的供应链管理,EPC总承包商及其供应商大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即使是对一个采购订单的管理,都需要环环相扣、多部门多人合作,都需要运用大量的管理工具,以达到一定的管理颗粒度。  相似文献   

9.
正1引言合同作为国际电站工程承包项目中联接、规范、协调工程业主、总承包商和其他各个项目参与方的强制性契约,贯穿项目始终。从风险管理来看,项目各方应承担的权利、义务以及风险是通过合同条款来确定的。合同管理是国际电站工程总承包商管理项目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2010年五部委共同制定并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就是为了指导企业防范、降低、控制企业的法律、运营和财务风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笔者多年  相似文献   

10.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一个以资产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系统。随着信息化工作在电力行业运用程度不断加深和广度的逐渐拓展,依靠信息系统来建立变电检修部门和运行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工作业务的实时、方便、快捷的联系和管理已成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趋势。目前,该系统的建设推广已成为南方电网公司正在大力实施的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为了按照南网公司提出的关于生产运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建设要求,建立高效、实时、精准的信息系统管理体系是供电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徐洁  赵芃 《陕西电力》2007,35(7):65-67
电力系统厂网分开打破了原有的电力行业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在现有体制中如何进行技术监督工作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介绍了陕西发电企业技术监督的现状,指出了目前陕西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技术监督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统厂网分开打破了原有的电力行业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在现有体制中如何进行技术监督工作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介绍了陕西发电企业技术监督的现状,指出了目前陕西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技术监督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管理及分析评定系统(GJXT)》是专门为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在役的安全性能检验工作而开发的一套完整的智能系统,具有技术管理、资料及标准查询、强度及寿命计算、设备诊断和安全状况评定等功能。该系统应用于阳逻电厂1号机组检验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定位及服务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昕莹  徐仁武 《供用电》2009,26(2):62-64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技术定位应适应电力供需形势的变化。结合目前电力供需基本平衡或略有富裕的电力供需形势以及电力体制改革进程和客户新的需求,分析了我国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及其设备生产的现状,论述了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定位的思考和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数字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视控制对象的画面,是现代化管理中监控的一种极为有效的监视工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工矿企业的现场监控及厂区无人值守监控,详细介绍了全厂数字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在发电厂中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6.
帅军庆 《中国电力》2005,38(2):8-12
随着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建设,用户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电网目前的输电走廊和变电站选址已经非常困难,电网建设也常因此受到影响;在厂网分离的条件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临这些挑战,对上海电网的技术要求也就更高了。在介绍上海电网的现状、分析电网的特点和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从上海电网的实际和需求出发,对大容量交直流输电技术、灵活交流输电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全寿命周期管理等新技术在上海电网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这些技术涵盖了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对上海电网发展和新技术应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谈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志扬 《电力建设》2004,25(8):37-0
为适应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的新形势 ,保证电网规划的顺利进行 ,要协调好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之间的关系。电源规划的原则应是“抢点占线” ,做好新建电源的前期工作。电网规划的原则应是“以网带点” ,以“加强受端系统 ,分散外接电源”为规划指导思想 ,促进我国电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盼 《电站辅机》2013,34(2):52-55
分析了核电产品技术文件管理体系框架的构成,阐述了建立完整规范的核电产品技术文件体系之重要性。核电产品的制造,需严格按照文件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并及时对体系的适用性进行评审验证和完善。通过建立管理文件模板,可实现技术文件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宁剑 《中国电力》2017,50(11):54-58
结合近年来中国调度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在对各级调度机构自动化运行管理工作梳理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的运行管理要求提炼总结,形成了修订版的电力行业标准DL/T 516—2017《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分别从总体原则、运行界面、运行管理、检验规定、技术管理、基础数据、数据传输通道及调度数据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等方面对新规程进行解读,重点对其要点和修订变化内容进行解释,可进一步提高调度自动化人员对本标准的理解,指导各级调度、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节能发电调度实用化措施框架体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森林 《电网技术》2008,32(20):81-85
节能发电调度方式改革是当前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思想。文章针对国内区域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当前环境下具备可操作性的调度机构节能发电调度措施的框架体系:优化火电机组发电调度,节能环保机组优先安排发电,不同能耗火电机组的等效利用小时数拉开差距;优化水火电联合经济调度,保证汛期富余水电吸纳;优化系统潮流分布,降低输电线损;加强地区调度火电机组的节能管理和节能发电调度信息管理;加强节能发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最后给出了节能发电调度统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