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志性建筑,也称地标建筑,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就像埃及金字塔、悉尼歌剧院、巴黎埃菲尔铁塔、天坛祈年殿等世界上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一样。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相似文献   

2.
王柱  刘长伟  贾凡  唐洋平 《城市建筑》2013,(24):241-242
地标性建筑是城市的名片,强化了人们对城市的识别性。但如何建设好地标性建筑、地标建筑,如何规划控制等就成为了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地标性建筑的位置选址、高度、规模、造型与色彩控制的角度对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新地标情结“也十分盛行。中科院院士、建筑学专家郑时龄教授表示,那些求“高”、求”奇”、求“怪“的建筑只能瞬间闯入人们的视线.惊诧后却是美感的缺失.”地标多了也就没有了地标”,靠“突兀”争做地标只能把城市建设引入一个无序、杂乱的境况。  相似文献   

4.
《世界建筑导报》2006,(1):11-11
世界建筑导报:怎么理解地标建筑,地标建筑如何设计? 仲德昆:地标建筑是Kevin Lynch提出的城市设计的五要素之一,是城市建筑中应该予以注重的。  相似文献   

5.
近日,《北京2008“城市标志”设计大赛已近尾声》、《北京将建城市标志性建筑16方案入围》两则新闻颇为引人关注。原来北京又要大兴土木修建城市标志性建筑了,此举颇为令人不解。  相似文献   

6.
张学刚 《安徽建筑》2012,19(4):15-15,28
对于标志性建筑的定义首先进行了扩展和补充,说明了在城市景观中标志性建筑所代表的城市精神及其作用,对成功的标志性建筑的形成原因和成果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优秀的地标性建筑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我们现在地标性建筑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建筑创作》2014,(3):12-19
二十年来,中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的城市扩张,并转变成一个巨大的试验场。这种转变无处不在,无论是大都会还是在城市的角落。在这一新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标志性建筑遍地开花:例如在北京,有由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由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设计、艾未未作为顾问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以及由雷姆·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而2010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更是将“地标”的主题推向极致,这也正是此类短期活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刘晓平 《华中建筑》2013,(10):66-72
该文考察分析了近年落成的两个北欧滨水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理念,从中总结了滨水标志建筑的场所设计思维:建筑结合基地,结合城市地段因素来营造场所感;建筑与水呼应和互动;新建筑不模仿历史建筑,而是强调创新,塑造城市独特的新地标;建筑尽可能对公众开放、提供滨水的观景休憩场所.文章介绍了笔者近年完成的三个滨水标志性建筑实践案例,案例涉及高层和多层建筑,类型涵盖游轮管理服务大楼、渡轮客运楼和海滨旅馆.尽管三个项目基地各不相同,但都从基地环境特质出发,通过建筑对基地的营造,对环境特性的呈现和强化,较好地实现了滨水标志性建筑的场所个性.场所个性的塑造贯彻在总体布局,空间环境营造,标志性形象构思等方面,因地制宜地塑造了滨水建筑的场所感.  相似文献   

9.
建筑与城市的山水性问题最早由钱学森先生提出,在当下的建筑设计中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今天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环境急剧恶化,更证明了建筑山水性实现的必要性。本文以城市公共建筑设计为基点.阐述“山水性”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实现的以城市的标志性、生态建筑、中华文化的传承为主的实现途径。力求创造出适合地域情况与人文需求.城市需要的建筑。  相似文献   

10.
《钢结构》2011,(2):94-95
<正>广州是一个汇聚创新智慧的城市,在充满期待和憧憬的21世纪,广州翻开崭新的一页。在新城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的汇合点,崛起了婀娜多姿的"广州塔"。作为世界最高电视观光塔和中国最高建筑,在第16届亚运会开闭幕式上,"广州塔"绽放出璀璨的光芒,不仅成为羊城耀眼新地标,也是世界经典钢结构建筑中最具有时代性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