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鞋用接枝胶粘剂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鞋用接枝胶粘剂的现状与展望胡颖国,叶家灿,罗岭东,刘玉珍《广州化工》1993(3)24国内外鞋用接枝胶的发展情况传统的制鞋工艺是手工缝制,自0年代后合成橡胶问世,出现了快速固化的粘结型氯丁胶结剂,用于粘接皮鞋补底。60年代后合成材料进入制鞋领域,使氯...  相似文献   

2.
正水性聚氨酯鞋用胶粘剂以其优异的粘结性能及对环境有好的特点,在制鞋业中将逐步取代溶剂型胶粘剂,所以对水性聚氨酯鞋用胶粘剂研制与应用开发其意义至关重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鞋类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绝大多数是胶粘鞋,所用胶粘剂90%为溶剂型,年用胶量约30万吨(不挥发物质量分数20%)。在胶粘剂工业蓬勃  相似文献   

3.
李金余 《西部皮革》2007,29(3):57-58
将胶粘剂涂刷在被粘物的粘合面上称为刷胶,刷胶的目的是为了粘合外底,而胶粘乃是胶粘皮鞋的生命线:根据鞋类品种和所选用胶粘剂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非常重要。因而,在制鞋设备中,胶粘机与压合机的不同选择将直接影响到鞋的粘合强度。  相似文献   

4.
分别测定了不同液体在鞋材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和粘胶剂水性聚氨酯膜的表面接触角,获得了不同基材的表面能参数(Lifshitz-van der Waals分量γ~(LW)、Lewis酸分量和Lewis碱分量γ~+和γ~-),通过粘附功、铺展系数、FT-IR、T型剥离强度测试研究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铺展润湿性、粘接性和界面张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界面张力差异是影响铺展、润湿和粘接的主要因素,极性PVC与聚氨酯界面张力差异小,水性聚氨酯粘胶剂润湿铺展性好,粘接性优良;而非极性SBS与聚氨酯界面张力差异大,水性聚氨酯胶粘接性差;SBS表面经卤化和等离子处理引入了极性基团,表面张力中极性Lewis分量增加,铺展润湿性和粘接性明显改善;提高基材表面极性或增加胶粘剂与基材共价键结合是提高非极性基材粘接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前言本文阐述了欧洲测试制鞋材料与胶粘剂粘合力的有效方法,它是由欧洲制鞋工业试验方法组和欧洲胶粘剂制造厂协会鞋类胶粘剂工作组共同研究制定的。此方法为迄今各种试验方法协调统一奠定了基础,过去的试验方法得出的结果难于相互评价。此法应用于试验所、制鞋工业、鞋用材料及鞋用胶粘剂制造厂,将会使各种试验结  相似文献   

6.
随着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制鞋工业的大底、帮面材料中大量应用橡胶、塑料及各种合成革,这些材料应用在制鞋大底粘合工艺时,以往是用机械拉毛处理,扩大被粘物的表面积和除去污垢等。这种方法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应成型底装配化生产,所以目前国外各制鞋商、胶粘剂商大力推广化学预处理法,免去机械拉毛工序,使被粘物表面产生一种媒介层,或增加表面极性基因,再采用聚氨酯型粘合剂,粘合后强度很大。如澳大利亚鞋商采用12D胶和990化学处理剂等。  相似文献   

7.
对制鞋工艺中以及成品鞋的储存、运输环境中的可能影响皮革六价铬含量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实验模拟,分析各因素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对制革制鞋企业工艺、成品仓储流通环节的条件优化,尽量规避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底型的不同,对成品鞋跷度的影响亦各不相同。特别是在全装配标准化制鞋生产中,一种植型多种底型,由于自身的变化,改变了植体跷度原有的底跷形状,使成鞋穿着舒适程度减弱,对人的脚型及运动都有着直接影响。要改变这种现象,在生产中,首先要确定各零部件的标准,才能保证成品鞋的最终标准。为此,就必须对各部件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制鞋工业的发展 ,胶粘制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胶粘制鞋工艺操作简单 ,便于机械化生产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胶粘皮鞋又以其舒适、美观、轻便、防水等优良性能博得广大消费者的钟爱。所以 ,近年来胶粘制鞋 ,尤其是冷粘鞋的技术已成为制鞋生产的重要工艺 ,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冷粘皮鞋已在皮鞋的各品种中独占鳌头。由于胶粘皮鞋的产量逐年提高 ,使鞋用胶粘剂的产量也快速增长 ,到1999年鞋用胶粘剂已达到近10万吨。目前 ,广泛应用于制鞋的仍然以氯丁胶所占比重最大。众所周知 ,氯丁胶在冷粘皮鞋的发展过程中 ,功不可没。但…  相似文献   

10.
由《四川皮革》编委蒋祖让工程师任厂长的“四川新都鞋件厂”最近在新都县军屯乡诞生了。这是省内百家专业生产各种鞋用胶粘剂,制鞋配件为软泡沫、硬泡沫底材,橡塑鞋  相似文献   

11.
制鞋生产化学化是指鞋面和鞋底采用新的化学材料(人造革,合成革,鞋里材料,鞋底用聚合物材料,胶粘剂,整饰剂等)。现在苏联用化学方法固定结合的鞋的产量占总产量的80%。到五年计划的末期(1990年)达到90%。这时模注法结合的鞋的产量显著增长(由1986年总产量的3.4%增加到1990年的25%)。采用预先处理过的成型底部件应作为主要的有前途的制鞋工艺的发展方向。利用成型底制鞋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0~15%,到1990年采用成型底胶粘结合鞋的产量将增加到占胶粘鞋总产量的50%。作鞋面、鞋里和半成品件用的人造的和合成的  相似文献   

12.
前言随着制鞋工业的日益发展,世界各国皮鞋生产已向胶粘、注塑的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我国采用注塑工艺制鞋,大部分是使用氯乙烯类的胶粘剂。这类胶粘剂强度低,在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开胶现象,同时操作条件复杂,注塑成鞋时还需要烘烤,刷环己酮等工序,造成有毒溶剂大量挥发,影响工人健康。因而研制一种新型的胶粘剂就成为制鞋工业革新的关键问题。聚氨酯系胶粘剂由于含酰胺基团,因而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来,伴随着各种机械的大量出现,制鞋工业由手工制造向机械化、流水作业的方向迅速发展。制造方式的变化使传统的天然产物胶粘剂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合成胶粘剂成为鞋用胶粘剂的主要类型。鞋用胶粘剂的设计是以获得最终使用性能为目的,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要考虑到所制成的胶粘剂的施工性(可操作性)、固化条件及粘接强度、耐热性、耐化学品性、耐久性等性能要求。过去在制鞋行业广泛应用的氯丁胶或  相似文献   

14.
依靠现代的粘接技术,带动了鞋制工艺的进步和鞋业的发展。有了可靠的胶粘剂和胶粘技术,胶粘鞋工艺才得以迅速地发展。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胶粘鞋工艺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目前,胶粘工艺在皮鞋、旅游鞋的生产中已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以其生产效率高、适应品种多、投资少等优点而深受众多生产厂家的青睐,已有80%以上的皮鞋、旅游鞋用胶粘工艺来生产。 由于不同品种的鞋,不同工序的需要以及在不同的场合,对胶粘剂的要求都不同。种类繁多的鞋用胶粘剂按化学成分分,主要有氯丁胶、改性(接枝)氯丁胶、聚氨酯胶、…  相似文献   

15.
因为氯丁胶物美价廉,我国制鞋生产所用的外底用胶长期以来一直以氯丁胶为主.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鞋用材料的多样化,第一代氯丁胶已不适应底材粘合的要求了,随之出现了接枝改性的一元、二元、三元及四元氯丁胶,基本解决了各种硫化橡胶底、TPR底与鞋帮的粘合问题.但对于粘合PVC及PU底则不行了,仍得使用PU胶才能解决问题.最初氯丁胶所用的溶剂是苯,溶解性极佳,胶粘剂的性能也较容易控制,但是苯的毒性大,后改用甲苯作溶剂,甲苯虽然毒性比苯小多了,但还是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6.
全岳 《西部皮革》2020,(3):111-112,114
胶粘皮鞋,特指鞋帮与外底的粘合,是用粘合剂将鞋帮和鞋底连接为一体的皮鞋,仅相对于硫化鞋、模压鞋、注塑鞋的高温成型而言的在常温状态的粘合成型。胶粘鞋工艺,广泛应用于皮鞋和运动鞋产品生产中,是在缝制鞋工艺、硫化鞋工艺、模压鞋工艺、注塑鞋工艺之后发展壮大并成为用最多最广的制鞋工艺。  相似文献   

17.
白木  周洁 《西部皮革》2002,24(3):58-60
我国制鞋业发展迅猛,在目前生产的鞋类中,除了17%左右的塑料鞋不用胶粘剂以外,其余如皮鞋、旅游鞋、胶鞋和布鞋都与胶粘剂有关,而皮鞋、旅游鞋是溶剂胶的最大用户,其中80%采用胶粘工艺。 鞋用胶粘剂的发展沿革 氯丁橡胶自30年代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成功后,其用途之一即作为粘合剂,并在制鞋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伴随着制鞋工业的发展,PVC人  相似文献   

18.
浅析耐折试验对成鞋胶粘性能的测试作用河南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司恭一、用耐折试验测试成鞋胶粘性能的可能性成鞋胶粘性能一般是通过剥离强度试验进行测定的,而耐折试验则规定用于测试成鞋鞋底与围条的耐折性能。所以,单从表面上看,耐折试验与胶粘性能的测试没有直接...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鞋用内底纸板的生产技术,从制浆工艺、浸胶工艺、纸板机工艺进行较全面的论述,包括原料选择、搭配,胶乳的配制要点,浸胶工段设备、纸板机控制要点等。  相似文献   

20.
在原胶粘皮鞋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的无缝对接立体鞋围工艺;无缝对接立体鞋围工艺采用了服装中的立体裁减原理。将帮底开口部位用曲线机缝合;使之成为一条对接缝;完成翘度转换。成帮后符楦郊果好;无需借助相关设备整型符楦。帮底用整块皮代替了胶粘皮鞋工艺中的中底部分;成鞋的舒适性、透气性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实际的操作中省去了钉内底、机绷前帮、机绷中后帮、起内底钉等工序;从而降低了成本。成鞋后:鞋子周圈帮脚无缝隙;鞋帮底部通过立体裁减缝合;用无缝对接加工方式完成;结合闯楦法工艺可一次性完成绷帮。绷帮效率也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