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现代零部件》2008,(12):16-16
2008年11月,麦格纳国际(Magna International)旗下的麦格纳镜像系统(Magna Mirrors)宣布入围2009年美国《汽车新闻》汽车供应商杰出贡献奖决选名单。麦格纳镜像系统入围的产品为盲区车镜(BlindZoneMirror^TM)。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月15日,正当北美车展,各大汽车制造商不断秀出新车之际,麦格纳宣布公司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整车代工厂将生产丰田全新跑车GR Supra车型。丰田在本届北美车展中推出了该车型,计划2019上半年投产。"来自丰田汽车的这份合作是对我们制造专长和高质量水准的再次肯定。麦格纳深刻理解客户对于自己品牌汽车的高度期望,我们一定不负所托,使命必达。"麦格纳欧洲总裁兼麦格纳斯太尔全球总裁艾琯德表示,"这里再次表明,麦格纳斯太尔作为汽车行业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麦格纳国际公司宣布该公司旗下的麦格纳外饰业务部(Magna Exteriors)与重庆光能荣能汽车配件公司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双方各持有50%的股权,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名为麦格纳光能汽车饰件系统(杭州)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在杭州新建一家工厂,面向中国汽车市场组装供应汽车前端模块(FEM)。麦格纳外饰、内饰与座椅事业部全球总裁乔皮特尔(Joe Pittel)表示:"麦格纳外饰十分认可重庆光能荣能在中国汽车供应商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将  相似文献   

4.
2006年5月16日,财富全球五百强企业之一、零部件行业全球第四大供应商——麦格纳(MAGNA)发布了其2005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麦格纳去年一年实现销售额达到22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0%。麦格纳2006年第一季度实现了60亿美元的销售额,保持其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5.
MC记者:请介绍一下麦格纳闭锁系统产品的发展历程。 凯文格尔:麦格纳闭锁系统产品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开发和引入了汽车侧门闭锁系统,其中包括内外把手机械结构的连杆和拉索。通过收购一家车窗玻璃升降器公司以及发动机罩,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提高消费者在进出车辆过程中的体验,汽车厂商将机电智能技术视为一大发展契机。机电智能产品如电动车门和举升尾门等,将机械系统、电子控制单元和嵌入式软件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独一无二的车辆进出体验。为了支持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需求,出行科技企业麦格纳于2018年12月5日宣布,在中国江苏苏州新建机电智能系统技术中心,当地政府官员和客户代表一同出席了开业仪式。麦格纳机电智能系统新的技术中心将招募100多名软件和  相似文献   

7.
《现代零部件》2008,(9):16-16
2008年7月8日,加拿大安大略省奥罗拉市,麦格纳宣布:克莱斯勒有限责任公司的两款车型因独具特色的内饰而在沃德汽车内饰展上获得沃德年度最佳内饰奖,这两款汽车的重量级内饰均由麦格纳旗下子系统提供。  相似文献   

8.
<正>汽车用户在车内逗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座舱的舒适度成为了汽车制造商们不断角逐的主战场,于是汽车座椅设计变得至关重要。如今,不少消费者都希望汽车座舱像家里的卧室一样舒适,对于他们来说座椅系统就是其中的关键。与此同时,每个汽车制造商都在考虑在其座椅上加上一个特别的标签,由此传达他们独特的品牌价值。这些需求,可以通过麦格纳FreeForm技术实现。当用户打开车门的那一刻起,就能接收到汽车制造商传达的品牌价值。FreeForm是一种全新的座  相似文献   

9.
《工具技术》2011,(10):11-11
<正>2010年汽车零部件配套业务额最高的企业前十依次是博世、电装、大陆集团、爱信精机、麦格纳、佛吉亚、江森自控、采埃孚、LG化学、现代摩比斯。其中,前8家企业已经至少连续4年保持在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前十位。而韩  相似文献   

10.
博世、大陆、德尔福、麦格纳、佛吉亚、江森自控等这些汽车零部件知名企业人们耳熟能详。本期策划,我们邀请了包括上述公司在内的众多世界一流的零部件企业讲述他们的企业经营理念和先进技术,其中既包括高压共轨、涡轮增压、节能环保滤清器等发动机方面的先进技术,也包括干式双离合器、轮毂轴承等汽车底盘方面的经典产品,还有车门、内饰、座椅等汽车车身方面的设计理念,更有汽车电  相似文献   

11.
正(接2016年第5期)第二章雷达技术测量物位的原理及技术方案雷达(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缩称RADAR,含义是无线电检测与测距)是二次大战中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成为许多现代技术的"根",许多现代技术都是以它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用微波测量物位也是利用雷达技术:利用微波在被测物料面上的反射及其在空间的行程时间来测量物位,属于行程时  相似文献   

12.
《汽车零部件》2014,(7):10-10
<正>在汽车行业对燃油经济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排放标准愈加严格的趋势下,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一款多材质、轻量级汽车(MMLV)。该款汽车的后窗采用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创新塑料业务部门的高级聚碳酸酯车窗解决方案。与2013年福特Fusion车型的同款车窗相比,新款车后窗玻璃厚度增加1mm以上,但质量却减轻了总质量的35%。美国能源部汽车技术项目部、麦格纳国际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卡斯马国际(Cosma International)也参与到福特轻量化概念车项目中,目的是从长  相似文献   

13.
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是广西大型的汽车企业之一,其主要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在其生产销售的众多零部件中,对车门的业务涉足较浅,还有很大的业务空间可以拓展。为了给公司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对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车门业务进行分析,并结合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采用类比方法对公司车门业务的发展提出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相控阵天气雷达探测晴空回波能力,在现有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晴空回波的基础上,统计晴空回波出现的距离范围、强度、高度等特征,建立起晴空回波一般性模型。相控阵天气雷达采用相扫体制,其扫描速度快;同时,采用了脉冲压缩技术,保证了雷达探测能力的对比和距离分辨率。通过对比采用脉冲技术和没有采用脉冲技术的相控阵天气雷达探测能力,发现采用脉冲压缩技术后能有效地提高弱信号检测能力。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探测晴空回波能力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采用脉冲压缩技术的相控阵天气雷达进行对比,得出相控阵天气雷达有能力探测到50km范围内的晴空回波。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盾构施工时前方障碍物不明易造成事故的问题,基于探地雷达天线阵技术,提出将天线阵雷达安装于盾构刀盘上探测前方障碍物,进行雷达参数设置、布置方案设计和频率选择,最后正演模拟试验表明,利用天线阵雷达能够实现1m距离内水泥管的准确探测,为盾构施工前方障碍物的超前探测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正前言雷达(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缩写RADAR,含义是无线电检测与测距)是20世纪二次大战以来许多科技成果的根,是产生真正现代技术的大树。在·物位测量领域也应用了雷达技术来测量物位,而且是近2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物位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本讲座就雷达技术用于测量物位的基本物理基础、测量方案、仪表结构、回波处理、安装设置、故障诊断及典型应用稍作系统叙述,使用户对该技术有较深的了解,更好地解决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伪随机编码信号因为有着较大的时间带宽积和良好的自相关特性,在探地雷达设计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一套伪随机编码超宽带探地雷达的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法。基于数字芯片的超宽带信号产生和采样方法,极大地降低了系统设计复杂程度,易于调试。串并转换技术实现了FPGA和高速DAC的数据速率转换。混合采样技术降低了实时采样率,从而降低了采样芯片成本。现场实验结果表明,伪随机编码超宽带信号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探地雷达,可以在极低功率下实现对地下目标的探测识别。增加编码长度可以在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发射能量,从而提高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18.
正如何提高交通工具以及交通配套设施的科技水平,有效减少道路安全隐患,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重点研发的课题。上海宏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施红妹将毫米波雷达技术融合到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当中,在汽车高级辅助驾驶、无人机避障、交通道路照明,以及交通道路监控等方面研发出一系列的先进技术与产品,为我国的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进步与推广做出了卓越贡献。毫米波成为雷达技术发展重点方向雷达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军对德军的对战当中,英军利用电磁波可探测空中金属物体这一特点,在反空袭战中使用雷达搜寻德国飞机,使英军在战斗中处于有利位  相似文献   

19.
L波段雷达现已在全国高空气象探测站投入业务运行,为了充分发挥L波段雷达的性能,保障高空气象探测正常进行,延长雷达使用寿命,文章根据L波段雷达工作原理,结合本人多年从事高空气象探测雷达维修保养工作实践,介绍了L波段雷达维修方法、保养内容以及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旨为基层台站雷达技术保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生物雷达干扰抑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物雷达在实际探测中,由于操作人员自身的呼吸运动而对探测系统造成一定的干扰,致使雷达的探测准确性降低.搭建了基于双天线的连续波生物雷达实验平台,提出了将基于可变步长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自适应滤波结合互相关技术的方法应用于生物雷达探测过程中的操作人员呼吸干扰抑制,并进行仿真和实际探测实验,给出了仿真结果,实际探测实验中采集的20组随机数据的干扰抑制成功率为85%,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生物雷达操作人员的呼吸干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