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VB-T2物理层管道及其对国标系统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研究了DVB-T2系统的物理层管道,从主要处理模块、物理层信令与T2帧的帧结构等方面,分析与总结了物理层管道(PLP)的传输机制,并指出使用物理层管道进行多业务传输的诸多优点.在参考DVB-T2系统中物理层管道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在国标DTMB系统中划分物理层子信道进行多业务传输的基本思路,目的在于兼容现有国标系统的接收设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与DVB-T2系统基于物理层管道进行多业务传输的相似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双向交互式CMMB的帧结构设计方案,分别介绍了广播帧、双向帧和混合帧的物理层结构,该方案为CMMB双向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SC-UWB系统物理层帧结构.这种帧结构支持ECMA-368标准媒体接入控制层帧结构,包含前导序列、跟踪序列等辅助序列以实现接收端的精确同步,采取了加扰、级联编码、头校验等保护措施,不仅保证了SC-UWB物理层的高性能,而且兼顾了效率、延时和复杂度.所述帧结构已应用于国家相关重点项目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UMB系统的系统分层模型以及协议结构,然后介绍了物理层的信道结构、帧结构和物理层引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UMB系统的系统分层模型以及协议结构,然后介绍了物理层的信道结构、帧结构和物理层引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物理层网络编码充分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带宽利用率。但是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性能受到载波相位、载波频率、时间、采样钟不同步的影响,因此分析同步误差对物理层网络编码性能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单载波系统,针对使用BPSK调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从理论上分析了一定帧长下,载波相位、载波频率、时间及采样时钟同步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载波相位和时间不同步两种情形下,物理层网络编码性能不受帧长影响;而在载波频率和采样时钟不同步两种情形下,系统性能均随帧长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其中采样时钟不同步情形受帧长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田飞  杨虹 《现代电子技术》2014,(3):148-150,154
对多核基带芯片物理层控制方案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提出了一种用于GSM移动终端基带芯片物理层控制(L1C)的方案,根据GSM的帧结构设计了基时钟电路,并以物理层信号处理流程为依据,建立了物理层上下行的调度时序,初步完成了基带芯片SoC系统多核之间的任务调度和时序控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物理层与媒质接入控制层的帧结构、物理层的调制与编码技术、接收机性能等诸多方面分析了IEEE802.15.3高速率WDPAN标准。文章给出了WDPAN的概况、应用目标、媒质接入控制及物理层的技术概况和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
龙薇  唐宏  单鹏  赵全军 《通信技术》2007,40(7):45-47
对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空中接口的物理层的帧结构,以及物理层所采用的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动态信道分配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并与WCDMA系统的空中接口物理层作了比较。为TD-SCDMA无线系统和WCDMA无线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3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的作用是把比特流发送到通信链路上,链路上相邻节点之间如何有效地传送数据则是数据链路层要完成的任务。3.1 功能及分类3.1.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帧控制:将物理层送来的信息流进行分割,按照一定的格式组成帧,以帧为单位发送、接收、校验和应答。  相似文献   

11.
TD-SCDMA中的分组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龙波  李军 《无线电工程》2001,31(10):34-38
该文综合概述了TD-SCDMA的技术特点以及相应的物理层帧结构。通过对其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的分析,阐述了TD-SCDMA支持分组业务的能力和相应的帧结构实现。通过与GPRS的比较以及TD-SCDMA支持分组业务的具体示例,表明了用TD-SCDMA技术实现分组业务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WCDMA物理信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WCDMA系统物理层的概念和结构,主要对物理层中的物理信道技术进行了阐述和刨析,尤其对物理信道的层结构、超帧、无线帧和时隙进行了说明,对上行物理信道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和物理公共分组信道(PCPCH)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下行链路物理信道进行了分类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TD—SCDMA标准的物理层帧结构进行了阐述,结合其物理层所应用的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关键技术,对TD—SCDMA技术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该文采用一个三节点协作分集放大中继网络为研究模型.在Nakagami-m衰落信道条件下,对源节点发送-帧数据的反馈延迟的随机性进行了研究.数据帧在三节点协作网络中可以通过直接链路和中继链路到达目的节点,在物理层源节点根据信道条件不同,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选择不同调制编码模式发送数据帧.结合以上原因,对数据帧的反馈延...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IEEE802.16的基本概况,描述了IEEE802.16a标准采用的几种物理层方案。IEEE802.16a协议物理层支持的主流技术就是OFDM技术,重点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采用OFDM调制技术的WirelessMAN OFDM系统,以及其物理层的一些参数及性能。最后介绍了2种双工方式的帧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Ad Hoc网络的发展和应用,MAC协议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参考广泛应用的IEEE02、11MAC(媒体访问控制)协议,以CC2500射频收发芯片作为物理层模块,在自主设计的Ad Hoc开发平台上实现了CSMA/CA(带避撞的载波侦听多路接入)。由于物理层模块的特性对MAC层设计影响,设计了MAC层与物理层的接口,还设计了MAC帧格式和帧间隔。CSMA/CA经实验证明高效可靠。这一设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通过在真实的物理环境下对MAC协议性能进行测试,有利于加深对MAC协议的理解,并且对协议的研究和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线电通信技术》2020,(2):185-185
由于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连接到物联网(IoT),低功率广域网(LPWAN)近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LoRa网络是支持运行在非许可频段的多设备长距离无线电连接的LPWAN。Antonio Furtado等人2020年2月在《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发表文章,描述了LoRa上行链路通信的性能,并将物理层(PHY)和介质访问控制(MAC)作为考量因素。近期文献较为关注同时多帧解码的可能性。受此影响,该文通过探讨解码同一扩展因子发送多个帧的可能性,描述了物理层性能。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标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硬件设备、网络组成及主要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由于以太网中的各种设备必需通物理层接口器件才能与网络传输介质相连,因此本部分主要介绍物理层器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卫星通信网和地面网的互联问题,利用网关完成通信协议的转换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途径.首先,基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提出了三层网关的设计方案,重点解决了MAC帧和AOS传输帧之间的相互转换.其次,在FPGA平台上采用有限状态机完成了该网关的实现.最后,通过测试验证了网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802.16—2004中OFDM和OFDMA的物理层特性.比较了两种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空中接口的异同点,就物理层参数设计(如信道带宽和中心频率、调制编码方式).帧结构子信道分配、距离修正和带宽请求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