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Planning》2017,(6):80-85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需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双师型"教师建设工作,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和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构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以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5):134-135
校企合作是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的必然需求,也是高校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高校要建立高校教师在企业的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政府要从法律层面支持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企业要积极参与到"双师型"队伍建设中;教师自身要转变观念,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同时,高校还一个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其他院校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教训,推动自身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9)
地方高校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全程式"园校合作"具有系统性、渗透性、互利性、开放性等特征,是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有效办学模式。地方高校通过与幼儿园共同定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协同设计课程体系,丰富"园校合作"办学的内容与形式,构建多元化、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措施实现全程式"园校合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3)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自身优势,与行业院校衡水电气化铁路学校、中铁电气化局开展"校校企"合作,探索并实践基于铁路行业背景的中职、高职及企业三方联合育人的现代学徒制,积极拓展现代学徒制内涵和外延,为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途径,实现了校校企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4)
国家关于应用型大学内涵建设的意见对加强校企合作,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探讨了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促进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育人效果的意义和有效途径,旨在为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领域,提高校企合作育人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7)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要推动企业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保证提高我国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关键,校企合作始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途径,笔者在分析校企合作下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面临的企业的动力不足、人才思想观念落后、企业教师教学素质低下、在职教师实践能力低下等四方面困境的基础上,从政策、设立标准、在职培养等三方面为其培养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60-62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探究校企合作模式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较大价值。在分析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从制度、实践、宣传这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得出校企合作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策略:在制度上,"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应将普适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将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相区别,校企双方协作机制要明确;在实践上,职业学校教师要积极下企业实践,校企人员结对共事,共享校企资源;在宣传上,政府部门应加强引导力度,社会力量要参与宣传引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64-67
农业类高职院校如何结合农业类专业和企业的特点,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农业人才,是目前农业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开展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组建了由政、行、校、企等多方参与的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通过理事会的推动,学院与企业共建"校中厂"、"厂中校"、"教师工作站"及"技师工作站"等合作平台,促动地方政府出台校企合作支持政策,建立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索并实践了一条适合农业类高职院校深度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29)
文章立足于贯彻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精神,从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入手,教师与企业交流及实践是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教学能力,从而带动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将知识变为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杜兴亮 《河南建材》2022,(3):161-163
文章对新工科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合作目标不明确、机制运行不顺畅、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应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权责约束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企业优先选才制度、利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给排水工程专业就业实际,以及现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校企合作为前提,以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推进校企合作的工作机构、管理制度、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构建多元化校企合作平台,设立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探索给排水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土木工程专业校企深度合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针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校企深度合作的难点问题,以广西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探索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方式,以及对校企深度合作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职土建专业实训基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从教学和生产两方面对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制定、方案设计、具体建设进行综合把关,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能优化基地管理机构,促进工学结合的开展,保证实训项目的适用性与先进性,并能有效促进实训基地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4.
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当前社会对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土木工程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培养适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新培养方案,着重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实施保障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旨在为地方土建类专业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社会对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合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新的培养方案。在新培养方案中,通过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和实施保障体系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人才则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为例,在分析学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积极探索全新的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提出“立足实战”“一进一出”“集中分散”“立体评阅”“双导师制”等理念和方法,并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文章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通过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试点的具体实践,总结校企合作在师资建设、培养方式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基地建设、培养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估等方面形成的经验和实践效果,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工程范式提出毕业设计的引导策略,毕业设计选题侧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学生职业规划激发学习兴趣。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吸引和培养人才,是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得到落实的关键;而企业培训高校青年教师则是更为高效的合作形式。毕业设计采用自主学习模式是师生的最佳选择,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孟丽岩  王涛 《山西建筑》2012,38(11):267-268
结合多年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经验,针对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导师制、团队协作、校企合作等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以期探索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途径,为社会培养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效人才。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以"新工科"理念推进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并从管理模式转变、"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和学科发展以及新时代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和改革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传统理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推进校内外实训平台建设,完善学科竞赛机制,利用互联网做好专业知识普及,全面深化专业改革,构建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