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仲莹娅 《硅谷》2014,(15):56-56
电梯控制系统故障的诊断是确保电梯安全性的重要保障方法之一。基于对有限状态机本质及其原理的分析与理解,文章提出将有限状态机作为电梯控制系统诊断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有效的将电梯控制系统的各个状态进行存储,通过对电梯控制系统的各个状态的分析,判断电梯控制系统不同的故障情况,并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前电梯所使用的电气原件基本上都是普通的机床原件,但是无论是它的结构还是性能指标等都不足以真正满足电梯电气系统的要求,因此很容易发生电梯故障。  相似文献   

3.
余国兆 《硅谷》2010,(7):21-21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是维护电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使用户的故障停梯时间大大缩减。就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分析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和前景,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引言: 电梯系统是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电梯作为载人工具这一特征要求其能够可靠运行,并且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快速诊断、维修并恢复正常运行。但电梯故障的发生,给物业管理和电梯维修都带来问题。电梯发生故障后,物业部门不能及时得知,或者电梯长期关人,使用户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或出现故障后,维修人员缺乏经验,无法得知故障原因,耽误用户的正常使用。电梯故障诊断就是在电梯不拆卸的情况下,根据有限的信息,鉴别电梯运行的技术状态,  相似文献   

5.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电气设备,也是电力系统事故较多的电气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性水平。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及早发现变压器的潜伏性故障,加强对变压器运行状态的监控至关重要。按照规程要求,定期对变压器绝缘油进行气相色谱试验,认真分析试验结果,能非常灵敏、有效地发现变压器内部的某些潜伏性故障。  相似文献   

6.
邹海洋 《硅谷》2011,(1):89-89
从维护安全的角度来讲,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财产安全和乘客生命的安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一旦遭到人为破坏,轻则会使一些针对电梯的远程监控无法进行、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重则将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命甚至国家财产的安全。因此,对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在电梯远程监控中的运用,是当前现代化楼宇的发展要求,也是楼宇智能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主要简介了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分析了电梯远程监控的作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中PCC的主要组成,并探讨了PCC在电梯远程监控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适应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趋势,该系统通过独立的感应器,采集电梯相关运行数据,通过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分析,经由3G、GPRS等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由中心服务器进行综合处理,实现电梯故障报警、困人救援、日常管理等功能的综合性电梯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9.
朱广慧  张亚明 《安装》2014,(9):56-58
在高层建筑中,电梯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运输设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电梯故障。其中因电气系统故障引起的电梯故障占主要部分,基于此本文重点对电梯电气系统故障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电梯已经成为现在重要垂直运输工具,是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现在已经被广泛的设置于高层建筑工程。基于电梯运行方式的特殊性,为提高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必须要遵循专业规定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发现并消除所存问题,降低电梯运行安全隐患。本文基于电梯运行安全性要求,对专业检测方法和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曾宪权 《中国测试》2015,(2):101-104,128
为提高电梯管理水平,有效避免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设计和开发物联网(IOT)远程电梯监控系统。该系统将电梯工作现场采集的电梯运行状态信息封装成数据包,通过中继器上传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利用富客户端技术(Silverlight)实现监控客户端浏览器与服务器的双向交互。提出物联网远程电梯监控系统的拓扑结构,研究物联网电梯监控系统中客户端浏览器和服务器信息交互、数据中心管理以及终端硬件设计等关键技术及其实现。实践证明:系统能够实现对电梯进行全面智能化监控和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许刚 《中国科技博览》2014,(40):159-159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建设进入了进的阶段,高层住宅逐渐增多,电梯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在一些城市的住宅小区,电梯已经成为居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工具。由于电梯属于特种设备,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关于电梯事不断见诸报端,为电梯的检测和维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对电梯进行检测,保证电梯安全运行,是电梯检测的重要课题。在本文中对电梯控制系统经常发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电梯作为载人的重要垂直交通工具在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电梯相比.无机房电梯没有设置机房,其控制柜、曳引机等部件都布局于井道里。因此一旦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软、硬件故障、电网故障以及不可预测的其他因素引起的乘客困梯,进行紧急救援时救援人员尤法直接接触主机进行松闸和盘车操作.故施救过程要比传统电梯困难的多。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4.
电梯是当前高层建筑的重要垂直交通工具,对电梯控制系统故障产生与排除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电梯故障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提高电梯的运行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在电梯故障中,当前的处理故障的方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且效率低下,这就促使人们设法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各种电梯故障诊断系统。本文以基于CAN总线的电梯控制系统为对象,将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理论应用于电梯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进行研究,拟在设计出一种智能便携式电梯故障诊断卡,可实现电梯故障的实时诊断。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对电梯使用年限并没有做出规定使用多少年。"烟台市质监局安监科科长于昌乐说,上海一些电梯已经使用40多年,目前仍在运行,烟台最早一批电梯集中在老商场、大宾馆、银行等场所,也有20多年,现在也在正常运行。"大家都说电梯逐步进入老龄化,故障几率会集中爆发。"于昌乐说,电梯使用久了出现故障是必然现象,但是避免电梯故障关键还是在于后期维保。于昌乐说,有些电梯虽然使用年份长,但是后期维保能及时跟上,零配件都进行了更换,电梯自然不会出现故障,反而一些电梯使用年份短,但因维保不及时,  相似文献   

17.
电梯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电梯的安全也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和媒体讨论的重要社会话题,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甚或引发事故往往会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从电梯管理的风险管控机制和隐患治理机制的"双机制"建设出发,结合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日常工作开展中积累的经验,对电梯监管新模式进行探讨和实践,把电梯的管理从事后调查延伸到事前预警、事中监督。  相似文献   

18.
电梯因为是载人设备,所以要求其安全性能非常高,国家质监总局对它的管理也非常严格。但有时电梯可能出现问题,造成电梯不平层停梯,发生“困人”事件,这时如果救援方法和程序不正确,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给救援人员带来伤害。电梯在运行中,如遇突然停电或发生故障,造成电梯未平层停梯,乘坐电梯人员首先自己保持镇静,如遇突然停电,这时电梯内应急照明启动,可通过轿内应急电话或报警按钮,尽快想办法寻求外部援助。此时,电梯内被困人员切勿用手扒轿门,如轿门打开被困人员应远离轿门口,因电梯不平层,易造成人身坠落事故;同时被困人员也不能通过轿顶安全窗脱离轿厢,因一般人员不懂电梯知识,在轿顶较暗的环境下容易发生挤伤和坠落事故。最安全的方式就是被困人员联系外部救援人员等候救援。  相似文献   

19.
现在高层电梯越来越多,电梯在运行中由于或这或那的原因,总不免的会出现一些故障,而结合实际的故障原因分析,诸多的电梯故障中,电梯门锁回路上的故障占很大比例,重要场所中,电梯故障的抢修速度更显得重要。如果能在门锁回路这类故障方面,找到个合适的便捷检测方法,就会使费时费力的排故工作,变得轻松陕捷。电梯门锁触点检测电路利用一些基本器件,以低成本,不影响原电梯控制电路为原则,可以直观的看到回路出现故障的楼层位置;该电路一方面可以检测回路中各触点的通断情况,一方面可以检测触点对地不完全短路时的情形,使电梯发生这类故障后,维修人员赶到现场能第一时间知道故障点所在,从而节省大量查巡时间,便于电梯快速恢复正常,提高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聂茸 《中国科技博览》2014,(42):126-126
在电力系统中,各种类型的、大量的电气设备都是通过电气线路而联结在一起的。因为电气线路覆盖的面积十分辽阔,还有十分复杂的运行环境以及各种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所以就很容易发生电气故障。电力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地方发生故障,都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为确保10kV供电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对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正确去设置。因为供电是否畅通,与10kV供电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和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与稳定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说,只有对继电系统进行安全合理的设置,以及定期的维修检查才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继电系统发生故障。本文主要针对10kV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可靠性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继电系统发生故障带来的损失和不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