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科良  刘建龙 《建筑节能》2013,(11):47-49,61
建筑节能是实现建筑碳减排的基础,通过阐述低碳建筑与建筑节能之间的关系,指出建筑节能是解决建筑高耗能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我国建筑碳减排的一个重要措施。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在分析当前主要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的低碳技术。  相似文献   

2.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外墙保温节能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其特有的建筑保温节能需求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现有的几种建筑外墙保温节能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方式的选用及进一步研究具有区域及气候针对性的建筑节能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明晖 《砖瓦》2013,(11):13-16
根据我国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分析建筑能耗状况及其与天气气候的关系,建立浙江省建筑能耗与天气气候关系的评价模型,评估气候变暖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分析通过烧结多孔砖节能改造,判断气候变化情景下浙江地区建筑能耗可能需求,对浙江地区建筑节能措施的制定和节能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被动式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一种方法,其利用自然能源和最实用的技术,将建筑的形式、布局等与地区热气候环境结合在一起,通过被动式调控手段实现建筑节能。以成都为例,对被动式技术在夏热冬冷典型地区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及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为被动式技术在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根据东莞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特点,并结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主要从建筑规划设计和围护结构等方面提出了适合于东莞地区民用建筑的节能技术措施,为建筑节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赖竹寒  李家泉 《建筑创作》2011,(10):144-147
以温和地区气候特征为基础,以人的热舒适度指标为目的,运用建筑气候学原理,从自然生态理念和智慧出发,分析论述了人——气候——建筑的“天人合一”关系,提出了温和地区建筑节能被动式设计的技术路线和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中玉  孙建红 《山西建筑》2009,35(25):246-248
以降低建筑的空调负荷,实现建筑节能为出发点,结合地区气候特征,从建筑物围护结构入手,阐述了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冷热量损失的具体措施,并介绍了环境控制技术、夜间通风等节能途径,以实现建筑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8.
重庆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热环境恶劣,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是定一地区主要气候特征。近年来夏季空调、冬季采暖以很快的速度发展,随之带来建筑能耗的增加。如何做好这一地区的建筑节能、又能保证人们所要求的舒适环境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重庆地区的气候条件。本文根据重庆地区的气候条件,从建筑规划设计、围护结构隔热保温、热工参数出发,论述重庆地区建筑节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气候是影响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区域,应有不同的建筑形态空间布局。本文针对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从总体规划、建筑平面布局、围护结构、建筑遮阳等来探讨该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10.
何水清 《建筑节能》2001,29(1):12-13
住宅建筑节能主要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的能耗节约。徐州属采暖地区 ,采暖度日值为 1574 ,从这一实际出发 ,改善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使之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相适应 ,是徐州建筑节能的重点之一。目前 ,徐州民用建筑主要采用以工业废渣为主的多孔砖、空心砖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