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焊接过程自动化在综采液压支架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煤炭制造业对焊接自动化装备需求迫切。分析了综采液压支架焊接自动化装备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自动焊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液压支架焊接机器人的研制是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的必然选择,并概述了液压支架焊接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赵喜增 《煤矿机械》2013,34(4):139-140
高端液压支架结构件的自动化焊接技术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大中型支架生产企业多数采用人工焊接的方式进行液压支架结构件的生产,存在焊接质量不稳定、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金鼎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液压支架自动焊接工艺和装备能够很好地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3.
液压支架焊接工艺装备现状与自动化焊接技术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海宁  纪茂峰 《煤矿机械》2006,27(5):825-826
分析了我国液压支架在生产加工中焊接工艺装备的现状,结合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状况,提出了采用主从离场控制技术实现液压支架焊接自动化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晋陕蒙大型煤炭基地6~9m坚硬厚煤层赋存条件,研究了6~8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厚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分析确定了液压支架对围岩控制的六个可控性因素,其中合理的支架初撑力与工作阻力应同时满足支架对顶板与煤壁的有效控制。通过研发Φ500~600mm大缸径抗冲击立柱、控制阀组及供液系统,保障了支架对顶板的支护能力及移架速度。优化设计了超大采高液压支架三级协动护帮装置,开发了Q890~Q1150液压支架用高强度易焊接结构钢,通过轻量化设计实现支架减重15%。研究了超大采高工作面端头大梯度直接过渡配套方式,有效提高了煤炭资源回采率。研究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环境及装备智能感知系统,实现了工作面设备间的智能联动与一键启停控制。通过对6~8m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及技术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超大采高综采技术装备的适应条件及实施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装备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的薄煤层采煤工作面与未装备液压支架的薄煤层采煤工作面的通风参数进行测定、对比和分析,得到支架装备前、后工作面风阻、采空区漏风率等参数的变化幅度及装备支撑掩护式支架后的风流流场的流动规律;掌握装备支撑掩护式支架后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现状及其相关的技术参数,为矿井安全生产、矿井"一通三防"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高端液压支架的焊接质量,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笔者提出建立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的高端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并着重对其车间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通过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监视"的控制模式,建立集合车间和工厂信息的网络数据库,实现车间设备按照工厂管理程序自动化运行;工厂管理层对车间设备运行的实时监控,从而达到整个车间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液压支架焊接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改善工人劳动环境,研发了液压支架焊接机器人智能焊接加工生产线。攻克了分层多道焊接、激光传感、格子间变形适应等关键技术,有效改进了机器人与液压支架焊接的适应性;研制了焊接机器人外部轴、工件夹具、生产线控制、智能物流等系统及装置,实现了工件自动上下料、型号自动识别、结构件全方位焊接等功能;基于MES制造执行系统建立了车间级的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整个车间的统一管理和数字化生产。车间级的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在山能重装塔高公司工业性试验6个月,应用结果表明:焊接效率提高100%,人员减少70%,自动焊接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满足生产智能化、流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液压支架结构件的焊接对整个液压支架结构件起着支撑作用,同时焊接工艺关系着结构件的整体质量,液压支架结构件具有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焊接工作量大的特点。通过对煤矿液压支架结构件焊接工艺的研究,希望能够提高液压支架结构件的质量,提高焊接工艺从而提高结构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放顶煤液压支架与围岩的智能耦合控制,以整个采场上覆岩层、煤层、放顶煤液压支架组成的支撑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与围岩力学系统模型,通过对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耦合姿态进行分析,得出放顶煤支架出现"低头"现象的原因。在液压支架相应位置布置倾角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通过计算比较测得的数据,实现液压支架姿态的自动调整,进而实现与围岩顶煤的智能耦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炭》2020,(4):82-82
同煤集团围绕机电装备市场需求,紧盯行业标杆,积极推进产品研发、项目研究、数字化工厂建设,确保机电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开拓国内沿空留巷技术应用市场,同煤集团加快新产品研发,优化门式支架设计制造,与智能链臂切顶机配合使用,形成成套产品。同时,他们提升高端液压支架设计制造标准,研发生产大采高放顶煤电液控制液压支架,实现综采工作面架型生产制造全覆盖。  相似文献   

11.
<正>《煤炭信息》周刊2014年第10期报道,晋煤集团金鼎公司2项科技成果近日进入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榜单。其中,"煤矿井下用可遥控湿式喷浆成套设备研制"项目获得二等奖,"液压支架自动化焊接工艺研究及装备研制"项目获得三等奖。金鼎公司研制的新型可遥控湿式喷浆成套设备,具有无线控制和本机操作2种操作模式,实现了整套作业过程的机械化,可对工人无法进入的空顶区、破碎围岩带  相似文献   

12.
应用Pro/E三维建模软件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液压支架结构件常用焊接接头进行了受力分析,通过对液压支架常用焊接接头的分类对比,总结出煤矿用液压支架结构件常用焊接接头的结构与应力分布特点,为液压支架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内外大倾角液压支架试验装备的现状和结构特点,确定新研制的大倾角液压支架试验装备的设计目标、技术参数和总体方案。应用三维设计方法,对大倾角液压支架试验装备主体框架进行结构设计,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实现主体框架回转,对试验装备的台面角度进行调整,模拟倾斜工作面的实际工况,进而形成了大倾角强力液压支架试验装备的虚拟样机,为大倾角强力液压支架试验装备物理样机试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布了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评选结果,晋煤集团一项名为"用于液压支架自动焊接的双面装卡工件变位装置"的煤机制造技术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标志着晋煤集团煤机制造技术实用性达全国领先水平。中国专利奖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部门奖,评奖标准不仅强调项目的专利技术水平和创新高度,更注重其在市场转化过程中的运用情况。"用于液压支架自动焊接的双面装卡工件变位装置"的发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平顶山矿区煤层埋深大,地质赋存条件复杂,采场围岩应力高,井下生产区域温度高的难题,结合可视化远程干预控制、井下信息传输技术及液压支架电液控自适应控制技术,以智能化工作面设备集成控制平台为基础,在平煤十矿构建了河南省首套大采长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生产系统。建立井下井下万兆工业环网和4G无线通信系统,优化升级矿井信息化平台及通信系统,支撑矿井智能化安全生产高效运营管理;通过采煤机自适应记忆截割和远程集中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采煤机与支架的协调联动采煤及"可视远程干预遥控,无人化操作"的智能化生产模式;基于惯性导航调直技术,形成"测量—计算—调直"的工作面智能化高精度调直方法,克服了生产设备高精度定位和调直控制的瓶颈;并以智能泵站液压支架自动补液为例,分析工作面液压支架阻力频率分布规律,表明:智能化控制系统对煤层赋存条件具有可靠的适应性,确保了液压支架与顶板岩层之间良好的耦合关系和工作面围岩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安全高效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浅析煤矿液压支架结构件焊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罡 《煤》2008,17(1):32-33
液压支架是煤矿采掘工作面的重要支护设备,其结构件复杂,制造要求高,焊接量大。焊接质量保证和焊接变形控制是支架制造的关键。通过对焊接工艺性能的分析评估,阐述了液压支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艺,并通过采取适宜的质量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焊接变形,保证了支架结构件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液压支架结构件拼焊过程中,存在着多道拼接和焊接工序,各个工序有序地进行,需要对不同工序的产量进行合理的安排。为了优化生产过程中的排产和计划情况,使生产的效率有所提高,根据智能焊接机器人的生产力情况,结合人工拼焊生产力情况,实行了该智能排产模式。以液压支架中的顶梁为例,对智能焊接排产模式进行阐述和分析,实验分析表明,该智能焊接排产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根据生产任务的不同,灵活地调配生产计划。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智能化开采技术与装备迎来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国内已累计建成200多个以"可视化远程干预智能化开采技术"为主的自动化工作面。通过分析智能开采应用现状,指出由于煤矿工作面开采条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智能开采发展必然是分阶段、逐步实现,同时智能开采常态化应用受限于综采装备与控制元件等基础可靠性的提高及从业人员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因此智能开采发展与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现阶段国内自动化工作面的技术应用现状,从系统感知技术能力与特征的角度将智能开采发展阶段划分为4个阶段,并指出现阶段国内总体应用水平还处于智能开采的初级阶段,部分矿井正在试验第2、第3阶段的关键技术,距离智能开采技术的理想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围绕智能开采第2阶段的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基于装备主体结构件机械模型的液压支架与采煤机姿态感知技术,基于自主导航系统的刮板输送机弯曲度检测技术,采煤机行走轨迹,开采刀识别以及工作面自动校直等技术原理与实践情况。通过工业性实践验证了液压支架与采煤机姿态感知技术以及工作面矫直方法等理论的工程可行性,为工作面的液压支架防倾斜,防咬架,快速移架,截割面的开采规划与采煤机滚筒姿态调整,采煤机干涉预警以及刮板输送机直线度调整等功能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基于液压支架与围岩的耦合作用原理,分析了综采工作面围岩与液压支架的"能量积聚-耗散-释放-传递-响应"过程,通过对液压支架的内生能量与外生能量进行统一换算,可以得出基于能量原理的综采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方法。系统阐述了不同薄煤层开采方法的适用条件及薄煤层自动化集成配套关键技术与装备,分析了中厚煤层年产千万吨综采装备配套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了厚煤层超大采高工作面综采装备关键技术及集成配套设计,论述了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技术的适用条件,分析了不同综放液压支架架型及配套方法,提出了大型矿区综采装备系列型谱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煤矿液压支架结构件较多,焊接工艺要求较高且较复杂,焊接效果的优劣程度决定了液压支架结构件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分析了液压支架组成及焊接要求,液压支架结构件常见的焊接缺陷,在此基础上对液压支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艺及相关注意点进行了探讨,供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