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涤纶工业丝的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技术难度相对较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涤纶工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运用得到迅速发展。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消费者对轿车需求的增长,涤纶帘子线的市场需求量也随之大幅增长,这为涤纶工业丝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自60年代初,美国Goodyear公司研制成功涤纶(聚酯)帘子线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涤纶工业丝从生产工艺,装备到应用日趋成熟。涤纶工业丝具有高断裂强度、高模量、低延伸、耐冲击、耐疲劳、耐热性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前景广阔。本文就国内外涤纶工业丝的发展状况,分析我国涤纶工业丝的未来发展。 一、国外涤纶工业丝的生产和消费状况及趋势 世界涤纶工业丝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东欧,合计约占世界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表1为国外涤纶工业丝的主要产量和生产能力情况。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化纤工业迅速发展,1991年我国化纤总产量达186万吨,其中涤纶产量已接近120万吨.在涤纶产量中长丝(包括工业丝)占45~46%,短纤维占54~55%,名列世界第四.我国涤纶主要用于衣着,而工业丝发展较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不仅原有生产涤纶工业丝的工厂打算扩建,还有不少地区打算新建涤纶工业丝项目,现对采用什么工艺路线较适合我国国情,提出下列看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世界涤纶工业丝不断发展,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增长,西欧、日本及韩国等增长速度逐渐减慢,世界生产的重心已转向亚洲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涤纶工业丝的发展对世界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应当指出,从长远看我国涤纶工业丝的发展潜力还不小,但由于这两年的高速发展,短期内供求已经失衡。中国涤纶工业丝的供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供过于求,企业赢利能力也进入了微利时代。中国涤纶工业丝行业正处于不断的自我调整中,将趋于理性发展。只要今后的发展适当慎重,中国的涤纶工业丝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近两三年来,世界锦纶工业丝增长趋缓,但仍是锦纶行业发展的亮点,中国锦纶工业丝行业发展趋于饱和,但锦纶66和锦纶6的比例有待调整。世界聚烯烃纤维发展近两三年来出现滞缓甚至负增长,但中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丙纶工业丝在整个丙纶行业发展中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我国涤纶工业丝的生产及涤纶工业丝胶带骨架材料的开发现状。指出国产涤纶工业丝多为标准型、通用型的,缺少橡胶制品专用产品,需大力开发。就开发涤纶工业丝胶带骨架材料需注意的问题,介绍了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6.
我国涤纶工业发展势头迅猛,成绩卓然,为世人所瞩目。但与涤纶纺织用丝相比较,涤纶工业丝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尚处初级发展阶段,产量、应用范围均较小。据统计,1992年底,我国涤纶工业丝产量约为3万吨,其中以上海石化产量为最,年产6000吨。目前立项批准的项目有9个,新增产量约为3.65万吨。  相似文献   

7.
产业用纺织品的高速发展为涤纶工业丝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我国涤纶工业丝行业的发展历程,并就现阶段的发展环境、发展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展开了讨论,针对国内外、上下游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行业健康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行业动态     
《纺织机械》2012,(1):61-63,25
"大连技术"为中国拿回工业丝制备话语权 2月8日,大连合成纤维研究设计院表示,该院自主创新的连续固相聚合、高性能涤纶工业丝纺丝成套设备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设备的国有化打破了我国涤纶工业丝生产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拿回了我国在该领域生产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非织造布》2012,(2):12-12
大连合成纤维研究设计自主创新的连续固相聚合、商陛能涤纶工业丝纺丝成套设备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设备的国有化打破了我国涤纶工业丝生产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拿回了我国在该领域生产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毛纺科技》2012,(4):56
2月8日,大连合成纤维研究设计院表示,该院自主创新的连续固相聚合、高性能涤纶工业丝纺丝成套设备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设备的国有化打破了我国涤纶工业丝生产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拿回了我国在该领域生产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由纺织部纺科院机械厂承担的研究项目“研制CKV431型工业丝纺丝机”在中国纺机集团的主持下,于1992年12月4日在江苏武进县通过专家评议鉴定。涤纶工业丝具有模量高、仲长小、强度高等特点,适于作轮胎帘子线、输送带、高压水龙带、工业吊带、缆绳等,在产业用品上有着广泛的用途。80年代初,国外涤纶工业丝的生产就已形成一定规模,而我国当时还没有1台定型的涤纶工业丝纺丝设备,仍处于待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涤纶工业丝作为复合材料中增强骨架,特种绳、索、带等产业用纺织品的主要原料,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产品已形成系列化。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强涤纶工业丝在品种、用途和技术特征等方面的介绍和比较,指出加强国内涤纶工业丝生产企业的产品应用研究,推进产品系列化水平,是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以及生存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以普通高强型GHT、高模低缩型HMLS和高强超低缩型SLS涤纶工业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活化油剂上油及干燥条件对纤维力学、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处理(75℃)后涤纶工业丝的线密度和结晶度增大,而断裂强度、杨氏模量、热收缩性能、声速取向因子及声速模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断裂伸长率未有明显变化。上油处理后,涤纶工业丝的线密度增大,断裂强度、杨氏模量、热收缩率与热收缩力降低,而断裂伸长率和结晶度未有明显变化。GHT和HMLS涤纶工业丝上油处理后的声速取向因子和声速模量较原丝均有上升。对比其他两类工业丝,SLS涤纶工业丝经上油和干燥(75℃)后,力学强度和模量损失有限,热收缩率降低明显,尺寸稳定性好,结晶度增加,更适合用于涤纶工业丝的活化改性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确立涤纶工业丝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有效的测试方法至关重要。利用二维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普通高强型(HT)、低收缩型(LS)、超低收缩型(SLS)3 种不同种类涤纶工业丝的晶态结构和晶区取向度,并分析了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收缩率最小、尺寸稳定性最好的SLS 型工业丝结晶度和晶粒尺寸最大,但其晶区取向最小;而断裂强度最高、断裂伸长率最小的HT 型工业丝结晶度和晶粒尺寸最小,晶区取向却最大;LS 型工业丝则介于二者之间。综合分析可知,结晶度和晶粒尺寸主要影响涤纶工业丝的干热收缩率,晶区取向度则影响涤纶工业丝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涤纶工业丝应用的分析,说明高端涤纶工业丝要求上游基础切片端羧基稳定,DEG低,分子量分布均匀,从而选用低温低摩尔比的5釜连续聚合工艺生产工业丝级基础切片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涤纶长丝市场需求的增长,涤纶预取向丝(POY丝)新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化的推广使用,促进了假捻变形丝工业的发展。在这一发展中,英国Scragg公司设计制造了具有复式加热器的假捻变形机SDS8型。这一机器由于采用了波西托克  相似文献   

17.
正问:该项目的实施背景是怎样的?答: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引进聚酯纤维生产设备技术,目前聚酯PET产量已占到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在聚酯PET的众多用途中,涤纶工业丝属于技术门槛较高的品种。PET产品力学性能越高,要求其分子量越大,对应的熔体动力黏度就越高。常规的熔融缩聚只能将PET特性黏度提升至0.65dl/g左右,可用于纺制民用涤纶纤维;而以往制备聚酯瓶片和涤纶工业丝所需的聚酯原料必须后加固相缩聚才能获得。在该项目研发成功以前,全球涤纶工业丝生产长期采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一次浸胶涤纶工业丝与橡胶间界面粘合强度的可控增强,在活化油剂中添加封端异氰酸酯,在橡胶的硫化过程中同步完成活化粘合。研究了活化油剂乳液质量分数、封端异氰酸酯添加量和活化工艺对涤纶工业丝/橡胶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化油剂乳液质量分数为5%、封端异氰酸酯质量分数为2%时,涤纶工业丝表面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附着牢度、复合橡胶的H-抽出力与剥离强度达到最高;而随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的增加,H-抽出力先增大后减小。本文涤纶工业丝/橡胶的H-抽出力达21.1 N,接近常规一次浸胶样品的2倍,显著缩小了与二次浸胶样品(H-抽出力27 N)的差距。相较于市场同类产品,含异氰酸酯活化油剂处理后涤纶工业丝/橡胶的H-抽出力和涤纶帘子线尺寸稳定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李文灿 《产业用纺织品》1995,13(6):14-15,29
涤纶工业丝是橡胶制品的理想骨架材料,应用于输送带前景良好。为避免进行浸胶处理、减少生产成本,采用涤纶工业丝开发了涤棉交织输送带帆布。介绍该帆布的工艺设计与生产技术要点,以及产品性能特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后加工热处理过程中高模低收缩型(HMLS)涤纶工业丝受热引起性能变化的问题,分别将HMLS涤纶工业丝置于150 ℃不同预加张力(0~0.10 cN/dtex)条件下热处理5 min,分析热处理前后样品的构象变化,阐明其性能调控的结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预加张力的减小,HMLS涤纶工业丝的断裂强度略有减小,初始模量和5%形变下的断裂强度明显降低,而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大;热处理主要影响非晶区的结构变化,导致HMLS涤纶工业丝的非晶区取向变低、反式构象含量变小、片晶长周期变小以及非晶区厚度变小;可通过施加一定的预加张力有效抵消HMLS涤纶工业丝在后加工中受热时的收缩应力,从而降低非晶区分子链的运动能力,使得力学性能及非晶区结构变化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