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世界进入新经济时代,创意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创新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标志。以上海中心城区挂牌创意产业园区为对象,分析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和产业分异特征,用"创意度"评价发展状况,归纳各园区主导产业类型,依此对园区分类。进一步分析园区产业分异的形成机制,在理论框架下归纳创意型企业选址因素,构建指标体系,以软件研发类、建筑设计类园区为例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各类型创意产业在选址中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雪舒 《四川建筑》2010,30(3):8-10
研究了旧工业建筑与创意产业的产生背景;重点以成都市"红星路35号"创意园区为例,探讨了旧工业建筑与创意园区结合对城市发展在经济、社会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适应性更新的促进,并提出了成都市在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3.
王少斌 《华中建筑》2010,28(12):32-34
文化艺术建设是现代城市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为城市带来经济上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丰富了现代城市的文化形象。当今文艺创意产园区的规划大都利用废旧厂房厂区进行布局规划,但由于其建筑形式结构及设备过于陈旧落后,在某种意义上不能适应高端群体的使用。因此,通过成都市"城市方舟"的策划与设计,提出"创意产业"、"总部基地"的概念,是对现有创意产业园区的布局状态作必要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产业是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类型,它带来的变化将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无限可能。而文化创意园作为其载体在各城市旧厂区改造中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外部公共空间作为文化创意园区创意人群创作、展示和交流的主要载体,在文化创意园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南昌699文化创意园为研究对象,对园区整体布局,园区交通结构组织,外部空间组成要素,以及比例尺度进行分析,探索文化创意园区外公共空间的建设方法,为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外部公共空间设计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分析广西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区域背景和资源背景的基础上,依据广西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政府引导、园区中心、联动周边、集约化发展"的广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实施该模式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广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杭州重要的创意产业园区——西湖创意谷198展示台被指定为西博会创意产业博览2007分会场,它是由中国美术学院和杭州上城区政府联合打造的:利用西湖创意谷操场空地,以废旧集装箱为主材,设计、建造了设计展示台和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的理论基础及河南省发展现状,并以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区规划为例,从合理规划用地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产业链条,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营造宽容的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总结上海创意园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讨论了创意园区与所在城镇区域发展的关系,以M50半岛1919创意园的工业遗产保护和概念发展规划为例,分析园区所在城镇的各发展要素,提出创意园的核心园区、拓展轴带和外围城镇区三个发展层次的空间、文化、经济和政策要素相对接的思路,并通过整合具体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创意园的发展作出发展定位、产业策略和空间布局建议,藉此构建园区和城区的联动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周霏  李瑾 《建筑与文化》2021,(9):159-160
创意产业的理念已在全球各地被用于城市更新.上海市政府也采用了创意产业的概念,推动更新位于市中心的旧工厂和老仓库等近代工业园区.大多数创意园区都是基于政府政策,园区管理者普遍通过招商创意产业、公司或商店的形式来出租园区空间,他们之间的关系仅是园区管理者和租客的关系.但"M50"创意产业园是由园区管理者和租户通过彼此作为合作伙伴,自发性地、协商地对园区进行保护与管理.文章旨在阐明园区管理者和租户如何从房地产预定开发地块保护"M50",以及租户在加入对园区的联合管理后如何帮助改善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目前我国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创意产业园区所需的空间特性,以使城市创意产业更好地与城市生活相融合.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英国谢菲尔德市通过合理选择新的主导产业,在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计划下,实现了从钢铁制造为中心的工业城市转变为以文化产业为发展动力的城市转型.通过分析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复兴计划的关系,从五个方面对该城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进行总结,即改造并融入新功能、协调发展整体环境、承载工业文化信息形式的多样化、培养专业技术力量和发展创意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杭州发展创意产业的城市政策出发,思考作为山水之城杭州在创意产业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寻找自身独特定位的创意之道,提出了一种从传统的"创意园区"演变为融入日常生活态的"创意社区"的类型概念。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认识,通过分析静安区文化发展的困境与优势,明确其未来打造"高格调时尚文化"的发展目标,并提出通过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场所的营造、文化产业的拓展等策略,积极培育静安区商务文化、创意文化和大众文化,重塑静安区的文化品牌,以"国际静安"的文化形象彰显大上海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4.
创意产业提升南京城市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意产业是21世纪最富有魅力的产业。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创意产业具有文化、知识和产业内涵。发展创意产业与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密切联系。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文化品味、提升知识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几个方面。把握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对于提升南京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鼓浪屿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唯一的发展定位,忽略其文化旅游景区与社区功能的双重属性,导致鼓浪屿"人文内涵的消褪"。本文认为鼓浪屿产业的缺失与失衡是不宜居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人文社区的重构",激活鼓浪屿的复兴之路,重新塑造鼓浪屿的新形象和新品牌"文化圣地,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16.
上海创意空间的崛起与城市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城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并对城市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复兴之间的关系,解读了创意产业的空间集群特征,指出创意空间是城市复兴的新模式。选取了中国比较典型的创意城市上海作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创意空间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动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化产业布局与城市的定位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上海未来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应该体现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顺应紧凑型、精明型、智慧型发展的趋势,实施"一轴、两河、沿海、多组团"的大布局,把优良的空间向富有创新价值的业态和组团倾斜,体现优良产业、优质资源、优秀品牌和优化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陈祺  丁砚强 《山西建筑》2014,(23):20-22
以礼县的两个城市广场对比为例,分析了创意文化广场的设计思路,指出将城市广场的生态设计和文化设计有机融合,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以及成功经验对于建设其他城市绿色空间、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迁入者与创意街区的社会建构——基于一种绅士化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2019,(6):90-96
面向新经济时代,大城市的经济复兴、都市更新和城市转型表现出与创意产业的紧密关联。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得城市传统空间被重新利用,形成一种空间转换。在创意街区的社会建构过程中,迁入者引发内城的社会分化与文化重塑,导致文化价值的生产和消费转换创造出新的社会空间意义。城市绅士化使得迁入者通过对内城空间的再发现,一方面提升了传统空间的文化与社会价值,使得空间增值,另一方面更多经济资源的导入,使得市场与商业力量最终驱逐了创意与艺术,导致创意人群的疏离、创意街区的异化和创意城市的发展悖论。  相似文献   

20.
着重研究柏林文化产业的行业发展特征及其空间结构。从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入手,分析柏林文化产业在空间上集聚的特点,尤其关注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区位选择,总结文化产业、文化企业与文化设施之间的关系。基于文化产业异质化、小型化和集聚性的产业特征,传统的城市规划手段和工具应作相应的调整,以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因此,柏林的实例旨在厘清文化产业、创意空间、城市规划三者的联系,明确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塑造创意空间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