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周坤 《山西建筑》2011,37(6):129-131
针对武广客运专线大瑶山隧道发生的涌水现象,通过采用地质调查确定了岩溶发育情况,根据地质综合分析了涌水机理和危害,采用以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堵水、周边超前大管棚支护为主,开挖后径向注浆为辅的隧道涌水限排控制技术,有效的控制了地下水的流失,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某特长隧道涌水及塌方病害案例,分析病害发生原因,结合经验处治方案,对隧道病害段进行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加强开挖过程的周边注浆工作,从而提高围岩的支护级别,并且重视涌水段的排堵工作。涌水及塌方的处治方案和应急措施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特长隧道工程病害的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3.
黄静宇  龙磊  廖丹 《江西建材》2023,(9):229-230
特长富水隧道在土木工程领域是公认的难点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涌水现象,严重影响工程整体安全和质量。文中结合黄沙界特长富水隧道施工实例,分析隧道涌水模式,采取必要的超前地质预报手段,针对性地提出排堵结合、注浆堵水的涌水防控方案,保证了项目安全和进度,为其他特长富水隧道施工涌水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典型岩溶隧道突涌水灾害防治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翻坝高速公路沿线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岩溶不良地质十分发育,隧道施工突涌水风险极高。为控制突涌水风险,经过大量工程实践,依托三峡翻坝高速公路,提出一套高风险岩溶隧道突涌水防治体系。首先,通过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分析地层岩性、地形、地貌等信息,揭示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和补排通道,并对降雨量、水流流量等数据进行长期观测,确定区域岩溶水的补径排特点;然后,通过分析突水风险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结合施工工程动态信息,对隧道突水进行动态风险评估,提出并成功实施一种基于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的超前地质预报体系;最后,根据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对突水治理方案进行动态优化设计,确定治理区段与治理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开挖、支护和注浆的质量控制。经三峡翻坝高速典型岩溶隧道鸡公岭隧道的应用证明,该体系可有效规避大型突涌水等地质灾害,可为三峡库区和清江流域内其他工程所借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蔡家寨隧道出现涌水涌泥段的地层构造和地表坍坑特点,应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掌子面进行预先评价,之后对隧道开挖支护方案进行了"洞内帷幕注浆+大管棚方案"和"地表注浆+洞内补注浆+大管棚方案"的施工技术及工期造价方面的比选,最终推荐采用"洞内帷幕注浆+大管棚方案"。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涌水涌泥灾害处理,也为隧道开挖超前地质预报和注浆管棚支护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综合采用地质物探、现场调查等手段,深入分析齐岳山隧道涌水原因,揭示了齐岳山隧道涌水机理,并制订相关防治技术,得到以下结论:(1)齐岳山隧道涌水的原因主要是涌水灾害源、涌水通道,且受到大气降水的影响较大:(2)齐岳山隧道涌水机理:隧道开挖扰动周围围岩体并使其发生应力重分布,从而导致隧道围岩经历弹性变形,连续损伤,塑性大变形及裂纹扩张等过程,最终形成涌水;(3)制订"以排为主,以堵为辅,排堵结合"的防治技术并成功解决了齐岳山隧道涌水问题,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杨孝宗 《山西建筑》2007,33(17):170-170,193
介绍了周仓岭隧道出口涌水段施工中,采用长钻孔探测、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双液注浆相结合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治理涌水的效果,解决了隧道涌水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隧道掌子面前方和周围的不良地质条件极易引起隧道塌方、涌水,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毁坏、工期延误,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进行预报。文章就贵昆铁路乌蒙山2号隧道工程中应用的TSP远距离超前探测施工技术方法进行讨论,并提出TSP在特长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如意 《四川建筑》2013,33(1):184-186
以“炎陵—汝城”高速公路寒岭界隧道为工程背景,对突发性涌水整治技术展开研究.分析研究了其形成原因和施工对策,得出了结论与建议:隧道涌水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课题,明确涌水处治原则,对于较大规模涌水,应采用超前帷幕注浆,可达到预期效果;应加强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可采用TSP超前地质预报及地质雷达相结合的手段,对掌子面前方围岩结构完整性与含水可能性进行预报;隧道穿越涌水破碎带时,不仅应加强超前预加固措施,提高软弱围岩强度及稳定性,同时也应提高并匹配合适衬砌结构措施,对隧道建成后安全运营,是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0.
TSP203在重庆铁峰山隧道涌水段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TSP20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状况和在隧道隧洞尤其是隧道涌水段超前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和达到的技术指标,并应用TSP203对重庆铁峰山公路隧道涌水坍塌段进行了的综合分析,其预报结果经验证与实际围岩开挖情况基本吻合,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金伟 《山西建筑》2007,33(10):333-334
针对大路梁子隧道发生特大涌水的问题,对涌水段进行了地质勘探调查,通过对涌水原因进行的分析,提出了大路梁子隧道的涌水治理方法,实践表明,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Water inrush and mud gushing are one of the biggest hazards in tunnel construction. Unfavorable geological sections can be observed in almost all railway tunnels under construction or to be constructed, and vary in extent. Furthermore, due to the different heights of mountains and the lengths of tunnels, the locations of the unfavorable geological sections cannot be fully determined before construction, which increases the risk of water inrush and mud gushing. Based on numerous cases of water inrush and mud gushing in railway tunnels, the paper tries to classify water inrush and mud gushing in railway tunnels in view of the condition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s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unnel excavation. In addition, the causes of water inrush and mud gushing in combination of macroand micromechanisms are summarized, and site-specifc treatment method is put forward. The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e choosing a method of advance geological forecast according to risk degrees of different sections in the tunnel, determining the items of predictions, and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methods, i.e. draining-oriented method, blocking-oriented method or draining-and-blocking method. Th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of railway water inrush and mud gushing are also summarized, including energy relief and pressure relief technology, advance grouting technology, and advance jet grouting technology associated with their key technical features a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 terms of treatment methods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unnel water inrush and mud gushing.  相似文献   

13.
复杂岩溶地区隧道涌水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岩溶地区隧道地下水涌水预测方法和理论是长期以来难以突破的水文地质难题。基于我国岩溶地区隧道突(涌)水实例分析,从岩溶蓄水模式角度揭示岩溶区易发生涌水的构造机制,指出当前地质超前预报手段在涌水预报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岩溶地区隧道涌水量的预测理论研究现状,系统分析各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对不同含水地质构造的岩溶区进行划分,提出相应较合理的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其可行性。所得结论可为岩溶隧道涌水的预测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隧道涌水是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地质灾害,给隧道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裂隙水发育情况进行准确及时的超前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常用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和裂隙水超前预报方法,并对各方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作了比较。依托宜(昌)-巴(东)高速公路石门垭隧道工程,利用地质分析方法对隧道全段进行裂隙水发育情况和超前预报方案的划分,并结合涌水量计算与TSP 预报系统对裂隙水进行预报,收到了良好的预报效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隧道涌水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明玉  宁殿晶  谢轶琼 《山西建筑》2010,36(12):318-319
综述了隧道涌水的病害机理,系统地列举了预测隧道涌水量的常用方法及计算公式,总结了隧道涌水病害的处理措施,最后以工程实例说明,通过涌水原因的分析才能够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施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确定性数学模型方法预测隧道涌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确定性数学模型预测隧道涌水量的常用方法,认为数值模拟方法是隧道涌水量预测的有效方法。并基于有限单元数值法对石太客运专线南梁隧道可能集中涌水区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其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灰岩角砾岩破碎带涌水综合注浆治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灰岩角砾岩破碎带涌水是岩溶隧道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地质灾害,由于破碎带围岩稳定性较差且具有较强的不均一性,与一般的裂隙岩体涌水相比,其治理难度较大。针对中梁山隧道角砾岩破碎带高压大流量涌水,进行涌水地质分析和含水区域的瞬变电磁探测,对地下水的来源和通道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施先分流泄压后浅层加固、上下分区治理、深部帷幕和堵排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通过选择适当的注浆材料和配套工艺,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为避免注浆压力可能造成的破碎围岩变形和失稳,在注浆过程中进行围岩变形和涌水量的动态监测,结合注浆过程深入分析其变化规律,较好地解决注浆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控制难题,实现涌水治理的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18.
红外探测技术在圆梁山隧道突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隧道突水是隧道工程中的主要地质问题,是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突水危险地段的超前预报是安全施工的保证。阐述了红外探测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和HY-303红外探测仪在圆梁山隧道突水超前预报中的应用前景。圆梁山隧道进口段平导和正洞的红外突水预报结果证明,红外探测仪对透水区域的超前预报是准确的,值得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涌水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灾害现象,它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厦门海底隧道NK12+088断面涌水为实例,通过结合该断面的工程地质情况,运用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从地下水渗透破坏、围岩遇水崩解及掌子面围岩特征3个方面分析了涌水的原因。分析得到:NK12+088断面处的全、强风化围岩均处于管涌发生的临界状态,有发生渗透破坏的危险;全强风化围岩遇水后在17 min崩解基本完成;涌水位置为掌子面岩脉出现的位置;分散的渗水点逐渐集中在一点或数点是涌水危险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