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快节奏和高压力的大城市生活时常令人们身心疲惫、幸福感流失.基于对一种放慢节奏、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一种新的城市模式——慢城模式在上个世纪末出现.1999年10月,意大利四个小城(格里韦、奥维托、布拉和波西塔诺)的市长共同首次发起"慢城"运动,并发布了涵盖55条准则的《慢城运动宪章》,作为衡量与评估慢城的重要准则和打造慢城的重要标杆.此后,慢城的发展有如燎原之火,逐渐遍及欧亚各国.截至2010年12月,全世界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国家的140个城市成为"慢城".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方慢城特点分析,并结合我国城镇发展"慢城"的基础及现状,以正定古城为例,提出"慢城"休闲旅游城镇建设发展模式,以实现休闲旅游与城镇建设并行,促进旅游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借鉴"国际慢城"概念,梳理国内外"慢城"理论研究及慢行交通发展历程,探索将"慢城"理念运用于大中城市的方式,并以北海市进行实例研究,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应根植于本土内生力量,利用自身优势,采取"特色慢区+慢行廊道"的模式构建城市"绿色慢网"建议。  相似文献   

4.
微园林     
《园林》2017,(2)
正一是生态之城。"慢"必须与"绿"相结合,"绿色"与"森林"是连在一起的,要做到城市在森林中,森林在城市中。一棵树就是一个氧吧,一片树木就是一座氧库。生态应是慢城的重要元素,绿色是慢城的躯体。二是文化之城。文化是慢城的灵魂。慢城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古迹,留住"乡情",同时也要专注现代文化,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使人们的生活更有品位,更有质量。三是宜居之城。慢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环境,因而慢城是人的家园,是宜  相似文献   

5.
慢城发展模式与规划布局——以晋北中部城镇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城可被理解为是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回归与升华,探索一种更为人性化和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与现代生活方式。慢城发展模式可分为自然发展型、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自下而上的组织联盟型和综合发展型四类。慢城规划布局的内容层次体系包括慢核、慢城(慢岛)、慢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通过网络化的慢行系统形成有机、紧密的联系,从而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区域"慢城系统"。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5,(Z1)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日益受到大都市圈的影响,城镇建设同质化问题加重,小城镇风貌建设出现"千城一面"的尬尴局面。基于此,第一次慢城大会提出了慢城理论,其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模式。研究对国外慢城的现状进行分析,综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小城镇特有的浓厚历史氛围,通过慢游、慢行、慢运动和慢生活等方式,构建适合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慢城模式,以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7.
焦红  张艳丽 《规划师》2015,(1):221-224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日益受到大都市圈的影响,城镇建设同质化问题加重,小城镇风貌建设出现"千城一面"的尬尴局面。基于此,第一次慢城大会提出了慢城理论,其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模式。研究对国外慢城的现状进行分析,综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小城镇特有的浓厚历史氛围,通过慢游、慢行、慢运动和慢生活等方式,构建适合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慢城模式,以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8.
一、慢城理念及其内涵 (一)慢城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慢城”是指建立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1999年,第一届“慢城大会”在意大利奥维多召开,会议提出建立一种“人与城市和谐相处”的新的城市模式,成立了慢城协会,并发表了《国际慢城宪章》.从此“慢城运动”在世界各国得到热烈地响应,截止到2013年6月,全球共发展慢城174个,其中亚洲地区12个.2010年11月,江苏省高淳娅溪镇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成为中国首个国际慢城.  相似文献   

9.
“国际慢城”在中国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剖析高淳县桠溪镇成为国际慢城的原因基础上,阐述了慢城运动的以人为本和逆城市化理念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以及发展慢城对推动中国旅游产业转型、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慢城理念的含义及宗旨,从镇域体系规划、镇区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三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慢城理念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具体体现,指出慢城理念对指导小城镇特色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玉婉 《山西建筑》2012,38(29):20-22
从发展公交都市的角度出发,阐明了慢行系统在公交都市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提高慢行道路密度对公交都市的促进作用,并提出提高慢行道路密度的几点对策,为公交都市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吕飞  ;宿瑞芳 《城市建筑》2014,(25):118-120
本文以提升旅游型小城镇的环境品质与宜居乐活水平,为城镇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绿色、生态、健康的慢游环境为目标,将”慢生活…。慢旅游”理念应用、推广到旅游型小城镇的建设中,在慢生活视角下开拓性地探索旅游型小城镇慢游系统的构建策略,从慢游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原则、物质承载构建以及精神文化构建等方面,研究旅游型小城镇慢游系统构建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园中慢行系统的选线与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为人们提供散步漫游、休憩交往场所的重要作用,其内部慢行系统的研究对提升城市公园整体景观品质和游览体验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城市公园慢行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选线和设计两大方面探讨了城市公园慢行系统的构建。最后以黄山市滨江游园慢行系统为例,对其内部慢行系统的选线规划、景观规划和细节设计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和设计,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和反馈,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Engineering enhancement of slow sand filtration has been an enigma in large part because 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particle removal have not been well characterized. The presumed role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filter ripening process nearly precluded the possibility of enhancing filter performance since interventions to enhance biological activity would have required decreasing the quality of the influent water. In previous work, we documented that an acid soluble polymer controls filter performance. The new understanding that particle removal is controlled in large part by physical chemical mechanisms has expanded the possibilities of engineering slow sand filter performance. Herein, we explore the role of naturally occurring aluminum as a ripening agent for slow sand filter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a low dose of alum to improve filter performance or to ripen slow sand filters.  相似文献   

15.
国外慢城市生活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在慢餐、慢城、慢活等倡导性运动的基础上演绎出慢城市生活的研究,与低碳城市、人文城市、社会城市等理念一道成为城市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回溯了国外慢城市生活研究的缘起、慢城市联盟框架及实质,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以慢城市理念为基础的城市生活空间及阶层化生活行为方式的城市研究,目的在于抗衡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城市重经济发展轻社会生活及空间剥夺等生活不公平现象,构建人本、包容的城市生活空间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江心洲项目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慢行系统作为江心洲市政路网构成中有益补充的作用。通过快慢分行、统一协调、区别考虑等措施,倡导低碳出行,发展慢行交通,确立公交主导、慢行优先的绿色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17.
慢行道设计对景观、空间尺度及与环境的协调都有 相应的要求,各景观构成要素对微气候环境,如太阳辐射遮 挡、温湿度分布及风场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行道树遮阴是影 响慢行道热环境的主要因素。依据遮阴率指标选取典型慢行 道,对其微气候要素进行连续观测,同时向步行和骑行人群发 放问卷调研,获取慢行道的热环境水平及人群的热特征,采用 标准有效温度(SET* )指标结合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方法对慢 行道的热舒适进行量化评价,得出影响人群的微气候因素偏 好、热舒适区域及出行时的热期望,构建以“遮阴率-热环 境-热期望”的慢行道微气候环境评价策略。最后,以广州市 一处实际室外场地为例,采用ENVI-met 4.0 CFD模拟耦 合RayMan软件的方法,探讨建立在热环境、热舒适量化实 证基础上的慢行道热环境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kinetics of desorption of in situ chlorobenzenes, PAHs, and PCBs from four different sediments was studied employing Tenax beads as an infinite sink for sorbates. Rate constants for slow desorption were 2.9+/-0.4 x 10(-2) x h(-1), irrespective of the extent of sorbate planarity. Rate constants for very slow desorption were 2.1+/-0.5 x 10(-4) and 6.7+/-1.4 x 10(-4) x h(-1) for planar and non-planar compounds, respectively. Comparison with literature data suggests a priori estimates for rate constants for slow desorption to be 3 x 10(-2) x h(-1), and to be 2 x 10(-4) and 7 x 10(-4) x h(-1) for very slow desorption of planar and non-planar compounds, respectively. The ratio between the fractions in the very slowly desorbing domain and the rapidly desorbing domain was 15-38 for planar compounds which is higher than for non-planar compounds for which the ratio was 2.8-5.2. The ratio between the fractions in the slowly desorbing domain and the rapidly desorbing domain was 1.3-1.8 and independent of the sorbate planarity. The difference in influence of sorbate planarity on the very slowly desorbing domain as compared to the slowly desorbing domain points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s for the slowly and the very slowly desorbing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9.
就缓凝剂的性能来说,它能减慢水泥的水化速率,从而减慢了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率。但是对于连续搅拌的混凝土,缓凝剂不但不能减慢坍落度的损失率,反而加速了坍落度的损失。然而据国外资料报道,用粉煤灰来取代部分水泥,即可降低坍落度的损失率。但这要取决于粉煤灰取代水泥的百分率,而且与所用粉煤灰的烧失量有关。本文介绍了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就缓凝剂的性能来说,它能减慢水泥的水化速率,从而减慢了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率。但是时于连续搅拌的混凝土,缓凝剂不但不能减慢坍落度的损失率,反而加速了坍落度的损失。然而据国外资料报道,用粉煤灰来取代部分水泥.即可降低坍落度的损失率。但这要取决于粉煤灰取代水泥的百分率,而且与所用粉煤灰的烧失量有关。本文介绍了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