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鲍曙岩 《江苏陶瓷》2006,39(3):45-46
紫砂器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其艺术表现的最主要特征是三维空间的艺术塑造,其中,虚空间构成了紫砂造型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紫砂壶泥色多变、造型多样,即古人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其设计语言十分丰富多样,不同性质的泥料、不同的工艺技巧和表现手法,为紫砂艺术不同特征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表现空间。而“制器尚象”象形寓意,成为紫砂器造型一个突出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形式。  相似文献   

2.
紫砂器型中紫砂花器的独具匠心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花器的魅力主要是源于神与意的传达。造型都是来源于大自然,一般外形都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紫砂花器是用泥塑的形式来塑造壶的外观造型,一般都以仿生器为主,是取于自然、源于自然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力极为丰富,经常是一种造型或一种元素可以制作出一个系列的作品,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与视觉盛宴。这件紫砂"暗香壶"的创作元素自然也是源于自然,整体器型圆润饱满,线条流畅,端庄大气。处处都有梅的元素,是典型的紫砂花器,可见紫砂匠人制作时的用心与繁琐。  相似文献   

3.
《陶瓷》2020,(9)
宜兴紫砂器因为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因此而得名。宜兴紫砂器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因为制造工艺复杂、原料稀少,所以自古便有俗语称之为"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制作宜兴紫砂器的原料一般为紫泥、绿泥、红泥,俗称"富贵土"。宜兴紫砂器不仅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风骨,而且其造型千奇百怪、变化多端,素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美誉。一般情况下,宜兴紫砂器会呈现出两种造型,几何造型与自然造型。针对紫砂花货来说,便是自然造型的内容,其中造型的取材一般来自于自然,并且紫砂花货在器具上会采用浮雕的手段,对紫砂花货器具进行装饰,体现了自然美学。紫砂花货造型各异,并且器具当中的作用各异,有水壶、盆、瓶、杯、果品盛具、文房雅玩等诸多种类。笔者将针对紫砂花货的艺术特色开展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紫砂光器位居紫砂三大造型之一,它的演变发展过程历经了数百年,可以说它的艺术体系已经初步完善。但是作为艺术必然需要融入时代的特色,而现代紫砂艺术更多的是调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因此传统光器的大气深沉并不能符合大众休闲生活、舒缓紧张的初衷。紫砂光器艺术的现代演绎,既要符合社会时代的需求,又非一味摈弃光器的特点而完全演变成花器特色,而是在保有紫砂光器的"干涩",从而使得现代紫砂光器在大气内涵的前提下,又拥有紫砂花器的华美与"直白"。  相似文献   

5.
张珍英 《江苏陶瓷》2012,45(3):51-51
砂塑器造型也称为"花货",是对雕塑性紫砂器皿以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造型的统称。紫砂"花货"的工艺制作是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透过艺术手法设计成壶器的造型,如将松、竹、梅等形象制成各种树  相似文献   

6.
宜兴紫砂艺术,历经千百年的文化积淀,融书画、诗文、篆刻、雕塑等于一体,艺术表现的多样性是其一大特色,而在紫砂三大造型类别中,花器尤为突出。紫砂花器是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透过艺术手法设计成器皿造型,在它具体创作过程中,在巧妙运用紫砂泥料的色泽与特性的基础上,无论是它的造型还是装饰,在创作之前就要进行全局的构图布局设计,这对于作品整体艺术价值的提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紫砂花货取自然之形,经过紫砂艺人的提炼构思,通过艺人对紫砂泥料的熟练应用,采用紫砂作品装饰的各种手艺技法,经过紫砂特有的制造工艺最终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紫砂花货造型,这些造型中又以植物为主。可以说植物类紫砂花货长久以来是数量最多、造型最为丰富的紫砂花货产品,通过分析作品"佛手壶"的设计到成型过程,探讨植物类花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蒋艺华 《江苏陶瓷》2007,40(4):44-44,46
纵观陶都紫砂市场,现今紫砂艺术的造型可谓姿态万千,但总体说来可以把紫砂艺术的造型分为三大类:光器、花货以及筋纹器。若论紫砂造型艺术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及供春。供春在紫砂历史上被普遍认为是紫砂艺术的鼻祖,  相似文献   

9.
悠悠五百年的紫砂文化带给我们的是纷繁精彩的艺术世界,然而它毕竟是属于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一个小段,而它的发展也必然是要符合主流文化的发展需要的。紫砂的器型种类繁杂多样,有所谓"圆不一相,方匪一式"之说,紫砂的花货更是品种多样,让人目不暇接。如今,人们大致将紫砂壶按照器型的  相似文献   

10.
郭莉萍 《江苏陶瓷》2013,(5):28-28,30
花器,作为宜兴紫砂艺术三大造型体系之一,自供春"树瘿壶"起,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至今,其造型与装饰体系极其丰富,今日的紫砂花器可谓缤纷绚丽、气象万千。作为当代紫砂人,如何才能更科学、更成熟地去发展紫砂花器造型艺术,是必须要思考探索的问题,这离不开对以往紫砂花器造型创作经验的一些归纳总结,也离不开对紫砂花器造型未来创新发展的一些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1.
紫砂光货素器,欲称"光货",是宜兴紫砂三天造型体系之一.以紫砂茶壶器型为代表.和花货、筋纹货并立于世,相互辉映,享有很高的声誉.它以几何形体为主.根据球形、筒形、立方、长方形及其它几何形变化而来,经艺人艺术加工处理,造就各种形态、神态,以其独特的形式,成为紫砂造型门类独具风格特点的艺术形式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2.
紫砂艺术历史悠久,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备,明、清以来更受到文人雅士的竞相追捧,不仅成为了闲暇时惬意品茶的生活必需品,更成为了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品。紫砂艺术讲究形神合一,其往往以丰富的造型及深刻的内涵见长。师法自然盛行不衰,以自然万物为原形进行艺术创作,成就了紫砂器三大造型之一的花塑器。而在紫砂花塑器中,以竹、梅为题材的作品自古以来不可胜数,经典造型广为流传。在现代紫砂花塑器的创作中,竹、梅题材入壶的方式较以前更灵活,造型更多变。将竹、梅融入一壶正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思路。"竹梅双亲壶"正是基于这样的艺术构思并加以探索发挥,最终创作而成。  相似文献   

13.
宜兴紫砂是我国传统工艺陶中的一枝独秀的艺术陶。造型设计千姿百态,主要分为光素器、花塑器和筋纹器三类。其中所谓的花塑器,紫砂行话称之谓花货,古董文物界称:"像生器,其主要特点是模拟自然界植物、生物等形态,运用圆堆、浮雕、浅浮雕造型并制壶。写生仿真、以捏塑、刻雕、泥绘多种工艺手法进行加工提炼,同时壶流、把、钮也融于一体。花塑器茗壶有单一泥色的塑器,亦有巧色深绘的像生塑器,将整个造型处理得生动优美,形神兼备,极具生活情趣的艺术效果,如壶艺师们各具特色的紫砂南瓜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五百多年的宜兴紫砂史以其自成体系的制作方式、形神兼备的造型语言、冰肌如玉的独特风骨、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朵奇葩。紫砂花器又称仿真器,始于明代,清代中晚期已十分兴盛,是紫砂壶艺较早出现的一类品种。紫砂花器仿真分为全部仿真和部分仿真,即将自然或生活中的各种物象形态经过艺术提练设计成某种壶型,或有选择地在几何形体壶的恰当部位,采用雕、镂、捏、塑、贴等装饰方法,将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5.
紫砂是宜兴陶瓷产业中的一枝独秀,造型千姿百态,"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从造型而言,分为光货、花货、筋纹货。陶艺工作者们根据宜兴本地的特产,将各种形状的花卉造型经艺术加工处理成紫砂壶造型,这是宜兴花货中仿生手法的一绝。  相似文献   

16.
宜兴紫砂陶造型丰富,多姿多彩。其中花货茶壶是紫砂茶壶造型中的一个大类。它的造型主要以自然界花鸟树木、竹根枝蔓、瓜果鱼虫为基础加以提炼,并用变化多姿的装饰手法,形成了花色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千奇万状,深受人们广泛喜爱的紫砂花货茶壶。有紫砂器便有花货壶。从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始于北宋中期的壶体上,便留下了花货的痕迹,各类文献资料显示,历史记载的第一件作品“供春壶”,便是紫砂花货,整体作品以树瘿为壶体,嘴与把以树枝弯曲形相接合,七凹八凸的树皮,生动别致,妙趣天成。明清,是紫砂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紫砂壶创作的优秀艺术大…  相似文献   

17.
正紫砂花货又被称为紫砂花塑器,是紫砂造型中的两大分类之一。传统的紫砂花货将生活中所能看到的种种自然形象和各种人工造物的形象透过艺术化的加工,设计成器皿的造型,例如常见的"松、竹、梅"等等。老一辈的紫砂创作者认为这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创作方法,让紫砂造型不仅具有高度的普适性,又具有意于风格的潇洒,是创作特质和创作个性的良好展示。通过这种对自然和生活中所出现的造型的解读,可以进一步的让人理解紫砂造型创作的本质,所谓疏中见密、少里寓多,富有活力的花货造型创作便是秉承着这一思想,一路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紫砂花货取材于大自然,将大自然中各种关于美的事物融入壶器的创作中,从而造就了紫砂花货的自然艺术魅力。紫砂花货"松桩壶"以大自然中的松桩为题材,使用提炼取舍、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段,表现自然之美,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19.
宜兴紫砂壶经过将近六百年的悠久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无数紫砂大师、巨匠及民间紫砂匠人们的心血与努力,不仅让紫砂艺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存在,而且也成为广大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心理的艺术品.紫砂花器作为紫砂造型最丰富多变的壶型又有着强大的紫砂装饰效果,让生活中常见的各类自然形象和形态都可以用过紫砂艺术的形态设计成为一...  相似文献   

20.
从紫砂花货的艺术造型可知,壶器造型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而紫砂艺术却是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能带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制壶艺人在创作时,需要从作品的形式、气势、姿态、韵律、精神等方面追求艺术的神韵。作者在壶器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作品艺术内涵的变化、气势上的生动、局部的协调,使用效果以及艺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