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类岩土加固工程中锚固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大量工程实践已经证明锚固技术的经济性和先进性。但是,锚固工程常遇到各类不良地层(例如塌积、残积、坡积和崩积层等碎石土地层),在锚固施工的钻孔中由于严重的塌孔、卡钻,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给锚固工程质量带来隐患。通过工程实践和大量试验,研究组合式钻具钻孔方法,较好地解决在上述地层中的成孔问题,提高施工速度。结合南宁—昆明铁路八渡车站的锚索施工,介绍复杂地层中锚固工程施工的技术措施和应注意的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岩土工程的发展速度在逐渐提升.在岩土工程中,岩土锚固技术非常重要,通过岩土锚固能够保证岩土工程施工时的稳定性.通过对岩土工程边坡治理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的锚固技术进行研究,希望为关注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的锚固技术的人群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岩土开挖工程围岩稳定维护方法——锚固技术。介绍了岩土锚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经济迅猛发展下,各方面基础建设速度不断加速,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获得了良好的成效,施工质量受到了保障。在岩土工程施工中,被地质情况所影响,令工程较难执行,所以,应当对岩土给予锚固加固处理,保障工程如常进行。透过加固岩土锚固,能够令岩土的状态较为稳定,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岩土工程锚固质量是否达标,则需通过相应检测方法给予检测。因此,无损检测技术对锚杆的完整性极为关键,对确保整体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非常关键。本文对岩土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给予分析,以便同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5.
喷锚挂网支护是目前高陡边坡防护工程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先进的支护加固技术,通过在岩土体内施加与岩土体共同作用形成复合体的锚杆来弥补岩土体强度不足并发挥锚拉作用.边坡坡面设置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来约束坡面变形的作用达到充分发挥岩土体自身结构强度保证边坡的整体稳定的作用.文中对公路边坡加固中的锚固施工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杨葳 《门窗》2012,(8):127-128
岩土锚固在我国坝体、基坑、地下洞室、隧道以及抗浮、抗倾等工程建设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主要对国内岩石锚固工程施工技术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岩土锚固工程施工工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进行了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的力学行为与群锚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锚吲技术是现代岩土工程加固技术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锚索、灌注锚固体和锚孔周围岩土体进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锚索、锚固体、岩体的轴向应力分布规律,以及锚固体与岩体中的剪应力、锚固体的位移和塑性区的变化趋势:并对群锚效应下锚固体的位移、正应力、剪应力的影响范围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考虑群锚效应下锚索间距的布置原则,为在锚固工程中合理施锚和优化布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詹光富 《福建建筑》2013,(5):119-120,102
岩土预应力锚固技术遍及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如边坡、坝体、桥梁等。而岩土预应力锚索周围介质多为岩体和土体,环境条件比较复杂,高拉应力作用下的锚索腐蚀断裂,是威胁预锚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拉力型粘结式预应力锚索浅析岩土预锚从施工准备、成孔、锚索制作与安装、孔道灌浆的全过程对孔道水泥灌浆的影响因素和各环节质量控制,以确保孔道水泥灌浆的质量,为锚索提供可靠的锚固力和防腐蚀保障。  相似文献   

9.
岩土锚固工程的若干力学概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某些岩土锚固工程存在力学概念模糊、设计施工方法不当,导致锚杆失效、工程失稳现象频频出现,工程坍塌破坏等事故也时有发生。通过对岩土锚固的典型工程及事故工程调查、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研究显著影响锚固工程的稳定性与健康发展的若干力学概念问题,旨在为提高锚固工程的设计施工水平,改善锚固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为:(1)预应力锚杆(索)具有提供主动抗力、能将结构的拉力传至深部稳定地层等力学特征,凡抵抗倾倒、竖向位移、沿基础底面、地层剪切面破坏和洞室坍塌的结构锚固均应采用此类锚杆。(2)适应张拉控制应力要求的锚杆筋体截面,足够的自由段长度和能充分调动地层抗剪强度的锚固体形式是提高锚杆受拉承载力的基本要素。(3)压力分散型锚固体系显著改善了锚杆的荷载传递机制与防腐保护性能,具有良好的力学与化学稳定性。(4)施锚时机滞后是影响锚固工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及时施作低预应力(张拉)锚杆和发展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块件作锚杆的传力结构,可有效控制和避免施锚时机滞后现象。(5)为改善高应力低强度岩层中的大型洞室的稳定性,应全面采用低预应力锚杆作初期支护,严格控制高预应力锚杆施作滞后,提高锚杆拉力设计值与初始预应力值和加强围岩变形–锚杆抗力(刚度)相互作用失衡的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岩土工程的发展,应加强对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建设,以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满足岩土工程的施工需要。基坑支护工程在岩土工程中的施工,应加强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以实现对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确保岩土工程施工的稳定运行。本文对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实现对基坑支护工程的全面认识,结合岩土工程施工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推动岩土工程施工建设。  相似文献   

11.
何东 《四川建材》2010,36(3):141-143
岩土锚固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因其结构简单,施工安全。对坡体挠动小,节省工程材料并对坡体的稳定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贵州省是我国较晚开展此方面技术应用的地区,虽然在三凯等几条高速公路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但对锚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重视的程度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本文结合厦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对边坡锚固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测,提出一些在此方面的看法和应对措施,以此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闫毅志 《山西建筑》2003,29(17):46-46,122
介绍了岩土锚固施工技术的特点、发展与应用,阐述了岩土锚固锚杆的选择与施工方法,并结合几个岩土锚固工程施工事例作了简要分析,以增强对该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3.
浅谈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凯斌 《四川建筑》2006,26(3):141-143
锚固技术可以保证边坡及各种建筑物在地基内的稳定,在目前国内的高边坡或滑坡处治等施工中广泛使用。文章主要是介绍岩土锚固中锚索施工的施工管理、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以供类似工程锚索施工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图书介绍     
《锚固与注浆技术手册》(T167):本手册分为锚固技术和注浆技术两篇。锚固技术篇主要介绍了锚杆、锚索、喷射混凝土、格栅钢架支护、地下工程软弱围岩超前预支护技术、岩锚梁、土钉墙及锚固工程现场监测等内容。注浆技术篇主要从注浆材料、注浆原理、注浆设计、注浆施工、注浆技术的工程应用、高压喷射注浆、深层搅拌法等方面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介绍。该手册汇集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矿山开采工程、军事工程等有关岩土工程锚固与注浆技术的成果与经验,是一本系统、全面、适合岩土工程多行业应用的手册。图书介绍  相似文献   

15.
塔顶锚固的新型自锚式悬索桥不仅具有自锚受力特点,且部分解决了传统自锚式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的难题。以余姚市陶家路交通桥为工程背景,重点探讨了其上部索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提出了合适的施工顺序及施工过程中的张拉力控制措施,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文珏 《居业》2021,(10):62-63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和优化,边坡治理作为岩土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岩土锚固技术的应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围绕岩土工程边坡治理锚固技术展开探讨,简要介绍了岩土锚固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例,分析了边坡治理岩土锚固方案和锚固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各类工程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其中,大部分建筑工程、工程地质中都包含有岩土工程的施工部分。岩土工程对于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提升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才能有效提升工程的整体建筑质量。目前,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正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推动了岩土工程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故分析了岩土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探究岩土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并探究在岩土工程中有效利用技术创新,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岩土锚固工程》2007,(3):69-69
根据目前我国岩土锚固技术在复杂地层和复杂环境中工程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经研究,定于2007年10月22日至25日在青岛市召开以“复杂地层与环境中地下工程岩土锚固技术新发展”为主题的全国岩土锚固工程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将广泛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国铁路与公路隧道工程、矿井深部开采巷道支护工程、水利水电大型地下洞室工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可回收旋喷搅拌加劲桩锚固件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淤泥质软土地层基坑支护中,旋喷搅拌加劲桩技术能有效控制深基坑变形.为消除锚固支护在地层中形成障碍物的不利影响,需将加劲桩中的锚筋回收出来,为此设计了多种锚固件结构形式,通过对各种锚固件的工作机理分析,确定U形柱式锚固件具有较多的优点,该锚固件利用增大锚固件与水泥土锚固体接触面积,来分散锚筋对锚固体的作用应力,避免了对水泥土锚固体的损伤.确定了可回收旋喷搅拌加劲桩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基于静载试验和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并能全部回收锚筋,实现了软土地层中锚筋回收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地下工程锚固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锚固技术能充分发挥岩土能量,利用和提高岩土的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可以有效控制岩土体及工程结构物的变形.针对我国目前地下工程建设发展急需的问题,分析了地下洞室支护结构的类型,探讨了各种支护类型的锚固机理,通过正确认识各种锚固方式的作用机理,来指导地下工程建设实践,确保地下洞室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与工程稳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