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我是一名大一学生。最近以来,感觉生活和学习都毫无动力。闷在寝室什么都不想干,和男朋友分手后我经常感到孤独,虽然分手是我提出来的,因为我觉得我们之间根本就不合适,虽然他很关心我,但是我却丝毫没有找到爱情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城市扎下根,我已习惯了整日东奔西跑地辗转,忙碌也好,辛苦也罢,难以释怀是对母亲的牵挂。每当想起母亲,我常常对那次回家探亲无法释怀,虽然距离那次回家探亲已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母亲那伤心的目光依旧不时刺痛着我的心。  相似文献   

3.
正清明节,我和父亲回老家给母亲扫墓。母亲死于胃癌,这种癌症,据说与生气有关,虽然不知这说法是否科学,但母亲生前的确是个容易生气的人,而父亲也是一个总惹她生气的人。我一直不记得自己的父母感情有多么好,他们像中国绝大多数夫妻一样,生活了一辈子,也彼此抱怨了一辈子。然而母亲去世后,我忽然发现,原来父亲爱着母亲,并且爱得很深。从山上下来,我刚坐下,他就说:"你妈得的这个病啊,就是气出来的。"我想,父亲的心里,一定有很多很多的内疚,害怕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是他把母亲七尺胃癌。"也不定时谁气的,  相似文献   

4.
我学的是生物 大学一毕业就被分到山里工作站锻炼 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那里真有一点像世外桃源。我喜欢呼吸山里很新鲜的空气 喜欢穿着花裙子在树林里奔跑 像一只美丽的蝴蝶。但是 我当然不会在这里呆一辈子 家里已经另给我安排好了工作 就等着我一年后回家我的男友也一直忠心耿耿的在家等着我他大我5岁 在研究院工作 小有成就 每月都跋山涉水地来看我。我想我是爱他的 因为我极乐观又很服从命运的安排。  相似文献   

5.
记得我一个住在珠海的朋友给他在东北的母亲打电话说,想吃家乡的酸菜了,要母亲想办法给寄来一些。可是他母亲到了邮局去办理邮寄的时候,人家却告诉她,这样的菜是不可以邮寄的,因为酸菜里有水分,在邮寄的过程中会发生泄漏,污染别人的邮件,所以不能给办理。于是朋友的母亲失望而归。谁不想尝尝家乡味呢,可吃酸菜,却成了生活在南方的东北人的奢望。  相似文献   

6.
蒋士桦 《现代家电》2002,(12):25-27
具有七十年专业制造经验的全球热水器制造专家阿里斯顿王国的缔造者就是我面前的默洛尼老先生。虽然我不懂外语,无法与他直接地去沟通,但是一种感觉却是那样的强烈:我面前的这位已年近八旬的老人是那么的平和、率直、热情。他精神矍铄,对于我提出的问题,虽然并不是它作为一个董事长所应过问的,但是他都给予了认真的回答。我想他  相似文献   

7.
苏芩: 我喜欢上了一个刚刚认识的男人.一个星期前,我跟恋爱了五年的男朋友提出了分手,因为跟他在一起感觉很迷茫,找不到未来,不想再走下去了.可我又舍不得,男友一直对我非常好,很细心很体贴.但是,他性格过于懦弱,毕业三年,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却没有作出半点成就.我真的怕了,生存和家庭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而现在遇到的那个男人,他虽然只追了我一周,却让我觉得他是我需要的那种男人,有一种跟他走会有出路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8.
<正>过去家里穷,每到秋天总是要腌制几大坛咸菜,品种基本就是白菜、芥菜和雪里蕻,这都是为过冬准备的。母亲在世时,腌菜全是她的事。母亲走后,因为弟弟妹妹还小,所以这腌菜的任务就落到了我头上。买菜、晾菜、洗菜、切菜、腌制,一整套程序虽然让我感觉生疏,但曾经耳濡目染,自然也做得头头是道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腌菜不知母亲当年的辛苦。菜要经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我忽然接到阿涛打来的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他已经在北京四环的边上接手了一家餐厅,并且计划以烤鱼、香锅作为主打来经营,他打来电话是希望我过去帮他参谋一下.说起阿涛,也算是同门师兄弟了,因为我们是从同一所技校毕业的,不仅起初分配在同一个荷台共事,而且跟的还是同一个师傅.虽然他后来改做粤菜了,但是我俩的关系一直都不错.于是,我看在多年朋友的份上,最终还是答应了阿涛,在辞掉了一家四星级酒店的工作后,就去他店里帮忙.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18岁以前,从未离开过苏州。自我记事起,离母亲销售门店几百米的弄堂里的一处小楼便是我的家。虽说是小楼,但实际上并没有听着那么美好,因为整个楼的一二层几乎都变成了仓库。那时候进入仓库必须经过我的房间,久而久之,整个房间长期弥漫着丝绸那股熟悉的味道。儿时的我,虽然喜欢做母亲的小跟班,陪她忙里忙外的搬运丝绸,但小小的内心却又希望等  相似文献   

11.
正周日的晚上,还有1个小时就下班了,我在验光室,翻看着一天的验光单,心里想着怎么能再多配出几副功能型镜片。我在一个社区眼镜店工作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在不忙的时候,对客人进行"心理画像"。这虽然是"刑事侦查学"的一个名词,但是我发现如果运用好了,对提升业绩大有益处。这时,一对母女走进了店里。我先观察孩子的母亲,中等偏胖,走起路来气定神闲,目光中没有囊中羞涩的那种游移和回避,而且穿着考究而内敛。凭这些,我能判断她不是来闲逛。这时,孩子的母亲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心型的袖珍挂表,看了一下时间。虽然这个动作  相似文献   

12.
戏戏 《食品指南》2013,(6):46-49
炎炎夏日,茶饭不思。作家沈宏非说:“一个人茶饭不思,无非是因心情不好而自我作践,进而对饭食所采取的一种消极态度。”我觉得他说得不太全面,因为很多证据都表明,食物是最好的拯救并慰藉心灵的东西。譬如日本著名的美食作家池波正太郎这样回忆他的母亲:母亲在很年轻时候就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但母亲在艰难岁月从来没有悲观过。  相似文献   

13.
把小病睡好     
小时候家贫,有兄弟姐妹7人,操持家务的母亲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一刻也不能闲。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假如母亲哪天白天突然躺在床上睡觉,我就知道母亲生病了——因为只要不是什么大病,也是为了省点钱,母亲总会使用"睡觉疗法"抵制不舒服。  相似文献   

14.
谢添,乃老一辈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属虎,今年已87岁高龄。他既是名演员,又是大导演,特别是他的倒笔书法名扬四海,使我仰慕已久,故而我把谢老当成寻求墨宝的首选目标。可惜,我虽然和谢添常常见面,也可以说是老朋友了,可他却并不认识我,因为我们是在银幕上见面的,只不过是他的发烧友而  相似文献   

15.
马蝇效应     
186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林肯当选为总统。他任命参议员萨蒙.蔡斯为财政部长。有许多人反对这一任命,因为蔡斯虽然能干,但是他曾经是林肯竞争总统的对手,他本想入主白宫,却输给了林肯。而且他仍然认为自己比林肯要强的多,对林肯并不服气,并且一如既往地追求总统职位。林肯对关心他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农村长大的朋友们一定知道什么是马蝇了。有一次,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一个农场犁玉米地,我吆马,他扶犁。这匹马很懒,但有一段时间他却在地里跑得飞快,连我这一双长腿都差点跟不上。到了地头,我发现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它身上,…  相似文献   

16.
期遇     
向阳,一个执着的艺者。艺术,就是他的信仰和理想,也是他的人生和命运。向阳说他注定是做艺术的,因为除了艺术他身无长技,也只有艺术才能令他心无旁骛。虽然向阳是80年代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但是纯艺术才是他与生俱来的偏爱。  相似文献   

17.
跨越海岸线,我敲开了一位陌生人的房门,我的父亲,我最后一次见他是在7岁。一天,我的母亲突然让我收拾东西,说要带我和哥哥去旅行。第二天我们到了新家。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很少再谈及父亲。在一张合照中,母亲将他剪掉,我没有他的照片也早已忘记他的模样。我一直在想有个父亲的生活是怎样的,现在我还是在想。  相似文献   

18.
王动 《四川烹饪》2011,(3):60-61
姚力最近很烦恼,烦恼的原因是他今年满了36岁。当然,他的烦恼不是因为36这个数字吉利或者不吉利,也不是因为他要过本命年。虽然每年春节姚力都要去烧香,但事实上,姚力是个无神论者。姚力说,他的烦恼是因为他面临着第二次就业的问题。作为一个厨师,姚力曾经很成功,当年,在我每个月仅能领  相似文献   

19.
母亲心中的圣地翌日,也就是清明节这天,母亲没再醒来,就这样安静地睡着了。我想:母亲是找到了她心中的这块圣地而幸福安详地安息了的,因为她嘴角还挂着丝丝笑容。  相似文献   

20.
记得我小时候,母亲每天再忙,也不忘提前泡壶茶,让下班回家的父亲第一时间喝上。那时虽然家里的日子过得很紧巴,但是善于精打细算的母亲总是想法设法从牙缝里挤出钱,给父亲买上二斤茶。父亲不吸烟,不喝酒,但是酷爱茶,并且喜欢喝浓茶。一壶茶,沏到第三次,便嫌其清淡乏味倒掉重沏,为此母亲没少唠叨他浪费,不会过日子。可是父亲根本不在意母亲说什么,依旧我行我素地泡酽茶,喝浓茶,母亲也一如既往地每月给父亲买茶,这已经成了我们家每月固定的开销,雷打不动。望着父亲喝茶后心满意足的神态,母亲脸上也缀满幸福的笑容。回想起来,在那经济匮乏,温饱尚不能全部解决的年代里,喝茶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真的是奢侈品。当时商店不像现在什么茶都有,唯一能买到的就是花茶,并且是茉莉花茶。在我的印象中,那时的茉莉花茶色泽黑褐油润,冲泡后香气鲜灵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喝后特别解渴。在外疯玩渴了的我们,回家后往往不管是茶还是水,端起来就喝。刚开始喝到嘴里就吐,觉得茶苦且涩,比吃药好不了多少,喝的次数多了慢慢地感觉到茶水不再那么苦,也不再那么涩了,再后来竞也闻出了茶香,品出了浓郁醇厚。就这样,一家人被浓浓的茶香包围着,其乐融融地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喜爱上了茉莉花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