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溶剂脱沥青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发展情况。就目前国内外对溶剂脱沥青工艺优化的研究进展情况,从超临界溶剂回收技术、高效传质设备的使用和组合工艺的开发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对未来我国溶剂脱沥青工艺的优化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溶剂脱沥青的工艺技术及特点,阐明了在当今炼厂重油加工中,溶剂脱沥青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对溶剂脱沥青与其他工艺技术的组合工艺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使用传统烃溶剂和非传统溶剂(例如有机碳酸盐和CO2)的溶剂脱沥青前瞻技术,揭示在当今炼厂中溶剂脱沥青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超临界溶剂脱沥青耦合脱油沥青喷雾造粒装置上,将加拿大油砂沥青分离为脱沥青油及脱油沥青,通过对比在正戊烷中加入体积分数10%环戊烷前后得到的脱沥青油及脱油沥青性质变化来考察环戊烷对溶剂脱沥青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环戊烷可以提高脱沥青油质量收率1%~4%,当收率为67%~71%时,2种溶剂得到的脱沥青油性质接近,但是脱油沥青软化点比加入环戊烷之前却可以提高3~13℃,从而能够生产出优异的沥青粉。  相似文献   

4.
溶剂脱沥青专利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溶剂脱沥青技术的作用,介绍了溶剂脱沥青工艺的原理、结构、该工艺的专利技术及应用情况;对丙烷溶剂与其他脱沥青溶剂进行了比较。对一段抽提、两段沉降和超临界回收工艺进行了重点介绍。指出应用溶剂脱沥青工艺,需根据渣油的性质、生产目的和经济性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扬晓鸣 《化工机械》2003,30(3):169-172
介绍了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2月建成的溶剂脱沥青装置的特点以及2002年3月的技术改造情况,对改造前后的操作参数、产品质量进行了对比。改造后,脱沥青油质量提高,溶剂脱沥青新的组合工艺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徐岩峰  董健  卞玉涛 《山东化工》2014,(4):135-136,140
利用C5溶剂进行脱沥青工业生产,确定了工艺生产方案,解决了重溶剂脱沥青生产中的难题,实现了国内对C5溶剂脱沥青的工业化生产,为C5溶剂脱沥青设计、生产提供了数据,并寻找出渣油改质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7.
杨晓鸣 《化工机械》2003,30(3):169-172
介绍了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 12月建成的溶剂脱沥青装置的特点以及 2 0 0 2年 3月的技术改造情况 ,对改造前后的操作参数、产品质量进行了对比。改造后 ,脱沥青油质量提高 ,溶剂脱沥青新的组合工艺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渣油溶剂脱沥青-脱油沥青气化-脱沥青油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该组合工艺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劣质渣油加工能力,改善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溶剂脱沥青可拓宽原料组成及性质限制范围,避免高残炭及高金属含量制约,与转化工艺灵活组合可处理分子量大、氢含量低、杂质含量高的渣油、油浆及油砂沥青等,显著提高转化率、降低装置操作苛刻度、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溶剂脱沥青技术特点及国内外工业化溶剂脱沥青技术应用情况和实施效果,综述了以溶剂脱沥青技术为上游或下游工艺的氢转化、裂化、气化等组合工艺最新进展。以低碳数烃类、CO2及其改性剂、共沉淀剂分类阐述了溶剂作用及研发进展,分析了塔及内构件结构优化、设备改造的新技术,指出未来仍需对溶剂脱沥青技术进行更多基础和优化研究。提出进一步提高抽提效率、降能耗,扩大在非常规原油改质中的应用,将劣质油/油砂/未转化油直接或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等可能是溶剂脱沥青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刘志强 《当代化工》2004,33(1):43-46
针对蒸馏减压渣油的深加工,探讨了采用溶剂脱沥青及溶剂脱油脱蜡(MIBK)等工艺生产80—90^#微晶蜡的技术路线,同时,对联产光亮油料及医用凡士林基础脂也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为寻求减压渣油的有效利用,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减压渣油/煤焦油混合原料进行溶剂脱沥青实验,并对脱沥青油(DAO)性质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表明,当煤焦油掺炼量低于20%时,脱沥青油收率明显提高;且相同收率下脱沥青油性质有所改善,其催化裂化反应性能明显优于减压渣油的脱沥青油。减压渣油掺炼煤焦油以溶剂脱沥青-催化裂化组合工艺进行加工有一定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危建波 《广东化工》2011,(8):154-156
介绍溶剂脱沥青装置的工艺流程,从人员、设备、工艺物料、安全管理、自然环境以及其它方面提出威胁装置安全运行的因素,通过重视人员更替与安全意识培训、加强设备维护更新、优化工艺生产、落实安全管理体系、及早预防自然等措施,溶剂脱沥青装置的安全运行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13.
公司重油加工采用"溶剂脱沥青-沥青制氨-催化裂化"组合工艺。为了进一步降低化肥生产成本,化肥原料需要进一步劣质化,有必要对溶脱装置脱油沥青进行提黏,提黏试验以"利用现有设备,不做大动改"为原则。以黏度≤100 mm~2/s(254℃时,高压进料泵设计黏度)为主控指标,兼顾脱沥青油收率≤60%。为此,需优化脱油沥青提黏技术方案,实现脱沥青油高收率,且胶质、沥青质含量尽可能少。通过对管输减压渣油混合碳四溶剂脱沥青试验的研究,提出脱沥青油进行深拔的技术方案,选择利用两段脱沥青抽提流程工艺中10%左右的胶质由原来调和脱油沥青的黏度改为直接作为脱沥青油组分。采用该方案装置动改少,操作不需做大的调整,脱沥青油收率就可达60%,且脱沥青油质量好。  相似文献   

14.
溶剂脱沥青工艺作为一种重油加工艺日益受到重视。1992年10月我厂建成并投产的这套溶剂脱沥青装置,以二连原油的减压渣油为原料,以混合C4作为溶剂,为催化裂化提供低金属、低残炭的优质原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对本装置的核心系统──抽提系统的操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脱碳和加氢2条重油转化路线各自典型的工艺技术及其特点,阐明在未来炼厂渣油加工过程中,溶剂脱沥青技术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高兼容性的特点使其可与其他工艺技术进行灵活组合,显著提高渣油的转化率以及原油采购和产品结构的灵活性,从而提高炼厂经济效益。新建炼厂的渣油加工技术应是以溶剂脱沥青工艺为核心的脱碳工艺与加氢工艺的组合工艺,充分发挥二者优势,扬长避短,在提高渣油转化率的同时显著改善渣油加氢裂化装置的操作稳定性、降低装置的操作苛刻度以及投资和运行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炼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重油梯级分离耦合萃余残渣喷雾造粒的方法将脱油沥青制成沥青粉,为脱油沥青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在连续溶剂脱沥青装置上考察了影响脱油沥青造粒的主要因素,原料为加拿大油砂沥青、委内瑞拉常压及减压渣油、中东减压渣油,溶剂为正丁烷、正戊烷、正己烷及其混合溶剂,萃取塔底温度分别为130、146、160℃,而副溶剂温度为130℃...  相似文献   

17.
省内快讯     
《浙江化工》2004,35(8):36-37
镇海炼化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国内首创镇海炼化股份公司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抚顺石化研究院联合开发的"溶剂脱沥青-脱油沥青气化-脱沥青油加氢进催化组合工艺",日前通过了中国石化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鉴定委员会确认,该组合工艺在国内属首创。组合工艺从2002年8月投运至今,月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113万元,一年累计创造效益上亿元。据镇海炼化副总经理戴宝华介绍,这套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是被大化肥的连年亏损逼出来的。镇海炼化合成氨装置于1984年建成投产,具备了日产1100~1200吨氨的生产能力。通过分析,镇海炼化认为必须改变原料路线,才能…  相似文献   

18.
于洋  杨磊 《河南化工》2020,37(7):32-35
探讨了溶剂组成对溶剂脱沥青装置(简称SDA装置)产品脱沥青油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分析了正常生产过程中,溶剂组成变化时应进行的有关调整,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部分氧化法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的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萍 《广东化工》2003,30(4):24-26
介绍了广州石油化工总厂依托溶剂脱沥青装置建成一套规模为30万t/a的“沥青部分氧化装置”的工艺设计。该装置工艺简单,投资少,选用恰当的原油进行分输、分储、分炼可以生产出符合GB/T15180—94国家标准的高等级道路沥青。  相似文献   

20.
汪学峰 《大氮肥》2008,31(6):430-432
简述炼油-化肥资源整体优化化肥原料路线改造——“渣油溶剂脱沥青-脱油沥青气化-脱沥青油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的研究及工业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组合工艺的应用,提高了炼油企业的原油深度加工能力,降低了化肥原料成本,改善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