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通过对近十年乌鲁木齐市主要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地和地表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常规监测数据进行评价,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较好,除泉水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地5#受天然储水介质影响存在超标外,其余地下饮用水源地都能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用水要求,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源地都能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的用水要求。运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十二五"时期和"十三五"时期分别评价了地下及地表饮用水源地经饮水途径产生的年均个人化学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及总风险,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水源地重金属健康风险实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池州市和淮南市各一个饮用水水源地的七种重金属作为健康风险评价对象,选取2008年的水质资料,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式,参考美国环保署出版的资料并结合人群状况修正部分参数,对两个水源地经饮水途径、皮肤接触途径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饮水途径所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远远高出皮肤接触途径;化学致癌物所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高于非致癌污染物;淮南水源地A的各项风险值均大于池州水源地B的风险值。  相似文献   

3.
对合肥市城市河道南淝河表层沉积物中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其组成特征和沿河道的分布特征,然后对USEPA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上的PAEs类物质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推测。结果表明,南淝河沉积物中的PAEs总含量偏高,总浓度为3.311~44.353μg/g (dw),其中,DiBP浓度最高,平均为13.820μg/g (dw),其次是DEHP、DBP,这3种PAEs的浓度之和占16种PAEs总浓度的95.9%。沉积物中的PAEs类物质与城市工业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在支流汇流处和污水处理厂排水口下游的PAEs浓度急剧升高。6种USEPA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中含量最高的PAEs为DEHP和DBP,而DEHP则存在高生态风险,DBP具有中等生态风险,DEP和DMP具有低生态风险,BBP则几乎无生态风险。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6种PAEs的来源可能主要有3类:第一类是城市地表径流形成的溢流污染;第二类是城市污水厂尾水排水;第三类是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4.
<正>建立了气相FID外标检测法,并根据鞋包类企业7个超标车间空气采样点的检测数据,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1,2-二氯乙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所建色谱法精密度高、测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车间空气中1,2-二氯乙烷含量的测定;车间空气中1,2-二氯乙烷的致癌风险值为(1.7~9.2)×10-3,大大超过了美国EPA制定的致癌风险限值(1.0×10-6);施胶工人长期处于1,2-二氯乙烷超标环境中将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地区防城港市河流型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以2011~2017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为数据基础,对防城港市1个河流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水质进行评价及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防城港市河流型饮用水源地水质WPI值均小于50,水质类别以Ⅱ类水、Ⅲ类水为主,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水质健康风险为低风险,水质污染风险等级以低风险为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部分风险因子权重,对水源地水质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水质安全风险等级以低(Ⅱ)风险为主,水质状况良好,水质安全风险等级有变高的趋势,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土壤/污泥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化合物的生产量和使用量不断增加,导致土壤、污泥及沉积物中PAEs的污染问题日益突显。PAEs作为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已被列入我国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名录;其在土壤、PAEs在土壤、污泥及沉积物中的富集过程、迁移转化行为直接影响其对生物体的毒性大小,且其潜在生态风险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环境中PAEs的来源,及其在土壤、污泥及沉积物中的研究现状,并从微生物降解、吸附和光降解方面探讨了PAEs的治理研究,以期为有效评估PAEs污染水平及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洪鸿加  彭晓春  胡习邦  曾东 《广东化工》2012,39(16):122-123
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我闰南方某市不同水源地、不同人群进行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个人化学致癌物风险远大于非致癌物风险,对人体有健康风险的污染物主要是化学致癌物;研究时段内各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个人总风险均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青少年、儿童健康风险高于成人健康风险,青少年、儿童的饮用水健康风险非常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岳思羽 《广东化工》2013,40(18):101-102,96
汉江汉中段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引汉济渭工程共同的水源地,是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重要的饮水源,其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1亿多人民的生命健康。文章以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为基础,对2003~2012年汉江汉中段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4个监测断面的个人年总风险均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值,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明显影响,其中南柳渡断面的风险值相对较高;由化学致癌物经饮水途径产生的风险值远远大于非致癌物,其中又以六价铬的风险值最高,所以加强治理六价铬是降低南水北调水源地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选取中山市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表层土壤中24种典型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其残留特征、可能来源和环境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土壤中OCPs检出率达100%,含量范围为10.64-92.93μg/kg,平均含量33.22μg/kg,在国内范围内处于中下水平。OCPs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DDTs对生物存在较低的生态风险;OCPs致癌风险累积值低于标准值10~(-6),非致癌风险累积值低于标准值1,对人体无健康风险,但应关注其对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卢海燕  张琰 《广州化工》2014,(4):133-135
根据博罗县域内4个水库的常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水质健康危害的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3年,4个水库的水环境健康个人年风险均低于美国环保局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推荐值,但超过了瑞典荷兰等国环保部门的推荐值。其中,致癌化学物质所致健康危害风险度远高于非致癌化学物质,主要风险因子为致癌化学物质六价铬;致癌化学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值均呈波动上升,非致癌化学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值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二甘醇潜在的健康风险,对2017年1月至4月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接收的1 012件二甘醇项目化妆品进行分析,测定了护肤体霜类、面霜类、香波、防晒乳液及护肤沐浴液五类化妆品中二甘醇的含量,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对二甘醇通过皮肤接触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发现,存在二甘醇风险问题的化妆品占受检总量的1.19%。二甘醇超标的四类化妆品(护肤体霜类、面霜类、防晒乳液、护肤沐浴液)的年健康风险值均低于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10~(-4))/年,但极个别样品超过了欧盟制定的二甘醇每日最大耐受量(0.5 mg/kg)。  相似文献   

12.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我国地表水和污水处理厂中高频检出的一类微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浓度一般是μg/L级别,但对人体具有内分泌干扰毒性和生殖毒性,是关系到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和再生水安全利用的重要污染物.文中系统综述了PAEs的理化性质、环境风险和在水环境中的分布特征,总结了国内外污水处理厂中PAEs的处...  相似文献   

13.
赵欣  侯伟昳  严棋 《净水技术》2020,39(z1):7-10,157
为提升饮用水水质,某水厂进行了原水水源切换。为评估水源切换前后该水厂原水水质健康危害风险,文中利用模型分别对镉、砷、氨氮、氰化物、挥发酚、汞、铅等有害物质,进行健康危害风险计算。结果表明,2015年—2017年,该水厂原水总健康危害风险水平在8.0×10~(-6)~2.4×10~(-5)a~(-1),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接受值5.0×10~(-5)a~(-1)。化学致癌物砷的健康危害风险水平最高,应将砷作为水源地健康风险管理的重要指标。水源切换后,总健康危害风险8.0×10~(-6)a~(-1)小于水源切换之前的9.2×10~(-6)a~(-1),说明水源切换对该水厂原水水质健康风险的应对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对上海某VOCs/SVOCs污染场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场地潜在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场地土壤监测点位S1、S1-3和S1-7针对潜在暴露人群(未来商业工人),存在单一污染物所有土壤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目标污染物为苯并(b)荧蒽、苯并(a)芘、苯并(a)蒽、二苯并(a,h)蒽,地下水中所有关注污染物针对未来商业工人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害均处于可接受风险水平,在进行场地再开发之前需要考虑场地修复等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任婷  钟文思  赵丽娇  曾毅 《化学试剂》2020,42(9):1073-1077
建立并优化了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HR-CS AAS)测定稻田土壤及水稻可食用籽粒中铬(Cr)、镉(Cd)、铅(Pb)和砷(As)含量的测定方法。4种重金属的方法检出限(LOD)分别为0.025、0.011、0.012和0.006μg/L;土壤标准品回收率98.3%~99.3%,大米粉标准物质回收率为98.4%~99.6%。应用该方法对四川省Y县稻田土壤和稻粒样品中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小于国标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有3.7%土壤样品中Cd超标;稻粒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平均值都在国标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范围内,有15%的稻粒样品中Cr含量超标。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建议的致癌风险模型分别对土壤和稻粒中重金属暴露进行了致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重金属经各种途径暴露对人类的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稻粒中重金属经口摄入对人类的总致癌风险指数为1.48×10~(-3),潜在致癌风险超出可接受范围。稻谷可食用部分的经口摄入是当地居民暴露于重金属的主要途径;可能是导致当地胃癌高发病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水质评价受到诸多因子的影响,我国对集中式水源地的水质评价尚未形成。目前实行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办法》主要采用单因子评价法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水体功能,在水质评价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广东省北江某水源地的水质指标进行水质评价的结果表明,该水源地污染情况可由2个主成分来反映,其贡献率F1(氨氮、总氮、氟化物、镉、铬)66.122%和F2(阴离子洗涤剂)31.878%。通过因子得分对监测断面2014-2016年水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发现,该水源地的水质在逐年好转,已达到GB3838—2002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标准。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主成分分析法能够较好的反映水源地水质变化和污染物情况,可以对水源地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新装修公租房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特征及评估其环境健康风险,本研究对南方某市公租房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多组分化学物质(33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检出频繁、毒性较高、含量较高的典型VOCs,并讨论了其在不同功能区域、不同楼层、不同装修时间的污染特征,最后,对典型VOCs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筛选得到5种典型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分别是苯、乙苯、间,对-二甲苯、1,1,2,2-四氯乙烷、甲醛;公租房装修程度越低、楼层升高、装修时间延长,污染物浓度越来越低;不同年龄人群的致癌风险评估可知,1,1,2,2-四氯乙烷、甲醛的致癌风险均超过1×10-6,该风险值不可忽略,且年龄越小、致癌风险越大;非致癌风险评估可知,苯、乙苯、间,对-二甲苯、甲醛的非致癌风险分别为3.3×10-3、9.8×10-4、4.7×10-4、1.99,即甲醛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8.
使用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上海某退役场地的土壤污染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根据场地未来土地利用类型建立场地概念模型,并分析暴露受体及暴露途径,筛选出6种场地关注污染物及6个污染超标区域,评价每个区域对受体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六个评估区域对儿童居民的致癌风险均超过风险可接受水平,威胁最严重的是SB28区域,其累计致癌风险为1.76×10~(-4),累计非致癌风险为4.35;如果场地建为商业区,六个评估区域对商业人员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处于风险可接受水平内。儿童居民健康风险主要来自于口腔摄入污染土壤及皮肤接触污染土壤。苯并(a)芘和砷是对受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两种关注污染物。  相似文献   

19.
东风西沙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波  朱慧峰 《净水技术》2016,(4):58-62,116
为明确东风西沙水源地水质状况,该文在水源地试通水前后水质监测基础上,对各监测点水质进行单项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水前水库取水监测点水质单项指标以Ⅰ~Ⅱ类为主,单因子法综合评价为Ⅲ~Ⅳ类,汞偶有超标,但其浓度未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综合水质指数(WQI)法评价水质主体为良(21≤WQI≤40)至尚好(41≤WQI≤60)。通水后水库江边取水和库中监测点单项指标均以Ⅰ~Ⅱ类为主,单因子法综合评价江边取水口水质为Ⅱ~Ⅲ类,库中监测点除总氮总磷外为Ⅱ~Ⅲ类;综合水质指数法评价水质均为优(WQI≤20)至良。东风西沙水源地水质总体安全,但应注意水库取水汞和氯化物污染风险以及库中富营养化风险的防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上海某区13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行业进行调研,根据排放因子法综合计算出各行业VOCs的排放清单,分析其排放特征从而筛选出重点VOCs排放行业。利用国际公认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点排放行业VOCs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初步的健康风险评价。各企业排放的VOCs中共识别出4种主要污染物,其中乙酸乙酯浓度最高,甲苯其次。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业的总非致癌风险值最高,为2. 95×10~(-1),在安全范围之内,其中甲苯的危害指数最高,对总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率为47.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