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由于其底层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可获得较大的空间,上部是砖房,较全框架结构更为经济,故在设计中经常采用。文章通过系统介绍,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关键抗震构件-底部钢筋砼抗震墙的设计提出要求,适用于手算以及电算后的抗震措施设置。  相似文献   

2.
陈军 《江西建材》2013,(1):38-39
本文通过详细的系统分析,对关键抗震构件底部钢筋砼抗震墙的设计提出一些要求,适用于手算和电算后的抗震措施设置参考,望指正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卫东 《山西建筑》2010,36(23):85-86
结合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设计难点,在深刻理解《抗震规范》有关条文的基础上重点对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中剪力墙的布置进行了探讨,从而更好的设计出抗震性能良好的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  相似文献   

4.
从转换层的墙体设计、楼板设计以及侧移刚度比和强度比的控制四方面探讨了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转换层设计,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和设计方法,并指出转换层的结构设计是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强制性条文的控制要点以及执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简称规范)主要条款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志强 《山西建筑》2007,33(10):94-95
介绍了底部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并从底部抗震墙砌体房屋侧移刚度比的控制、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各层抗震能力的匹配、过渡楼层的抗震能力的适当加强等方面阐述了竖向不规则的解决问题,以保证底部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洪艳  陈胜  程亮 《城市建筑》2013,(14):88-88,94
文章介绍了某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隔震施工的设计原理、构造措施、施工技术要点,并与传统设计下的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的经济技术进行了对比,从而再次证明了隔震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阴毅 《山西建筑》2014,(9):21-23
针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在汶川地震等强烈地震中呈现出的新震害特点,新抗震规范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JGJ 248-201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均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就规范内容,对一些设计要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旨在对该类结构设计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性能,提出了底层框架砖砌体抗震墙及底部二层框架混凝土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数量的简易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性能,提出了底层框架砖砌体抗震墙及底部二层框架混凝土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数量的简易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李燕 《山西建筑》2011,37(23):51-52
以一底部为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为四层砖混结构房屋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大型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MIDAS/GEN对不同结构方案的分析比较,研究了底部两层在静力和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布规律,对提高同类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超限底层框架砖房抗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抗震设防已不能满足超限底层框架砖房的需要 ,引入砖混剪力墙的概念 ,提出在上部砖房的两端及中部设置砖混剪力墙 ,底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 ,上下剪力墙有机结合 ,共同作用 ,并结合其它加强措施 ,建立起整体性强的空间抗震体系。  相似文献   

13.
郄东明 《山西建筑》2003,29(6):42-43
结合我国多年来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混结构的震害经验 ,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混结构的震害进行了分析 ,总结了其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浅析底框架砖房底层抗震墙数量的合理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永盛 《山西建筑》2003,29(4):16-17
分析了底框架砖房底层抗震墙数量的合理确定方法 ,推导出既简单又精确的计算公式 ,阐明了其应用原理 ,指出该法对于不同宽、厚和有洞口的抗震墙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加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缨  石强 《山西建筑》2007,33(1):70-72
分析了抗震加固考虑的三大因素,即刚度、延性、强度,根据不同房屋的具体情况,介绍了增加抗震墙、加强柱子两种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加固方法,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底层大开间组合墙房屋的特点 ,对模型房屋进行了子结构拟动力试验 ,测定其抗侧刚度 ,发现了抽柱对结构性能的重要影响。试验表明 ,底层大开间组合墙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7.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由于上下部结构特性差异较大,故抗震性能较差,但鉴于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这种结构的房屋还将存在相当的时间。对于此类结构的房屋,只要在设计中严格执行抗震规范,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并对其重点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进行处理,把握好其设计要点,就能达到房屋抗震的"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8.
鉴于框—剪结构体系的广泛应用,且其强度、刚度效应有别于其他结构形式的特点,分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抗侧构件的变形特征,研究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布置,指出建筑结构设计必须遵循正确的抗震概念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9.
郑州华林广场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华林广场上部高层住宅、下部大空间商业用房主体结构的概念设计。上部采用大空间、小肢墙筒结构 ,使小肢墙落在下部大空间框筒结构柱之上 ,取消了转换层 ,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 ,同时节约土建部分造价近 2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