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宗恒 《移动通信》2006,30(9):18-21
文章提出了频率富余度的概念,主要从频率的角度切入分析,以指导网内资源优化调配,提高频率利用率;同时结合NCS、MRR的分析及覆盖调整,优化覆盖重叠区,减少网内小区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频率资源紧张的问题,提升网络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研制基于FPGA的DDS脉冲信号源时,发现信号的频率、周期、占空比的单周期精度在频率较低和频率较高时很低。通过对时域特性的分析,对频率低端区找到了有效的方法,实验表明是有效的,文章介绍了分析方法,给出了FPGA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间接式频率合成和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并给出工程中的实例分析,提出了一些减小频率合成器体积、重量、成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种提高相位激光测距精确度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敏  杜小平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6):113-114
描述了一种采用相位式激光测距提高测距精度的方法,给出了采用相位式进行激光测距的原理,指出了采用单一频率进行测距时存在的矛盾,从而提出了在单一频率的基础上添加多个辅助频率进行测距,分析了采用多个辅助频率进行相位激光测距的原理,并对采用该方法进行了精度分析。从分析的结论看,采用的辅助频率个数越多,则越能提高测距精度,同时该方法还能提高测量范围,解决了单一频率测量时的矛盾,达到了测距时高精度、大范围的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伪码同步问题,本文以滑动相关法为基础,分析了在不同采样频率下实现同步时的信号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同时结合克拉美罗限分析了采样频率对同步精度的影响。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增加采样频率可以提高信号的检测概率;在高接收信噪比下可以缩小符号定时偏差,提高系统同步的精度。但当采样频率足够高时,继续提高采样频率获得的性能提升很小,同时会增加信号处理的复杂度。因此,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同步时,采样频率的选取需要在性能与复杂度上折中考虑。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原有频率捷变雷达信号源中频率校准方法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边工作边校准的频率校准电路,提高了信号源的频率跟踪精度和稳定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7.
雷达信号细微特征时频分析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赵拥军  黄洁 《现代雷达》2003,25(12):26-28
介绍了时频分析的方法,针对雷达信号,论述了时频分析在提取调频信号的调制斜率、起始终止频率以及频率编码信号的编码规律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网络规划和频率复用问题,然后详述了移动WiMAX在频率复用度分别为1和3时的对比分析,最后介绍了部分频率复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加ssinc窗的循环周期图在谱频率方向和循环频率方向的偏差,分析了TA循环谱估计是无偏估计。然后,根据STFT方法,推导了使方差得以减小的平均循环周期图的计算方法,同时分析了加ssinc窗的平均循环谱估计能使方差得到最佳地减少,并采用平均的TA循环谱估计方法,估计了具有不同循环频率的两个循环平稳信号和的循环谱,所得的循环谱能在循环频率方向将各循环平稳信号准确地分离开,并在各循环频率处的谱频率方向准确得到各自的功率谱。  相似文献   

10.
多载波码分多址(MGCDMA)系统可以通过在频域上的扩频和解扩来有效地获得良好的频率分集效果。本文分析了信道参数对频率分集的影响,讨论和比较了实现频率分集的三种扩频方法的性能。在分析频率分集增益时,考虑了多用户干扰对增益的影响。在多用户系统中,不同扩频方式可获得的频率分集增益大小还与接收机端采用的合并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抗干扰通信、雷达系统中采用的频率捷变频技术,并对其关键技术——频率合成技术作了讨论,重点介绍了新型频率合成器——声表面波直接频率合成器。以一种100点声表面波直接频率合成器为例,该直接频率合成器具有小于3μs的频率切换时间(跳频速率达38000跳/s),-70dBc的虚假电平抑制,在500MHz偏离载频1kHz处相位噪声为-90dBc/Hz,100个频率点等多项优异性能。最后分析了声表面波直接频率合成器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王春华  王革思  解光辉 《信息技术》2007,31(7):46-48,112
介绍了非相参频率捷变雷达信号源,分析了频率控制电路的设计原理,并给出了设计实现框图。指出了原有频率捷变雷达信号源中频率校准方法存在的缺陷;改进了原有频率校准电路,经过对实际数据的分析,新的校准电路频率漂移速度达到10^5Hz/μs,有效地解决了原有信号源的频率跟踪精度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罗欢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5):113-114
介绍了频率合成的原理,常用几种频率合成技术及其优缺点。选择最常用的数字频率合成技术检验其合成频率的效果,在动态系统仿真软件SystemView环境下设计构建了一个数字频率合成器.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滤波器带宽和VCO的载波最大变化范围内,可产生多个频率稳定的输出信号,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LTE和以往制式不同的时频资源特点,结合实际LTE组网中可能使用的频率方案,分析了LTE中无线资源分配方案。同时,本文还针对频率方案中出现的频率干扰协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频率干扰规避和协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未来5G应用的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获取5G应用所需频率的基本原则,分析了满足5G频率需求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加速已有频率的应用技术升级、倡导FDD/TDD融合发展来深耕现有频率使用效率、分阶段规划6GHz以下低段频率和6GHz以上高段频率等,并最终给出了迈向5G应用的频率演进路线的初步考虑。  相似文献   

16.
刘同庆  于虹   《电子器件》2006,29(4):1375-1378
理论分析了吸附效应对双端固支纳米谐振梁特性的影响。吸附效应主要考虑质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推导了吸附效应影响下的频率偏移,并与空气阻尼对谐振频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吸附效应引起的频率偏移在1‰左右。与空气阻尼效应相比,吸附效应对频率的影响更大。文章还分析了频率偏移与压强,温度和梁尺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董哲  陈汗龙  欧阳文  周鑫 《现代导航》2022,13(4):251-257
介绍了四大卫星导航系统采用的时间系统,分析了频率标准的时域频率稳定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推导了其实用计算方法和公式,主要对近十年以来研究 GNSS 星载原子钟频率稳定度的测算数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了各个导航系统星载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 综合数据表明大部分星载钟天稳均可达到 10-14量级,其中 GPS 星载铷钟和 Galileo 星载 PHM 钟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何强  王丹 《电子工程师》2003,29(4):8-9,26
介绍了MCl45152—2芯片的特点,并分析了利用该芯片设计1800MHz频率合成器的方法。该频率合成器具有较低的相位噪声、很高的频率稳定度,它将在移动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量异构用频装备同时同区域部署运用带来的频率资源紧张、指配效率低等问题,构建用频需求及频率资源表征模型,分析了频率资源指配流程,提出了基于用频需求匹配度的频率指配算法。该算法通过提高频率资源与用频需求带宽的匹配度,充分利用可用频率资源,实现资源集约使用。同时,为避免用频规律性被敌方识别、利用,引入频率间隔因子,提高了用频的灵活性、随机性。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相对于其他算法,可以显著提高装备用频需求满足度。  相似文献   

20.
汪军 《现代电子》1997,(4):52-57
本文对电流准谐振变换器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准谐振电路在电网、负载变化时变换频率和功率开关导通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了这种变换器的功率输出与变换频率,闭环方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