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相差电流保护Ⅲ段的远后备性能,特别是对变压器另一侧短路的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表明当变压器另一侧分别发生两相短路与三相短路时,基于相差电流的Ⅲ段保护的灵敏度低于基于相电流的Ⅲ段保护的灵敏度.在被保护线路下级相邻设备也是线路的条件下,线路分别发生两相短路与三相短路时,基于相差电流的Ⅲ段保护的灵敏度高于基于相电流的Ⅲ段保护的灵敏度.提出了如果被保护线路下级相邻设备除了有Y,d11接线的变压器外还有线路,Ⅲ段电流保护可采用2种保护方式共同工作.2种保护方式经或门出口.一套采用基于相电流的两相三继电器接线方式,以提高变压器另一侧短路时远后备的灵敏度;另一套采用基于相差电流的接线方式,以提高相邻线路远后备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超高压线路后备保护整定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起线路保护拒动造成330kV变电站全站失压事件的分析,指出在微机保护主、后一体化配置情况下,当线路发生故障而由于装置自身或相关设备原因造成主保护拒动时,装置内的后备保护也难以可靠出口,只能依靠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切除故障。在采用近后备方式条件下,相邻线路保护会由于灵敏度不足而无法可靠动作,从而导致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此,提出超高压线路保护可采用近后备与远后备相结合的方式,距离Ⅲ段主要作为相邻线路故障的后备保护,应对相邻线路故障有灵敏度。详细介绍了距离Ⅲ段的整定计算原则,并分析了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所提方法提升了线路保护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 前言 在220kV线路普遍装设高频保护的情况下,零序电流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用它作为反应电网接地故障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在使用单相重合闸的220kV双回线上,所配置的分电流零序电流保护,若按常规使用,将出现零序Ⅰ段(灵敏Ⅰ段和不灵敏Ⅰ段)、Ⅱ段定值很大、在双回线运行时保护范围甚短的情况。特别在双回线较短,零序互感大,220kV母线元件少,变电站又使用全星自耦变的情况下,循常规整定的零序电流保护,更难于满足有选择性地快速切除故障线路的要求。保护效果不好,不仅局限于双回线本身,同时对于毗邻搭接的线路接地保护性能,也造成较大影响,导致电网接地保护...  相似文献   

4.
双重化配置的输电线路光纤保护,存在因光纤通道同时异常造成线路区内故障时保护同时拒动的风险。一旦发生,将造成故障切除时间的延迟和相邻线路的无选择性跳闸,带来故障范围的扩大和电网稳定性破坏的严重后果。文中针对这种因光纤通道异常导致的线路光纤纵联保护退出情况,研究了一种自适应缩短线路Ⅱ段后备保护动作时间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加速线路Ⅱ段后备保护动作时间,达到快速切除故障同时避免相邻线路Ⅱ段后备保护无选择性跳闸的目的,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纵联保护作为220 kV线路全线速动的主保护,在线路正常运行时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纵联保护必须依赖于通讯通道,在通道中断或者传输质量降低时,都将造成纵联保护被迫停运。在线路的两套纵联保护均退出运行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系统稳定的要求,必须缩短后备保护灵敏段的动作延时,总结2008年年初电网在遭受罕见的冰雪凝冻灾害天气考验期间,纵联保护通道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经验,提出了线路后备保护增加“灵敏快速段”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纵联保护作为220 kV线路全线速动的主保护,在线路正常运行时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纵联保护必须依赖于通讯通道,在通道中断或者传输质量降低时,都将造成纵联保护被迫停运.在线路的两套纵联保护均退出运行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系统稳定的要求,必须缩短后备保护灵敏段的动作延时,总结2008年年初电网在遭受罕见的冰雪凝冻灾害天气考验期间,纵联保护通道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经验,提出了线路后备保护增加"灵敏快速段"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阻抗继电器与距离继电器分类的基础上,对Ⅰ、Ⅱ、Ⅲ段阻抗继电器的配合问题和Ⅰ、Ⅱ、Ⅲ段距离继电器的配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Ⅲ段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应具有的条件.由于阻抗继电器具有性质1,Ⅲ段阻抗继电器作为Ⅰ、Ⅱ段阻抗继电器的后备,在任何一次系统条件下都是成立的.由于距离继电器不具有性质1,一次系统结构、参数、运行方式、短路类型变化对Ⅰ、Ⅱ、Ⅲ段距离继电器的配合都产生影响.如果Ⅲ段距离继电器支接阻抗特性不能够涵盖Ⅰ、Ⅱ段距离继电器的支接阻抗动作特性,则Ⅲ段保护起不到后备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按照逐级逐段配合原则整定超高压电网线路距离保护Ⅱ段会因多级同段配合而导致动作时延过长,这在线路故障主保护拒动时将严重威胁系统安全.提出了一种距离保护延时段整定计算方案,方案中距离保护Ⅱ段只与相邻线路纵联保护配合,若不能满足灵敏度要求,则采用灵敏度调整函数适当提高灵敏度使其能够反应本线路绝大部分故障,同时增加距离保护Ⅱ段延时以确保选择性;并从灵敏度补充的角度将距离保护Ⅲ段当成传统的距离保护Ⅱ段使用,由其确保灵敏度满足规程要求.算例分析表明了该整定方案能够保证距离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并能兼顾速动性,配合逻辑简洁,方便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9.
降压变压器高压侧过流保护对低压侧区内故障不能保证灵敏度,无法满足作为变压器内部相间短路近后备保护的要求;同样低压侧过流保护在相邻线路末端相间短路时也存在灵敏度不足问题,不能满足作为相邻元件远后备保护的要求。在分析自适应保护特点和变压器后备保护配置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压器自适应过流保护方案,它在故障时在线识别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实时自动地计算变压器后备保护的整定值,在保证正常工作时不会误动的前提下,又确保了变压器区内、区外故障时作为近后备、远后备保护的灵敏度。文中通过算例证明了该自适应后备保护方案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阻抗继电器与距离继电器分类的基础上,对Ⅰ、Ⅱ、Ⅲ段阻抗继电器的配合问题和Ⅰ、Ⅱ、Ⅲ段距离继电器的配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Ⅲ段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应具有的条件。由于阻抗继电器具有性质1,Ⅲ段阻抗继电器作为Ⅰ、Ⅱ段阻抗继电器的后备,在任何一次系统条件下都是成立的。由于距离继电器不具有性质1,一次系统结构、参数、运行方式、短路类型变化对Ⅰ、Ⅱ、Ⅲ段距离继电器的配合都产生影响。如果Ⅲ段距离继电器支接阻抗特性不能够涵盖I、II段距离继电器的支接阻抗动作特性,则Ⅲ段保护起不到后备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300 MW火力机组发变组保护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龙兴  张莉  房鑫炎 《华东电力》2005,33(12):56-60
运行多年的300 MW火力机组,其发变组保护设备落后、老化、校验复杂、保护灵敏度低。通过对发变组保护改造工程中微机型保护配置、技术方案的研究,可提高发变组保护的动作可靠性,能取代老式的整流型保护和电磁型保护。  相似文献   

12.
介绍如何组合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引出端子。  相似文献   

13.
唐玲宏 《电气开关》2012,50(4):49-52
针对某1 10kV电网距离保护进行整定计算,结合该系统实际运行参数,具体保护装置型号参数和距离保护整定原则,利用继电保护图形化自动整定系统,根据《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对某地级电网110kV线路的保护进行设计并整定计算,形成合理的整定方案,以全面掌握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对其他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曹树江  朱辉 《河北电力技术》2000,19(2):44-47,50
对河北南部电网LFP-901、LFP-921保护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研究总结,包括LFP-901保护非本装置原因的误动分析及对策,特殊民政部下的动作行为分析,LFP-901保护与收发信机的配合,LFP-921保护使用中几个总理2的解决以及LFP-901、LF这保护的异常统计分析等。  相似文献   

15.
对某风电场低压侧电缆短路故障时变压器后备保护的复压闭锁方向过流保拒动原因进行了分析.改进过流保护定值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带负荷试验验证方向过流保护动作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总结了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在以工频变化量为理论基础的系列保护元件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成果,介绍了线路保护、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方面所采用的关键技术,阐明了微机保护装置采用主后综合,双套配置的合理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纵联差动保护,对线路两端或母线各端的有功功率进行比较,若各端功率的和超出整定值,则判定为区内故障。在典型400 kV输电系统模型上,运用MATLAB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原理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电流比率差动保护更加可靠且计算量小,因而可缩短动作时间。该方法能检测所有故障类型,适应于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  相似文献   

18.
对美国SEL微机保护与国产微机保护的主要元件作了比较。重点分析了SEL保护在500kV葛双二回线POTT方式的逻辑编程及动作特点。  相似文献   

19.
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新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距离Ⅱ段的整定方法,该方法比传统的距离Ⅱ段保护的范围要大。为了进一步扩大距离Ⅱ段在相邻线路的保护范围,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在线识别系统运行方式的功能,构成了根据实时数据在线整定距离Ⅱ段的自适应原则,该方法在保证选择性的前提下,比前者有更大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20.
连玉英 《电气开关》2002,40(6):11-12
对过流保护电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