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了武陵山片区民间传统竖屋过程中的仪式文化,从乡土文化、工匠文化、村落保护等角度,阐述了竖屋仪式活动在乡土文化传承及传统村落保护中的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建材与装饰》2007,(7X):1-1
围绕文化名市建设,近年来肇庆市加大文化古镇古村的保护利用力度,把文化古镇古村保护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民间民俗文化保护相结合,与乡镇建设规划相结合,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许多原来沉寂的古村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对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岭南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弱势民族文化趋于消亡。苗族地区特别是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服饰文化也面临消退,在现代设计领域如何对苗族传统银饰造型元素进行吸收与现代化改造,对传承和发扬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艺术特色,保护苗族文化遗产,开发应用丰富的苗族银饰文化资源,促进苗族银饰产业发展,进而解决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武陵山片区苗族文化特别是银饰文化越来越收到广大人民的广泛关注,成为各民族所喜好的装饰艺术品。对研究武陵山片区苗族传统银饰造型的现代性应用显得极为珍贵。  相似文献   

4.
沙湾古镇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其文化资源与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享誉盛名,也是广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古镇的保护更新,既符合村庄规划的一般要求,同时更体现和传承了古镇、古村的文化风韵,在学术研究与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建设及过分追求城乡一体化业绩,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使部分古镇、古村受到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今以鸣鹤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为例,在对鸣鹤历史文化名镇现状评价基础上,着重探析了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整治模式、展示利用和实施对策,使之有利于实现鸣鹤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匠"即有工艺专长的匠人,武陵山片区将村落匠人叫师傅,村落工匠是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村落"农民"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劳动者"之一,在传统乡土手艺中他们既是设计者也是制作者。他们不但拥有精湛的技艺,同时他们还懂得村落传统的民族民间习俗,在村落中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设计和建造房屋还是生产生活器物,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能满足村民的需要,因此片区民族村落工匠的技艺是基于满足当地村民基本生活需要的造物活动,从材料选取、形态型制、制作工艺、装饰纹样等各方面都具有本土性且能满足村民的需要,农耕文明时期他们以精湛的手艺守护着村落传统的生活方式,使传统村落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因此从民族村落工匠的传承来保护片区传统民族村落,让他们在传承手艺的基础上传播乡土文化,引导新生代村民坚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对村落祖先留下来的祖制心存敬畏并为之自豪,从各方面保持片区民族村落原居民纯朴的民风,这是村落传承的"灵魂",守住传统村落"最后的家底"行之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古村古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村古镇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历经朝代的更替,见证历史的变迁,反映独特的民风民俗,传承着文化的延续,是不可再生和不可代替的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加以保护开发和继承利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是人们以感知、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为目的的行为过程。具有典型琼北火山文化风貌的美孝古村因其地理上的旅游优势和"海南国际艺术公社"项目的置入,将由农业型向文化旅游型古村转变。保护规划在尊重原有村落肌理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古村空间结构,对建筑的分类分级保护和提升景观环境,呈现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的古村风貌。实现旅游规划、村落更新、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古村风貌、古村建筑、淳朴民风、民间艺术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庄河村的古村落保护成果,也从古村色彩的不协调、水系的缺少和不和谐的建筑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古村落保护提出了措施与建议,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留传统生活韵味,关注古村色彩特征,继承村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何夕 《建筑与文化》2014,(7):172-175
几千年的物质文化积累,使这片广阔土地形成了无数映射着中华民族文化之光的乡村聚落,它们以多彩的形态、古朴的民风、独特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被称为“传统文化的明珠”。多少年来,这些古城、古镇、古村、古寨一直“养在深闺人未知”,成为人们心中追求的“世外桃源”。随着古村落研究的深入和文物保护的加强,人们开始关注这些默默无闻却又极具价值的聚落。  相似文献   

11.
吕梁  何磊  刘勇 《四川建筑》2014,(4):36-37
古镇的"原真性"保护已作为保护理论的基础与核心概念被广泛接受,文章以"真实性"代替"原真性",以强调对历史进程中多个时期核心文化价值的叠加保护。文章对"真实性"的核心内涵进行了分析,并以成都市大邑县新场镇保护规划为例对古镇的"真实性"保护方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承,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规划时,应当立足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对其物质空间进行保护和传承。平流古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县,拥有珍贵的干栏式建筑群,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具有代表性和极高的保护研究价值。深入了解平流古寨的村落概况、建筑形式,以及在建筑空间层面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未来更好地规划和保护平流古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筑》2015,(23)
<正>长假回来,家门口的绿化带不见了;国庆期间,古迹又新添了很多"疤"……每一次长假,来一次大规模旅行,上演一场大规模不文明行为。绿化带被毁了可以重建,古建可以吗?能用修缮解决的建筑还能叫"古建"吗?不断重修翻新的小镇还是"古镇"吗?古镇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干百年沉淀下来的"魂"。一旦破坏,将无法恢复。一番修补,就是记忆的断层,记忆的分水岭。如同我国历史文化,以秦汉大一统为分水岭,将秦朝以前的社会文化统一归类到前秦,其研究无法同后来朝代一般细致。为什么说文化和文明的传承,而不是说  相似文献   

14.
青岩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迄今已有 6 0 0多年历史 ,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古镇之一 ,是贵阳市花溪风景名胜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从青岩古镇丰富的文化内涵来看 ,将青岩古镇定位为传统风貌、风景名胜、地方特色及民族文化、近现代史迹等四种文化类型。文化类型的定位反映出青岩古镇所具有的文化氛围、文化气息、文化品位。努力挖掘和保护青岩古镇丰富的文化内涵 ,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法加以利用、保护和建设 ,使青岩古镇更具文化魅力 ,更具有历史风采。保护古镇风貌 ,抢救历史建筑 ,开拓旅游环境 ,改善居住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 ,树立精…  相似文献   

15.
一眏 《建筑与文化》2014,(8):198-201
几千年的物质文化积累,使这片广阔土地形成了无数映射着中华民族文化之光的乡村聚落。它们以多彩的形态、古朴的民风、独特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被称为“传统文化的明珠”。多少年来,这些古城、古镇、古村、古寨一直“养在深闺人未知”,成为人们心中追求的“世外桃源”。随着古村落研究的深入和文物保护的加强,人们开始关注这些默默无闻却又极具价值的聚落。  相似文献   

16.
保护“原生态”社区 守护古镇古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镇古韵的维系除了需要保护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更需要的是一代代人的传承。古镇是一个简单的社区.是当地居民聚居的场所.他们需要以传统的空间形态、社会形态为载体,找到归属感。继而才能传承古镇文化、维系古镇古韵。而由传统的空间形态、社会形态所形成的就是古镇的“原生态”社区。如何保护“原生态”社区就成为古镇保护的“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入手,通过实地调研并分析了高椅古村的过去与现在,总结发展过程中所遇问题。结合如今大力倡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背景,从整体规划思路、单体建筑提质改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可持续性旅游开发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性发展策略,唤起人们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对高椅古村的明天寄予了美好的期望。留住"乡愁",留住传统文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129-131
为探研武陵山片区茶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以推动该片区整体经济的综合发展,在调研武陵山片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产业联动理论,提出构建茶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三大优势产业联结互动的发展思路。初步探索了切合武陵山片区实际情况的以茶产业为基础,以民族文化产业为实践推动力,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三位一体茶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实施路径,为多领域、多层面驱动武陵山片区整体经济的提升,加快国家实现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计划的步伐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11)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传统建筑形式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本文主要分析了武陵山片区的吊脚楼建筑和一般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从建筑选址、环境营造、平面布局、构造形式、材料特点、装饰细部、艺术美学等七方面分析了它们的普遍特点,并提出了建筑保护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0.
试图从"绿色再生"角度去实践船政文化马尾造船厂片区工业遗产保护建设,以保护修缮和绿色改造为主要整治方式,避免建设性破坏,利用节能改造、"绿色表皮"、装配式建造等策略在保证最大化地展示工业遗产历史记忆的同时,体现船厂保护建设过程中再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