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舰艇的机动过程及反辐射导弹导引头对舰载雷达的捕捉原理,研究了反辐射导弹对机动舰艇的捕捉概率计算问题。首先确定了反辐射导弹对舰艇的射击坐标系,分析了反辐射导弹对舰艇的搜索过程,建立了导弹和舰艇的空间位置模型。根据反辐射导弹导引头对雷达信号能量、空域、频域和时域上的截获条件,给出了基于窗口函数的捕捉概率计算方法。仿真结果显示舰艇机动会对反辐射导弹捕捉概率产生不利影响,但通过提高目标指示精度、增大反辐射导弹导引头探测距离、提升导弹飞行速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削落舰艇机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振邦 《飞航导弹》1994,(12):22-27,47
论述了反辐射导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及其对舰载雷达的威胁。着重分析讨论了舰载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几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雷达组网中的两点源反辐射导弹诱骗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雷达组网中,采用两点源原理,利用两部雷达组网抗反辐射导弹,得出在不同情况下诱骗反辐射导弹成功的概率,分析出如何更好地安排雷达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效果。并给出了两部联网雷达距离不同时,对反辐射导弹诱骗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舰载雷达系统包含的舰载雷达数量多、类型不一而且分布密集,在反辐射导弹(ARM)反舰作战时,对不同类型的捕捉能力决定了ARM的制导和命中精度。根据舰载雷达的工作方式、辐射信号空间分布特点和ARM导引头信号分选机理,建立了ARM对舰载雷达系统的攻击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求解ARM对不同舰艇各型舰载雷达的捕捉概率。仿真结果表明,在采用随机工作方式下,ARM难以捕捉发射功率相对小、但波束稳定的制导雷达,而对搜索周期短、发射功率大的舰载搜索雷达有较高的捕捉概率。  相似文献   

5.
雷达诱饵对抗反辐射导弹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峰  方立恭 《飞航导弹》2001,(12):25-27
鉴于反辐射导弹对雷达的威胁,通过增加雷达诱饵的个数,分析雷达诱饵对反辐射导弹的影响,采用数学归纳法,建立雷达诱饵对反辐射导弹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有无雷达诱饵掩护的雷达的毁伤概率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舰载雷达间歇关机下反辐射导弹(ARM)对舰载雷达的命中能力,根据影响ARM命中精度的主要误差源,建立了舰载雷达在不采取和采取间歇雷达关机对抗条件下ARM对舰载雷达的命中误差模型。仿真结果反映了舰载雷达关开机时间比、关机时间以及ARM自身参数对命中概率的影响,并表明通过选取舰载雷达合适的关开机时间比值对抗ARM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反辐射导弹与常规反舰导弹协同反舰的效果,建立了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模型,在反辐射导弹对舰艇防空雷达的毁伤概率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反辐射导弹对搜索雷达、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的毁伤模型,分别仿真了在不同情况下反辐射导弹对搜索雷达、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的毁伤效果;在导弹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对反辐射导弹和常规反舰导弹协同反舰的作战效果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辐射导弹与常规反舰导弹协同使用能够提高整体作战效果,并减轻载机负荷。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反辐射导弹在反舰作战中与常规反舰导弹的协同运用效果,建立了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模型,在反辐射导弹对舰艇防空雷达的毁伤概率研究基础上,建立反辐射导弹对搜索雷达、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的毁伤模型,仿真在不同情况下反辐射导弹的毁伤效果,并在导弹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对反辐射导弹和常规反舰导弹协同反舰的优化使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降低舰艇对导弹的发现和抗击能力,提高常规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和增强其反舰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9.
反辐射导弹主要用于攻击警戒雷达、火控雷达和舰载雷达,可对防空雷达进行寻的、跟踪直至摧毁。从防空雷达部署、使用、伪装、抗扰、防护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战术、技术措施,可有效抗反辐射导弹的攻击。  相似文献   

10.
反辐射导弹对舰载三坐标雷达毁伤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反辐射导弹的制导原理、舰载三坐标雷达的工作模式、导弹和目标的运动规律,建立了ARM截获舰载三坐标雷达信号模型、ARM命中和终点效应模型.研究了ARM导引头灵敏度、舰载三坐标雷达搜索周期、ARM和舰艇运动速度等对ARM毁伤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定量研究ARM对舰艇的作战使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汤建龙  郭立博  董阳阳 《兵工学报》2020,41(10):2088-2095
有源诱偏系统是地面雷达抗反辐射导弹(ARM)攻击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诱偏过程中诱饵无法获知ARM的实时位置,且ARM存在惯性导航误差,因此,现有诱偏系统的诱偏效果具有不可靠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站定位原理的单机动诱饵抗ARM方法。在机动有源诱偏原理的基础上,给出雷达发射机关机后诱偏系统对ARM的定位方式,推导定位方式的系统误差;同时综合考虑惯性导航误差,分析ARM可能落点区域,进而确定恰当的诱饵关机时间,提高诱偏系统的可靠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诱偏系统可对ARM实施有效定位,并且控制诱饵实现成功诱偏,有效保障了雷达和诱饵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对抗雷达关机是反辐射导弹(ARM)的一项重大关键技术。借助ARM方案弹道的平飞特性段,提出了采用纯方位无源定位(Bearing-Only)技术结合有控制输入的扩展卡尔曼滤波估计方法(EKF)解决ARM被动+捷联惯导复合制导方案为抗目标雷达关机所必须建立准确的惯性基准轴这一技术难题。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增强ARM的抗关机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试论舰舰导弹雷达-电视复合制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舰舰导弹的抗干扰能力是舰舰导弹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雷达制导体制和电视制导体制的比较以及对现代水面舰艇无源干扰作战的分析,提出了末制导雷达“初制导’、“二次搜索”等概念.阐述了雷达、电视两种制导体制相结合,取长补短的复合制导过程,较好地改善了舰舰导弹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捕捉概率的分析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舰艇有效散射截面计算方法的引入,得出了弹上雷达在不同目标特性下对舰艇的探测能力,即最大探测距离,进而寻求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与导弹捕捉概率在俯仰、距离和航向三个通道内的函数关系,最终得出了不同舰艇条件下雷达散射特性对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箔条干扰是舰艇防御反舰导弹攻击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抗箔条干扰能力,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理论的雷达回波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放大雷达回波信号的局部细节,从而实现对舰艇和箔条假目标的识别和区分,确保导弹对真实目标进行跟踪和攻击.  相似文献   

16.
反辐射导弹对防空雷达构成严重威胁,对抗反辐射导弹首要条件是及时发现反辐射导弹.文中介绍了一种三站红外告警反辐射导弹的方法,论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分别建立了两站和三站红外告警模型,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三站红外告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两站红外告警方法相比,三站红外告警具有告警距离更远、精度更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爆破式ARM 对典型雷达目标的毁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爆破式反辐射导弹(anti-radiationmissile,ARM)对典型相控阵雷达目标的毁伤效果,对ARM爆破战斗部的引战配合进行研究。在分析空地反辐射导弹末段弹道特性及爆破式战斗部毁伤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爆破式ARM对典型目标触发起爆和近炸起爆时的毁伤模型,并采用Monte-Carlo仿真方法确定了近炸起爆的最佳起爆高度及不同起爆方式的导弹单发毁伤概率。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天线高度较高的目标适宜采用近炸起爆,对于天线高度较低的目标适宜采用触发起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