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矿石的浮选工艺和特点,以及金矿物在磨矿过程中表现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2.
一、金矿物的浮选金矿床有砂金和脉石之分,现在主要产金国所开采的金矿多系脉金矿床;脉金矿床的种类很多,目前我国分为含金石英脉矿床,含金黄铁矿矿床,含金多金属矿床和含金钨锑矿石英脉矿床(包括钨锑金矿、金铀矿等)四种.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太平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矿业)金矿的矿石工艺类型为少硫化物含金矿石,脉石矿物相对含量为97.38%,以石英、绢云母为主,次为长石、绿泥石、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矿石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少量的银金矿,矿石中含有少量巨粒金及粗粒金。为进一步完善堆浸工艺,太平矿业对最终浸出率及分年浸出率进行了实验及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黄金生产率,我們将压縮空气通入矿浆,做为金矿氰化过程的强化剂,进行了純机械攪拌氰化、机械攪拌槽充气强化氰化和管道充气强化氰化三种試驗。一、试验条件試料是含金黄铁矿(石英脉)手选精矿。矿石含金223.8克/吨。原矿中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含金、銀)、黄銅矿、赤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絹云母、白云石等。金以浸染状嵌布于黄铁矿中,自然金少。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吉兰丹州Ulu Sokor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lu Sokor金矿床产于二叠—三叠纪火山沉积岩中,含矿岩石主要为千枚岩和石英斑岩,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金矿化类型主要有含金块状硫化物型、含金细脉浸染型、含金石英脉型和褐铁矿型4种,矿石品位变化较大。矿床地质特征、矿体产状及矿化蚀变信息表明成矿与热液活动紧密相关,应属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物化探工作显示,New Found、Sg.Ketubang及矿区中北部是下一步找矿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6.
一、矿石性质矿床为含金铜石英脉,矿体分上、中、下三部,有明显的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区别,金铜品位和氧化程度有很大变化。主要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矿石中金属矿物:(1)硫化矿物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黄铁矿、少量磁黄铁矿、黝铜  相似文献   

7.
含金硅灰石和方解石的综合选矿工艺按照物质的成分,对含硫化物少的金-石英-含碳酸盐型矿石进行了研究。主要的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白铁矿、磁黄铁矿和金矿石。主要的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硅灰石、方解石、蓝晶石和辉石。应当指出,在石英和硅灰石中具有含金黄铁矿浸...  相似文献   

8.
罕乌拉金矿床属石英脉型,金矿体呈脉状赋存于北西西向(含北西向)断裂中,围岩为华力西晚期蚀变斜长花岗岩体或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地层。通过本次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体)特征,矿石自然类型按氧化程度属原生矿石,按金属矿物组成属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矿石。矿石工业类型按矿体和矿石特征属含金石英单脉型矿石,按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属易选金矿石。矿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简单,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类型属简单型。  相似文献   

9.
某含金原生矿石的金品位为5.36×10-6,金是主要的目标回收矿物。为了查明影响选冶工艺指标的主要因素,对该矿石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矿物自动分析仪,对矿石的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含金矿物的粒度和含金矿物解离度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目标矿物的工艺矿物学相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主要金矿物是自然金和银金矿;矿石中金的粒度以细粒和微细粒为主,分别占49.43%和50.57%;金矿物的赋存状态以裸露金为主,占72.71%,包裹金占27.29%。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得出:提高磨矿细度,使包裹金裸露出来,同时,在浸出之前,采取相应措施对毒砂进行氧化预处理,去除毒砂在浸金过程中的不利影响,有助于提高金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0.
岳辉 《黄金》2008,29(10)
矿石中矿物解离通常是由碎矿、磨矿来实现的,但取决于矿百中金与其他矿物的共生关系。常规碎磨系统产生的过磨和矿泥都会严蕾影响金川收率。添加助密剂可改变矿石的机械性质,使其在低应力下便可达到碎裂,从而提高矿物解离度。本次研究,使用微波预处理来提高金矿石的可磨性。试验矿石中含有石英、硅酸盐和铁的氧化物。在微波的辐照下,选择性加热不同矿物成分产生热应力从而导致矿石破裂。  相似文献   

11.
正矿石特性主要指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的粒度组成和脉石矿物的成分,叙述如下:1.矿石的物质组成对还原焙烧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矿石物质组成,主要指矿物的种类和结构状态等。进行还原焙烧的矿物主要有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等,含赤铁矿的矿石,由于其结构不同,还原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石英质磁铁矿,有些呈层状结构,在加热过程中赤铁矿和石英,由于膨胀变化不同而出现裂缝。这有利于还原剂分子的扩散,提高矿石的还原速度和焙烧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浩德成 《甘肃冶金》2006,28(3):66-67
小沟里金矿床属石英脉型金矿床,矿物成分简单,金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于石英、钠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物的晶隙和裂隙中,粒度较粗,属于易磨好选矿石。  相似文献   

13.
影响用堆浸法回收金的矿石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浸是低品位矿床和尾矿中回收自然金和金银合金的一种方法。其回收率与岩石和矿物的渗透性,在矿堆中的矿石粒度和影响金颗粒暴露到氰化物溶液的矿石结构有关。这些矿石结构包括沿裂隙和微裂隙的含金细矿脉和微细矿脉、在多孔矿物和岩石中的金颗粒、沿其它矿物颗粒边界上存在的金颗粒。在另一方面,即使细磨也不可能解离小的包裹金。用中到细的磨矿方法可以解离沿其它矿物颗粒边界上存在的大多数金。但是,由于最终物料粒度太细.以致在矿堆中没有渗透性,但是,用把细物料制成多孔矿粒的方法可以堆浸这种细磨的物料和浮选厂尾矿。在矿体上面氧化带矿石和风化带矿石常常适合于堆浸,因为用转变成多孔的铁氧化物和氢氧化铁的方法使含金的黄铁矿和砷黄铁矿成为可渗透性。在几种类型的金矿床的矿石结构的评论中指出:  相似文献   

14.
所研究矿石含金6.2克/吨,含银268克/吨。Cu、Pb、Zn均具回收价值。主要矿物成分是碳酸盐(70%)、硅酸盐(约20%)和硫化物(约10%)。金的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及少量金铜矿、铜银矿和含铜金银矿。其粒度小于10微米的约占90%以上。经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物相分析、激光光谱分析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本试料磨至—0.2毫米后,约55%的金仍分布于载体矿物中,以0.5—0.02微米的次显微金的形式存在。氰化提金试验表明,载体矿物中的次显微金粒大部分不能与氰化物反应。这是因为它们在磨矿过程中不能单体解离,仍被载体矿物严密包封。  相似文献   

15.
烂山石英脉矿呈乳白色,有用金属矿物有自然金,其次为少量的硫锑铜银矿、辉砷镍矿、黄铁矿、赤铁矿、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其次为少量的络水云母。矿石中的自然金多产于后期石英脉中,呈粒状,弯沟状产出,其表面多被褐色铁质氧化膜复盖。产出粒度最大为0.017毫米,一般小于0.0096毫米。矿石含金7.06克/吨,银为8.2克/吨。多元素分析见表1。  相似文献   

16.
苗培 《甘肃冶金》2016,(4):9-11
针对西北某含金氧化矿中自然金多赋存在褐铁矿矿物微裂隙中,少量嵌布在石英或黄铁矿晶粒中,嵌布粒度细等特点,试验分别进行浮选和全泥氰化浸出方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浮选法金回收率仅38.38%,不能有效回收该矿石中自然金。采用氰化浸出法,金浸出率为77.03%,较好的实现了该含金氧化矿中金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7.
河台金矿床标型矿物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台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呈独立矿物和分散状态两种,前者以自然金为主,有包裹金、晶隙金和裂隙金,后者则存在于硫化物晶格中。通过分析矿区矿物,找到直接和金矿化有密切关系的标形矿物,烟灰色Ⅱ世代含金石英、半自型一它型晶含金黄铁矿及含金菱铁矿,为该区找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蒙古苏木那林桃勒盖金矿矿石为典型的含金氧化矿,矿石矿物以石英为主,金属矿物含量少,金主要以自然金及银金矿形式存在,赋存状态以裂隙金和粒间金为主,含少量包裹金。根据该矿的矿石性质,采用重选-氰化联合选冶工艺可取得较好的选矿效果。原矿经尼尔森选矿机,可获得含金618.44×10-6的金精矿,金回收率为71.12%,重选尾矿全泥氰化,金浸出率为94.66%,尾矿含金可降至0.17×10-6,金总回收率达98.46%。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什多龙银铅锌矿床的矿石特征、银的赋存状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矿物组成较简单,矿石矿物主要由方铅矿、闪锌矿、透辉石或石英组成,占95%以上.各类矿石矿物中均不同程度的含银,其中方铅矿是主要载银矿物,银以类质同象和硫化银包裹状态赋存于方铅矿中,占88.4%,银品位与铅品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茅坪金矿为一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矿石物质组成复杂,采用一般单一的选矿方法,金的回收率很低,有过半的金随尾矿丢失.现已查明,金的丢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碲化物造成的.矿石以Au—Ag—Te—Bi矿物系列共生组合为特征,矿石除回收金外,尚有Cu、Ag、Se、Te、Bi多种元素可一并综合利用.在选矿工艺选择上,采用了重选加浮选加氧化焙烧加混汞或氰化等联合工艺流程,大大提高了金的回收率,由50%提高到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