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和光  齐薇 《化工进展》2004,23(Z1):44-48
研究反应工艺条件与产品物性对应关系,确定和改进了开发电缆专用料的生产工艺条件,成功开发了LD100BW专用料,并根据市场需求提出了改进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产光稳定剂BW—10LD在聚丙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丽梅 《中国塑料》2001,15(8):74-78
对国产受阻胺类光稳定剂BW-10LD与同类进口产品Tinuvin 622LD的理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BW-10LD对聚丙烯老化性能的影响及其在PP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麻疯油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乙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麻疯油酯化衍生物,考察了反应温度、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交换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醇油比(体积比)6:1、反应时闾100min、催化剂用量1.5%,在此条件下酯交换率为95.65%。进一步研究发现麻疯油酯化衍生物对鲤鱼幼苗具有一定的毒性,48h时的LD50为48.98mg·L^-1,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2009年12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简称燕化公司)课题“吹塑薄膜用LD608的开发及推广应用”、“35kV可交联电缆料LD200BW的开发”通过燕化公司组织的评定。  相似文献   

5.
根据注塑瓶盖制品性能和对产品加工的要求,结合管式法低密度聚乙烯生产装置的工艺特点,确定了果酒包装内盖专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607BW的基本物性指标:密度为(0.921±0.002)g/cm3,熔体流动速率为(7.5±1.0)g/10 min,拉伸断裂应力≥8 MPa,断裂标称应变≥80%。根据基本物性指标确定了试生产工艺条件,包括聚合温度、聚合压力和对助剂的要求等。通过提高反应器尾端第四、第五反应区的温度,降低反应压力,使长链支化、短链支化增多,降低了产品的密度和硬度,解决了制品的翘曲问题。产品性能测试及应用表明,工业化试生产的LD607BW满足指标要求且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药用针剂小苏打的生产工艺,着重介绍了采用离子膜液体烧碱经碳化反应生产药用针剂小苏打的试验情况,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碳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7.
范龙涛  郭庆春  徐莉  王萌斐  晁建平  彭效明  居瑞军 《农药》2020,59(5):328-331,346
[目的]以2,4-二氯苯胺为原料开发吡唑解草酯生产工艺。[方法]改进现存吡唑解草酯的合成工艺,探索生产工艺的合成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硫酸浓度、反应温度、pH值、物料比、结晶溶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合成吡唑解草酯的工艺条件。[结果]产品收率96.8%,纯度99.2%,终产品经核磁表征。[结论]工艺过程处理简洁,无固体生成,有利于产品实现连续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高活性缓释甲叉脲肥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高活性甲叉脲肥料的生产工艺,对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pH值、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等参数进行了试验,得到的优选工艺参数为:U:F=1.2~1.5:1;第一步反应温度40~70℃,pH值7~10;第二步反应温度10~30℃,pH值3~5。在优选的工艺条件下,其质量指标符合AOAC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原有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探索了缚酸剂对反应的影响,确定选用性价比优异的氢氧化钠作为此类反应的缚酸剂,使标题化合物的收率由61%提高到80.5%,进一步探索出实验最佳条件:正丁胺、二硫化碳、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配比为2.2∶1∶1.1,正丁胺水溶液浓度为10%,室温反应1.25 h,然后加热到90~100 ℃回流4 h,产物经IR、1HNMR、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确定了热收缩膜专用树脂LD163的质量指标后,根据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性能与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短链支化、长链支化等结构的对应关系拟订了其试生产工艺条件。通过对工艺控制过程中反应器因结垢运行周期短、挤压机螺杆进料波动、对切换产品的质量影响大等技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控制反应线发温度和峰值温度、公用水系统温度、牌号切换过程、熔体流动速率等方法,开发的LD163生产工艺可靠、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电力电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尤其是低密度聚乙烯电力电缆料市场,并探讨了开发电力电缆专用树脂的必要性和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开发电力电缆专用料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收缩膜专用树脂LD163的分子链结构、结晶性能及收缩性能。结果表明,LD163具有较高的相对分子质量、适中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总体支化度低、长链支化度较高,结晶度高、结晶速率快。因此,LD163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其薄膜制品的收缩性能及综合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等,表征了QLT17等4种国内外交联低密度聚乙烯电力电缆绝缘料专用树脂。结果表明,QLT17的物理性能、加工性能与国内外同类树脂相当,质量稳定,杂质含量符合35 kV级电力电缆绝缘料要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交联电力电缆绝缘料基础树脂。  相似文献   

14.
结合市场需求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装置特点,开发了LDPE高速挤出涂覆专用树脂1C7A-1。确定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引发剂消耗量及链转移剂加入种类。生产的1C7A-1各项指标可满足市场需求,涂覆过程中的膜边缘稳定性得到提高,挤出复合时缩幅较小,且加工速度较高(大于280m/min),最小涂覆厚度达到6μm,填补了国内无菌包装高速挤出涂覆树脂生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利用核磁共振碳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子显微镜与动态力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多功能棚膜专用树脂LD150与对比试样的结构及性能;分析了试样的分子链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与支化)、结晶性能、薄膜表面形态等微观结构。结果发现,LD150支化少、链结构规整,相对分子质量适中、分布窄,超大分子含量少,从而使薄膜具有相对光洁的表面形态和微细的结晶,优良的光学性能、加工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用Brabender电缆包覆设备研究了电缆基料1I2A的流变及加工性能,并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电缆包覆流变模型,这一模型能够解释加工温度、挤出速度和牵引速度等加工条件对电缆包覆质量的影响。根据这一模型,我们成功地推断了电线电缆用阻燃专用料的加工性能和包覆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低密度聚乙烯(LDPE)发泡树脂物性指标,针对加工厂家的要求和装置的特点.设计出了LDPE发泡专用树脂18F,确定了18F的物性参数和生产工艺操作条件,并进行了试生产和产品的加工应用试验。试验证明,18F树脂发泡性能优异,发泡倍率可达40,冲击回弹率可达39%,且加工性能优良。生产的制品泡孔均匀、细致,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交联聚乙烯(PE)电缆用基础树脂的要求,确定了产品的技术指标及生产工艺,开发了交联PE电缆用树脂QLT17。与国内外同类树脂相比,QLT17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加丁性能,拉伸强度为13.8MPa,断裂伸长率为653%,介电常数(50Hz)为2.2。其关键指标杂质含量符合电力电缆绝缘料使用要求:0.12~0.25mm的杂质为5个/kg,大于0.26mm的杂质为0。推广应用表明,QLT17是一种性能优异的交联PE电缆用基础树脂。  相似文献   

19.
根据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透明膜专用树脂的要求,确定了产品的技术指标及工艺条件,开发了高透明膜专用树脂QLT 04.分析表明,QLT 04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拉伸强度为11.5 MPa,断裂伸长率为600%,浊度为5.5%,QLT 04薄膜透明性高,质量稳定,完全满足高透明膜专用树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硅烷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绝缘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硅烷交联聚乙烯(PE)电力电缆绝缘料。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础树脂,考察了影响PE接枝交联的主要因素(如基础树脂的配比,交联剂的用量及种类,引发剂、抗氧剂的用量等),得出了具有良好性能的硅烷交联PE电力电缆绝缘料的配方(质量份数):LDPE为85.00phr,LLDPE为15.0H0phr,硅烷W为0.60phr,硅烷Q为1.40phr,引发剂为0.12phr,抗氧剂为0.20ph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