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传统PSTN与VOIP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电信级应用的角度对传统PSTN和VOIP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交换方式、信令、寻址、路由四个方面对PSTN与VOIP进行详细分析与比较,可直观地看出IP电话在交换技术、带宽占用、系统开放性、通信成本、系统灵活性等诸方面优于传统的PSTN,通过对IP电话与PSTN资费对比,阐述了VOIP价格的竞争力。并给出了用户、IP电话营运商、IP电话技术等几个要素循环互动的模型,VOIP将成为长途通信的主流应用,PSTN与VOIP将逐步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基于传统SCN和网关接入的电信级IP电话业务和通信流程,以及QoS保证技术。  相似文献   

3.
多用户、多业务的 IP网络系统是统一通信网络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分析 IP电话的通信原理和发展现状 ,提出了一个基于 Vo IP技术的多用户、多业务 SOHO PBX系统 ,介绍采用单片机高级语言C5 1编写 SOHO PBX应用软件的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实验运行结果表明软硬件设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IP电话工作原理、组成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局域网的、以语音通信为主、兼有数据传输的IP电话终端方案,旨在解决IP电话相关的关键技术,完成语音IP包在局域网内的高质量传输,实现在局域网内部进行语音传输的IP电话终端,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家庭网络的语音和数据传输功能,推进IP电话在普通家庭的应用与普及.试验证明:该系统通话效果比较好,基本实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IP电话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技术,分析了其相对于传统电话的优、缺点,说明了IP电话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预测了IP电话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无线IP语音传输,在分析无线IP电话组成结构的基础上,介绍射频收发芯片nRF2401的特点和主要应用场合.结合基于局域网的基带IP电话终端系统,设计了一种以nRF2401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无线IP电话终端实验系统,解决了IP电话相关的关键技术,设计研制在局域网内部进行语音传输的无线IP电话终端实验设备,为无线IP电话终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阐述了IP电话的概念、关键技术、实现方式及所需的软、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8.
IP电话抖动抑制缓冲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IP网进行话音通信中,保持声音的时延变化稳定是提高IP电话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实际设计中的IP电话抖动处理的分析,提出抖动处理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将IP电话和传统电话相融合的《双网IP电话集线器1》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这种双网IP电话集线器可以一机双号和双网一号,供四路用户灵活地拨打或接收IP网上电话和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网上电话。  相似文献   

10.
多用户、多业务的IP网络系统是统一通信网络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分析IP电话的通信原理和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个基于VoIP技术的多用户、多业务SOHO PBX系统,介绍采用单片机高级语言C51编写SOHO PBX应用软件的方法及其工作原理,实验运行结果表明软硬件设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数据通信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数据网(DDN),分组交换技术(X.25),帧中继(FR)和异步转移模式,IP交换,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等多种数据通信技术应运而生。文章对这几种数据通信技术的工作方式、特点及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2.
IP over DVB,即DVB卫星宽带IP接入技术是通过卫星通信网络传输IP数据业务的关键技术。为了保证传输的质量,IP over DVB中的音频数据主要通过实时传输协议(RTP)承载。文章研究了IP over DVB中RTP的音频数据的传输方式,最后给出了音频数据提取与恢复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SoC技术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ESP的IP核接口,设计了蓝牙基带IP核;给出了支持功能裁减的蓝牙基带模块划分;作为ESP的无线通信功能,实现了蓝牙基带的数据处理IP核。最后,通过Modelsim功能仿真,对IP核进行了验证。ESP基于IP核无线通信功能的实现,表明借助于开发平台的SoC接口,利用IP核进行系统功能拓展,能够有效地降低嵌入式系统研制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移动IP网络,由于资源有限、有效带宽不可预测、差错率高等原因造成的QoS(Quality of Serv-ice)问题,提出了在移动IP网络中的QoS保证方法。该方法将资源预留协议(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和区分服务(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s)协议相结合,采用映射技术,实现了在移动IP上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机制,从而解决了传统移动IP网络中端到端通信时扩展性差的问题,与原有网络相比,其通信质量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5.
VOIP是一种以IP电话为主,并推出相应的增值业务的技术。VOIP可以在IP网络上便宜的传送语音、传真、视频和数据等业务,VOIP最大的优势是能广泛地采用Internet和全球IP互联的环境,提供比传统业务更多、更好的服务。作为一个公司或企业,每天都需要与所属的不同地域的下属企业或公司通电话、传真联系,利用此技术可以建立远端模块局,实现通话本地化,大量节省通信话费。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企业、学校等办公环境下的无线语音通信问题,充分发挥互连网与无线接入的优势,作者成功构架了基于VoIP和蓝牙技术的无线电话系统,实现了局域网内的多路无线IP电话通信。  相似文献   

17.
IP组播是网络通信的重要方式之一,结合实际应用探讨了IP组播技术在VB中的实现方法,并就如何在VB中利用消息处理函数实现WinSock异步选择(WSAsyncSelect)编程机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IPv6拥有大量的IP地址保留指令,具有丰富的地址资源,随着移动数据通信的发展,移动IPv6也将成为3G标准的IP多媒体业务的重要技术支持,进而推动3G网络通信技术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以实现内部网络安全和节省IP地址为设计背景,介绍了NAT技术的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并阐述了TCP负载分配技术及配置方法,综合运用NAT技术.提出了一个解决公有IP地址短缺及实现内网与外网安全通信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组播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对网络带宽的占用以节省通信成本,商业运用是推动组播技术发展的动力.但由于网络对IP组播数据报的传递是不安全的,所以组播走向商业应用必须解决可靠传输和通信安全的问题.为此探讨了在因特网上实现可靠组播技术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