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Rh血型系统中不规则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带有抗-Ce联合抗体的患者,采用盐水法鉴定血型,并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球蛋白法进行抗体鉴定和效价测定,吸收放散试验鉴定联合抗体,盐水法、抗球蛋白法和聚凝胺法进行配血。结果根据该例有抗-Ce联合抗体患者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为其找到了配合的血液,输注后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对于经常需要输血的患者或还未生育的女性,在输血前除了做必要的抗体筛查和鉴定其相配合的血液外,建议作RhD以外的各因子的检测,做到Rh系统的配合性输注,避免此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输血患者中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检及抗体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11月~2007年9月,在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院输血治疗的患者标本3115份,应用盐水法、RhD初筛试验凝聚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抗体筛检阳性标本进一步以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鉴定,分析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凝聚胺法检出不规则抗体22份,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出24份,其中抗-E抗体占20.8%,抗-c抗体占25.0%,抗-D抗体占12.5%,抗-P1抗体占12.5%,抗-Jkb抗体占29.2%。阳性标本中,Rh系统占62.5%,其他系统占37.5%。结论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常规的抗体筛检试验,对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例受检产妇交叉配血不合及患儿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的原因,初步探讨产妇Rh缺失型D--形成的遗传背景。方法对产妇、其夫及患儿标本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对产妇及患儿标本进行血型抗体检测,并对产妇家系作血型调查。结果产妇为Rh缺失型D--,产生IgG的多凝集抗体。结论产妇为Rh缺失型D--,产生IgG的多凝集抗体,是造成其交叉配血不合及患儿HDN发生的原因;产妇Rh缺失型D--形成,有一定遗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妇IgG类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Non-ABO-HDN的意义。方法筛查4200份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检测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效价;对检测出IgG类不规则抗体者,分娩时取脐血(或新生儿血)检测血清(浆)游离抗体,并进行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红细胞放散试验,以诊断其是否发生HDN。结果4200份孕妇血清中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44份(阳性率为1.05%),其中20份孕妇血清的抗体为IgG类或IgG及IgM混合抗体,脐血(或新生儿血)检测结果,10名婴儿发生了Non-ABO-HDN,1名发生了宫内死胎。致病的抗体特异性分布为:抗-D2例、抗-c1例、抗-E2例、抗-cE1例、抗-M4例(其中1例并有抗-A)。结论孕妇体内IgG类的Rh血型系统的抗体及抗-M易引起non-ABO-HDN,检测孕妇IgG类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Non-ABO-HDN、鉴别引发HDN的抗体型别、评估HDN的严重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Am亚型患者的血型进行血清学鉴定,并为其输血选择适合的血液成分。方法对1名ABO正反定型不相符患者,用抗-A、抗-A1、抗-B、抗-AB和抗-H单抗检测红细胞ABH抗原;A、B、O型红细胞与血浆反应检测ABO血型抗体及不规则抗体;吸收放散试验检测红细胞弱抗原;中和抑制试验检测唾液中ABH血型物质。根据患者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选择相容血液成分进行输血。结果该患者符合Am亚型的血型血清学特征,输入O型少白细胞红细胞6U,A型单采血小板1治疗量后,均能达到预期疗效,无不良反应。输血后3个月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与输血前完全一致。结论ABO血型鉴定时坚持正、反定型,可避免将Am亚型误定为O型,对Am亚型的准确鉴定有赖于多种血型血清学试验。Am亚型患者输血时可选择O型红细胞、A型血小板、A型或AB型血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微柱凝胶卡式法(microtubes gel test,MGT)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MGT和传统试管抗人球蛋白法(test tube Coombs test,TT-Coombs’T)对2011年9月~2012年12月在河北省大名县人民医院输血治疗的1 147例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以TT-Coombs’T作为"金标准",对MGT进行敏感性、特异性评价;采用MGT对不规则抗体检测为阳性的样本进行进一步的抗体鉴定。结果 MGT及TT-Coombs’T测定1 147份样本不规则抗体的结果均为阳性的为10份,阴性为1 137份,阳性率为0.87%,MG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经MGT进一步鉴定,10份不规则抗体中Rh系统抗体9份(抗-E 5份,抗-c 2份,抗-D 1份,抗-C 1份),MNS系统抗体1份(抗-M)。结论微柱凝胶卡式法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其操作较传统试管法简便、快捷,且操作和结果的判读易于标准化,影响因素少,更适用于临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  相似文献   

7.
<正>Rh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和最富有多态性的一个系统,其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在Rh血型系统中,抗原抗体不匹配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h血型系统具有高度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诊断,探讨红细胞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试验,筛检和鉴定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根据抗体是否凝集其自身红细胞,鉴别同种抗体或自身抗体;对鉴定存在红细胞自身抗体的患者,进行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分析其临床诊断。结果在46000名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患者中,检出23名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其中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者13名。在23名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者中,临床诊断为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6名,系统性红斑狼疮5名,Evans综合征2名,自身免疫性肝炎2名,药物性急性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1名,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名,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名,溃疡性结肠炎1名,4名未检出与自身免疫相关。结论红细胞自身抗体可出现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与自身免疫相关疾病患者的血浆中,检测红细胞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确保输血安全。方法 应用免疫血液学的检查方法。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的试验:6例均呈阳性反应。其中抗IgG阳性者4例,抗体鉴定抗D抗体者2例;抗CD1例;抗E1例;免疫性抗A1例;自身抗体同时存在同种弱抗S1例。结论 输血前对既往有多次输血史病人及经产妇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以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人群的ABO、Rh、MN、P及Jk(a-b-)血型的分布规律,为献血者招募及科学合理储存血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U型96孔微量板法,对献血者血样进行ABO正反定型及Rh、MN、P血型检测,结果可疑者用试管法确认,并进行Jk(a-b-)表型筛查。结果ABO血型基因频率r>p>q,表型分布规律为O>A>B>AB;Rh(D)阴性占0.16%;A2亚型在AB型的检出率高于A型;MN血型的基因频率m>n,表型分布规律为MN>M>N;P血型的基因频率p2>p1,表型分布特征为P2>P1;Jk(a-b-)表型检出率为1∶22161.5。结论韶关地区血型分布以O型所占比例最多,且A型多于B型,A2亚型检出率高,Rh(D)阴性率低,Jk(a-b-)表型更低;应加大O型、A型献血者的招募并相应增加其库存量,特别是要加强Rh(D)阴性和Jk(a-b-)表型献血者的档案管理、Rh(D)阴性血液和Jk(a-b-)血液的冰冻保存工作及Jk(a-b-)人员的自身储血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快速检测试剂检测全血、血清或血浆样品中HIV抗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从不同地区及不同人群中收集全血样品493份,并分离血清,用考核试剂分别检测同一人的全血及血清样品;同时从不同地区及不同人群中收集HIV抗体阳性和阴性血清/血浆样品共1175份,用考核试剂和参比试剂同时检测。结果考核试剂检测493份全血和血清样品的结果一致,HIV抗体阳性为99份;与参比试剂相比,考核试剂检测血清/血浆样品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9.92%。结论该考核试剂与参比试剂的质量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国外丙型肝类病毒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盒的质量以及窗口期检测核心总抗原(HCVcAgTrak-C)的意义。方法用该试剂检测8649份自然献血员及566份HCV可疑感染者血清的核心总抗原,并与抗体试剂(Anti-HCV)、游离抗原(HCVfreeAg)试剂、核酸(HCVRNA)试剂进行比较。结果筛出核心总抗原和抗体同时阳性血清152份,抗体阴性而总抗原阳性血清5份。利用RNA试剂检测这5份血清,结果HCVRNA阳性。利用HCVfreeAg试剂检测这9215份血清,发现2份阳性,其中1份为抗原和抗体同时阳性,RIBA检测确证这份血清产生的是核心区抗体。另1份为单独抗原阳性。结论在应用HCV抗体试剂对血液进行筛查的同时使用HCVcAg试剂检测,可以减少因窗口期造成的漏检。  相似文献   

13.
三种常用交叉配血方法检出IgG型抗体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检出IgG型抗体的能力。方法选用IgG抗-D血清致敏O型RhD阳性红细胞悬液,以未致敏的O型RhD阳性红细胞悬液倍比稀释,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分别进行检测;用生理盐水分别将IgG抗-D血清和IgG抗-AB血清倍比稀释后分别加入O型RhD阳性红细胞和AB型红细胞,用上述3种方法分别进行检测。结果3种方法对致敏红细胞的最低检出效价为微柱凝胶法1∶8,抗人球蛋白法1∶32,凝聚胺法1∶32;对IgG抗-AB血清的最低检出效价为微柱凝胶法1∶16,凝聚胺法1∶32,抗人球蛋白法1∶64;对IgG抗-D血清的最低检出效价为微柱凝胶法1∶128,凝聚胺法1∶64,抗人球蛋白法1∶16。结论微柱凝胶法对致敏红细胞和IgG抗-AB血清的检出能力均低于抗人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对IgG抗-D血清的检出能力高于抗人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3种方法用于交叉配血均存在阳性漏检现象,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ABO血型反定型试剂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用抗P、抗M、抗N、抗C、抗c、抗E、抗e试剂检测O型血浆样本,选择分别与抗P、抗M、抗C、抗e试剂反应呈■强阳性样本,和与抗P、抗N、抗c、抗E试剂反应呈■强阳性样本各2份,配制ABO血型反定型用O型细胞。分别对两个厂家提供的和自制的ABO血型反定型用O型细胞进行抗原性检测,同时进行外观、特异性、ABH抗原性、亲和力、溶血率、稳定性检测,并检测35份含IgM类不规则抗体的阳性血浆样本,对比检出率。结果自制的ABO血型反定型用O型细胞与抗P、抗M、抗N、抗C、抗c、抗E、抗e试剂反应均呈■以上,而其他两个厂家提供的ABO血型反定型试剂均有部分抗体漏检;外观、特异性、ABH抗原性、亲和力、溶血率、稳定性检测均无明显差异,符合相关要求;自制的ABO血型反定型用O型细胞可检出所有IgM类不规则抗体,无漏检,而其他两个厂家提供的ABO血型反定型试剂均有部分血浆样本漏检。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适用于IgM类不规则抗体的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