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马一嘉 《矿冶》2018,27(2):53-56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储量大,但高品位磷矿资源少,易选磷矿少,难选磷矿多,整体开发利用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国内选矿专家学者不懈的攻关克难,我国磷矿的选矿技术及工业化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磷矿资源的稀缺性促使我国加大了磷矿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推行配额出口,以保护我国的磷矿资源。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磷矿选矿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磷矿开发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磷矿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磷矿选矿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胶磷矿浮选过稳定泡沫消泡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王集磷矿浮选精矿泡沫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的组合旨在找出胶磷矿浮选过稳定泡沫的最佳消泡技术,以达到最佳的消泡效果,并对胶磷矿浮选泡沫过稳定原因及消泡技术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磷矿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矿是指在经济上能被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是一种重要的工农业矿物原料。磷矿资源始终是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全国磷矿资源分布、储量、产量、需求、保障以及产业结构等形势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磷矿产业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磷矿资源,改进冶炼技术装备,加强整顿和优化产业结构等对策和建议,用以保障全国磷矿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贵州省磷矿固体废弃物的产出现状和生态危害,探讨了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解决磷矿固体废弃物问题的必要性和有效手段。通过对贵州省磷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磷矿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极低;磷矿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难以走向市场;惩罚制度和奖励政策有待完善。根据存在的各项问题,从磷矿固体废弃物利用途径推广、矿山企业的产业转型、对市场的合理引导、磷矿固体废弃物排放监管、资源化利用奖励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贵州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彻底解决磷矿固体废弃物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我国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鄢正华 《矿冶》2011,20(3):21
系统分析了我国磷矿资源状况,综述了我国磷矿资源不同赋存特点的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我国磷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并探讨中低品位磷矿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磷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磷矿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矿产资源,我国磷矿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磷矿资源难采选矿多、高品位矿少。随着磷矿资源的不断开采,我国磷富矿将耗尽,品位变低,磷矿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将变多,越来越多的磷矿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不仅严重危害了环境,而且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磷矿行业的发展。合理利用磷矿固体废弃物,可以兼顾并综合体现"开源节流"的双重效益,化害为利、变废为宝。通过调查和比较,总结了磷矿固体废弃物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资源化利用磷矿固体废弃物,建议加强磷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并重视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我国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介绍了我国磷矿资源储量、分布、资源特点及开发条件,分析了我国磷矿生产开发情况及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磷矿的消费及贸易状况,提出和分析了我国磷矿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战略(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磷矿资源储量、分布、资源特点及开发条件,分析了我国磷矿生产开发情况及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磷矿的消费及贸易状况,提出和分析了我国磷矿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磷矿资源利用现状、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约66%的磷矿石用于生产磷肥,磷矿的合理开采和利用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磷矿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化肥工业和农业生产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体研究世界范围内磷矿资源储量现状及供需关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磷矿资源特点、勘查开发及利用现状,并对中国磷矿资源未来开发利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未来中国富磷矿石供应短缺、磷矿资源开发利用势必加速整合与转型升级。最后依据中国磷矿资源消费预测成果,结合中国磷矿资源未来开发利用发展趋势,提出了合理开发磷矿资源、实现磷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场结构参数直接关系到采场自身的稳定性及开采过程中的整体安全,选择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有利于采场稳定,并提高开采速度。针对采场稳定性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为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从开采过程中矿岩的位移、应力和塑性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确定了最优的矿块结构参数,为矿山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磷酸单、双辛酯是一种重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缓蚀阻垢剂,在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行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就是以磷酸和异辛醇为原料,选择催化性能良好的钨磷酸为催化剂。催化剂制备工艺参数和反应条件对反应有很大影响。钨磷酸含量为5.0%时催化剂活性最好;产品收率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大而提高,当催化剂用量超过2.0%时,产品收率基本不变;增大醇酸比有利于反应进行,但醇酸比超过2.3时,产品收率开始降低;该反应时间进行4h后反应完全。实验得到的合成磷酸辛酯的最佳条件为以钨磷酸为催化剂,钨磷酸含量为5%,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2.0%,异辛醇与磷酸摩尔比为2.3,反应时间为4h。此时磷酸辛酯收率可达87.4%。  相似文献   

13.
谢恒星 《中国矿业》1998,7(4):53-55
本文探讨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酸胺(PAAm)及其与无机凝聚剂FeCl3、AlCl3联合作用对磷精矿沉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Am的最佳用量范围为10~20g/t,且随着分子量的增大,最佳用量值减小。FeCl3、AlCl3与PAAm混合使用能改善磷精矿的沉降性能。值得推荐的用药方案为:AlCl32.0kg/t、PAAm-610g/t,或FeCl32.0kg/t、PAAm-620g/t。  相似文献   

14.
用乙二胺磷酸盐和 D_2药剂活化难浮氧化铜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乙二胺磷酸盐和D_2药剂对难选氧化铜矿的活化作用,揭示了这两种药剂活化难选氧化铜矿物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用乙二胺磷酸盐作活化剂,硅孔雀石不需硫化就能很好地被黄药浮选;但用它处理孔雀石,则由于Cu~(2 )过度溶解而受到抑制。用D_2药剂作活化剂,孔雀石也不需硫化就能很好地被黄药捕收,但对硅孔雀石活化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15.
戴文忠 《铀矿冶》1991,10(3):48-52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用磷酸盐从废水中去除铀的行为,探讨了适宜的操作条件。本方法适用于低水平含铀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活性氧化铝吸附水中的磷酸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活性氧化铝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γ-Al2O3比活性炭有比较高的吸附容量:γ-Al2O3吸附磷酸盐适宜的pH值是3-4,吸附符合Freundich等温吸附规律,1/n为0.23,K=1.65;饱和吸附容量为10mg/g,是活性炭的3-9倍。活性氧化铝是很有应用潜力的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17.
刘宁  张克仁 《中国矿业》1993,2(4):63-67
本文以湖北宜昌磷矿为例说明重介质选矿技术在沉积型磷块岩中的应用,研究突破了回收磷块岩单矿物的传统观念,将分选单元扩大到磷块岩集合体条带,从根本上解决了该类型矿石选矿存在细度、温度、药耗高和浮选时间长的难题。半工业性选矿试验采用“重介质 浮选”联合工艺流程,从P_2O_5晶位为23.50%、MgO3.40%的原矿中选得P_2O_5品位为31.19%、MgO1.41%的优质磷精矿,P_2O_5回收率达87.99%。该工艺应用于沉积型磷块岩中既获得精矿又抛弃尾矿在国际上尚属首次,为我国磷矿资源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废水中磷酸铵镁浮选捕收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实验室模拟的氨氮废水 ,研究了用浮选法去除氨氮沉淀过程中生成的磷酸铵镁的捕收剂。试验的捕收剂有十二烷基脂肪酸、十四烷基脂肪酸、十六烷基脂肪酸、十二烷基磺酸钠、油酸钠五种 ,考察了不同浮选pH值和不同药剂添加量时的浮选效果 ,结果表明用上述五种药剂都可以实现磷酸铵镁的浮选去除 ,但不同药剂有不同的浮选效果。油酸钠是最佳捕收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云南某硅质磷矿的矿物组成及矿石性质,在浮选流程中,采用正浮选和反浮选相结合的流程,取得很好的选别效果。闭路试验指标为:磷精矿品位31.74%,磷回收率81.47%,MgO的含量为0.64%,SiO2的含量为11.32%。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型捕收剂TF-64对某低品位镁硅质磷矿石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正—反浮选工艺进行除镁降硅试验,正浮选采用碳酸钠和水玻璃作调整剂,反浮选采用硫酸作为抑制剂,捕收剂均采用TF-64药剂,闭路试验可得到P2O5品位31.04%、回收率81.28%的磷精矿,尾矿中含Si O225.82%,去除率为57.72%。扩大试验连续稳定运行了72 h,可得到磷精矿产率56.15%、P2O5品位30.45%、回收率80.68%的较好指标。本试验所获的选矿指标,为该低品位镁硅质磷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