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氧树脂基含水定形相变材料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水型相变材料具有很大的储热效能,本实验通过采用表面活性剂将水分散于低熔点石蜡中,按照水、低熔点石蜡、树脂基体质量比为5∶20∶80配比制得含水型树脂基定形相变材料。显微分析显示,石蜡和水的包合体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包合体中水呈梭型,包合体粒径分布范围在2~10μm之间。  相似文献   

2.
制备相变石蜡水性分散体乳液并将其引入化学发泡过程中制得相变泡沫混凝土,通过试验研究相变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抗压强度、体积吸水率、保温性能、相变稳定性能及微观状态。结果表明:相变石蜡乳液对化学发泡过程和材料抗压强度均有不利影响,相变石蜡乳液掺量在干粉料质量的40%以内能够稳定制得相变泡沫混凝土;相变石蜡以微小颗粒分散在泡沫混凝土基体中,掺入40%干粉料质量的相变乳液会引起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35%~47%、体积吸水率降低19%~30%;相变石蜡能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泡沫混凝土的保温性能,材料相变稳定性良好,石蜡不易渗漏。  相似文献   

3.
以低熔点石蜡为相变材料,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以甲醛和尿素为反应单体,采用两步法原位聚合制备了脲醛树脂(UF)/低熔点石蜡微胶囊。研究了反应单体甲醛和尿素的摩尔比对UF的结构,微胶囊的热行为、外观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8∶1.0时,合成的UF树脂具有交联结构,微胶囊具有较小的粒径、较光滑的圆球状外观形貌和较高的蓄热能力。  相似文献   

4.
林肯  许肖永  李强  胡定华 《化工学报》2021,72(8):4425-4432
在石蜡(PA)中复合添加膨胀石墨(EG)是提高石蜡基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一种常见方法,准确预测PA-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导率对于其应用十分重要。通过对EG质量分数小于20%的PA-EG复合相变材料微观结构特征的分析,建立了基于EG纤维在PA中均匀分散的微观结构几何模型,数值模拟了完全均匀分散PA-EG单元体的相变过程,分析了EG质量分数及其粒径对PA-EG复合相变材料等效热导率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可适用于不同制备方法的PA-EG复合相变材料热导率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已报道EG质量分数小于20%的PA-EG复合相变材料实验结果能较好吻合,误差小于15.1%。  相似文献   

5.
《塑料科技》2016,(5):54-57
制备了能在室温下发生相变的石蜡基复合相变材料。采用熔点为50~52℃的固体石蜡和熔点约为5℃的两种液体石蜡为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复配,通过熔融共混、自然冷却制备而成。研究了原料配比对相变温度的影响,并研究了相变材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固液石蜡的质量配比,可获得不同相变温度的石蜡基复合相变材料。当两种液体石蜡、固体石蜡的质量比为1:4:5时,相变温度约为26℃,且随着液体石蜡的加入,复配石蜡的相变温度逐渐降低,相变材料室温下的扩散稳定性逐渐降低。当石蜡基复合相变材料通过硅藻土或碳酸钙吸附并用高密度聚乙烯作载体包裹处理后,复合相变材料的质量损失率明显降低,室温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
石蜡的聚烯烃定形包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星  汪树军  刘红研 《精细化工》2006,23(3):209-211,214
低熔点石蜡为芯材,聚苯乙烯、聚丙烯和聚乙烯3种高分子材料作支撑材料,以加热熔融的方法制备了3种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确定了3种高分子材料对潜热为222.01 kJ/kg的17℃石蜡的最大包裹量分别为w(石蜡)=46%、51%、73%。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3种定形复合相变材料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所制备的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热稳定性等性能。结果表明,石蜡经过高分子材料包覆之后,其相变温度有所降低,相变焓值有所提高,而且该定形相变材料可以加工成粉体材料,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原位聚合制备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石蜡微胶囊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星  汪树军  刘红研 《化工学报》2006,57(12):2991-2996
利用廉价的三聚氰胺脲醛树脂为壳材料,低熔点石蜡为芯材,用原位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石蜡微胶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微胶囊石蜡质量含量达到61.78%,包裹率达到94.15%.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考察了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热性能,其相变温度和焓值分别为12.53℃、137.16 J·g-1.以Washburn方程为理论根据考察了微胶囊相变材料的亲水性质,其亲水性随石蜡含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体石蜡和液体石蜡复合的方法,制备出常温固-液相变储能石蜡,DSC法测试表明:m(固体石蜡):m(液体石蜡) =1:2时,复配石蜡固-液相变温度34.2℃,相变潜热34.0 kJ(kg(1,满足常温固-液相变需要.采用微乳化技术,将水稳定分散于常温固-液相变石蜡中,得到具有高储能密度的复合储能介质.通过设计采用膜乳化法制备微囊的装备,用海藻酸钠作为微囊壁材,制备得到粒度分布范围在6~26 μm的球形储能微囊.储能密度测试结果表明:将水引入石蜡中后,微囊储能密度显著提高,W1/O初乳中含水10%(wt)制备的微囊较未含水微囊储能密度提高了近15倍.为相变材料的高储能密度化和微囊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原位制备聚苯乙烯(PS)包覆石蜡微胶囊相变材料(MicroPCM)的方法,讨论了搅拌速率、石蜡和苯乙烯质量比对相变材料的潜热和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微球的形成条件下,所得储能材料包覆率可以达到67%,相变潜热达到114.76J/g;首次在聚合过程中加入的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不仅能有效地增加PS和石蜡的相容性,而且有效地降低了高温下MicroPCM中石蜡泄漏。  相似文献   

10.
将聚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SEBS和石蜡三组分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定形相变储能材料,并且用DSC、TG和SEM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含量的石蜡和SEBS对定形相变储能材料相容性和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石蜡的质量分数可以提高到70%,三组分的相容性比较好,相变材料的潜热为121.07 J/g,熔点为53.22℃,SEBS能够有效地改善石蜡和聚苯乙烯的相容性,同时通过加入少量的纳米石墨,能够明显提高定形相变储能材料的热导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原有的基于井资料的断层解释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开发对碡7i层描述的要求。采用井震结合断层解释方法,充分发挥井震资料各自的优势,提高断点组合率,使断层的空间组合和平面形态描述更加合理,提高断层描述精度。  相似文献   

12.
陈晓宁  李复  孙桂霞 《化工机械》2007,34(3):153-155
介绍釜体抛光专用转罐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主要设备构成、关键部件的选用、设计和制作。  相似文献   

13.
用于体表电极导电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正交试验法优越了体表电极导电胶的配方,组成。该导电胶经试用结果表明,其导电性和粘合性都能满足电极在临床上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王登其 《中国陶瓷》1996,32(2):22-24
本文阐述了福建龙岩土在日用细瓷坯料中的应用研究。确定了龙岩土在坯料配方中的理想使用范围为20~40%,制定了理想的坯料配方,研制成高白度、低吸水率、热性能良好、合格率高的日用细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下开胸手术患者围麻醉期体温度的变化。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7例,ASAI~Ⅱ级,采用七氟醚麻醉。以鼻咽温度代表中心温度,臂-指温度差表示血管收缩程度,体表温度通过Ramanatyan公式计算。观察诱导前、诱导后即刻、15、30、45、60、90、120、150、180min,停药时、停药后5、10、15、20min的温度、全身耗氧量和产热量的变化。结果与诱导前比较,患者耗氧量和产热量在诱导后15min到停药后10min时均降低,耗氧量和产热量在停药20min时升高,诱导后30~180min时体表温度升高(P<0.05);与停药时比较,停药后15、20min时耗氧量、停药后20min产热量增加(P<0.05);与诱导后即刻比较,中心温度在诱导后90min到停药后20min时降低(P<0.05);平均臂-指温度差在诱导后即刻由>0℃降低到<0℃,停药时又升为>0℃。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开胸手术患者围麻醉期中心温度降低,与体表温度升高、耗氧量和产热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蒋洋  成惠峰  徐健  赵金平  朱中兵 《陶瓷》2009,(12):31-35
措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分析研究在基础玻璃中加入不同的晶核剂,对整体析晶法制备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CaF2能有效促进CaO-Al2O3-SiO2系统玻璃的整体析晶.形成以β-硅灰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晶核剂质量浓度不同对玻璃析晶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高分子减水增强剂用于陶瓷墙地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钧  陈亮 《江苏陶瓷》1999,32(4):9-11
研究了高分子水增强剂对陶瓷墙地砖的作用,高分子减水增强剂用于陶瓷墙地砖泥浆时,适当分子量的高分子在粘土颗粒的外表层形成适当的高分子的位阻效应;就此,克服了粘土颗粒间的静电引力,产生有效的减水效果,当高分子减水剂与无机物减水剂混合使用时,既利用了无机物减水剂双电层的因素,又利用了高分子减水剂位阻的因素,减水效果更好;该高分子化合物在干燥后的粘接性,对陶瓷墙地砖的干坯强度起到了增进作用;这种复合效果可  相似文献   

18.
硅铁红色料包裹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俞康泰  彭长琪 《陶瓷》2000,(3):23-26
采用XRD、DTA-TG、SEM、EPMA等现代测试方法,研究了坯用硅铁红色料的物质组成及其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揭示了硅铁红色在高温下稳定呈色的包裹机理。  相似文献   

19.
生物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和应用(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从生物修复的概念,应用于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的微生物和其他生物及其作用,添加的营养物或其他物质,生物修复技术的方法和实例应用等多方面以考物修复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生物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和应用(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从生物修复的概念,应用于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的微生物和其他生物及其作用,添加的营养物或其他物质,生物修复技术的方法和实例应用等多方面对生物修复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