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西北黄土地区某填埋场进行钻孔取样和渗滤液水位测试,在室内对不同深度土样的Cl-和COD质量浓度进行测试分析,获得该填埋场运行19a后渗滤液在底部压实及天然黄土层迁移情况.针对该填埋场,建立污染物迁移的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实测数据的反演分析率定出Cl-和COD在场底土层中的迁移参数,并对该填埋场继续运行至50a时污染物的迁移进行预测.测试结果表明:该填埋场运行19a后COD和Cl-在压实及天然黄土层中最大竖向迁移深度分别为3m和7m,水平向迁移距离有限,黄土对COD具有较强的吸附阻滞作用.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18.5m高渗滤液水头作用下,填埋场运行50a时渗滤液中COD和Cl-的最大迁移深度分别达5m和15m.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吸附阻滞性能实验、重金属污染物运移数学模型建立等方法进行了防渗浆材固结体的吸附阻滞作用研究,以合理确定隔离墙的厚度及设计使用年限。采用黏土基浆材固结体制作的隔离墙具有良好吸附阻滞性能,对磷、铵态氮等无机物阻滞率在98%以上,对CODCr、BOD5阻滞率在86.09%以上,对Hg、As、Pb、Cd等重金属离子均有很好的阻滞作用,阻滞率均在98%以上。黏土基浆材通过渗滤沉积作用和吸附滞留作用,实现了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阻滞能力的提高。黏土基防渗浆材隔离墙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污染物的阻滞作用具有时效性,保证一定的隔离墙厚度(一般B≥60cm)可确保对渗滤液污染物的吸附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碱渣—矿渣—生石灰固化污泥用作填埋场临时覆盖材料为背景,开展不同渗滤液浓度、浸泡时间和碱渣掺量条件下固化污泥性质的研究,探讨渗滤液浸泡对固化污泥长期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固化污泥在渗滤液中长期浸泡时,生成钙钒石和水化硅酸钙等物质,试样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固化污泥有较好的耐久性;但当碱渣掺量60%的试样浸泡210 d时,试样中生成大量的碳酸钙和不同尺寸的钙钒石,结构变得疏松,试样出现裂隙,强度大幅降低,低于垃圾填埋场临时覆盖材料强度要求,碱渣掺量过多对固化污泥的长期强度不利。渗滤液对固化污泥有一定的侵蚀性,固化污泥强度随渗滤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固化污泥具有结构性,不同渗滤液浓度和浸泡时间下固化污泥结构屈服应力变化与强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渗滤液长期浸泡过程中,碱渣—矿渣—生石灰对污泥和渗滤液中的铬、铜、铅、砷等污染物可起到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济南市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概况,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污染特性.通过对填埋场周围地下水质的监测,采用标准指数法评价了填埋场周围地下水的环境质量,并据此分析了填埋场建设对其周围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的地下水环境已经受到了填埋场渗滤液的污染,但污染范围及程度有限.浅层地下水环境已形成了以污水处理站蓄水池为中心的污染区域,超标区域主要位于蓄水池偏西北方向,主要超标污染物有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挥发酚等.随着填埋场运行时间的延长,垃圾渗滤液对周围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卫生填埋场垃圾降解速度缓慢,渗滤液有机物浓度高,而且水质波动大,给处理工艺的设计与运行带来极大的不便.采用渗滤液回灌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研究表明,回灌调节了垃圾堆体的含水率,改善了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强化了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试验临近结束时,渗滤液直接循环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R2)的渗滤液CODCr已降至1 500 mg/L以下,远低于传统的卫生填埋场(R1)的30 000 mg/L,而且R2系统在实验过程中,不对外排放渗滤液,基本不会污染周围环境.但是R2系统的酸积累以及TN和TP浓度过高等问题也是由于渗滤液的直接回灌造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渗流和溶质运移理论,建立了垃圾渗滤液污染物运移的动力学耦合模型,将所建的模型在充分考虑土壤水环境吸附解吸、生物降解作用基础上,用于被垃圾渗滤液污染的PRB修复模拟研究,同时对比分析了有无PRB修复墙的两种情况下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和时空分布曲线,模拟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污染物的迁移特性,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可为定量预测PRB修复垃圾污染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知,在自然淋溶条件下,氟离子经常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甚至经常超过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粉煤灰中的主要污染因子。通过室内淋溶试验模拟大气降水对粉煤灰的淋溶过程,以氟 离子为模拟因子分析淋溶液对土壤和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对氟离子都有不同 程度的吸附能力;位于不同地层的干灰场对地下水影响不同,并且在干灰场底部增加黏土作为防渗层,可有效缓 解其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固结变形会导致粘土防渗层的结构特性和渗透特性发生改变,影响渗流场和浓度场的分布,进而影响污染物在防渗层中的运移规律.在比奥固结理论的基础上,考虑线性吸附模式,研究了污染物在小变形土体中的运移规律,分析了衰减源作用下,固结压力与线性吸附系数对污染物运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考虑固结作用相比,固结作用延迟了污染物的运移,使得污染物运移深度减小,并且随着团结压力的增大,固结作用对污染物运移的延迟作用逐渐增强;在线性吸附模式情况下,污染物运移深度减小率随着吸附系数的减小逐渐增大,说明固结作用对污染物运移的延迟作用随着吸附系数的减小而越来越凸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实验研制出了一种低渗透系数并对污染物有一定吸附阻滞作用的黏土基浆材,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防渗工程。该浆材配方为:膨润土20%~30%、水泥15%~25%、粉煤灰20%~25%、纯碱1.0%~1.4%、稀释剂FCLS加量0.35%~0.75%,余之为水。该浆材结石率大于99.6%,固结体28d渗透系数小于0.8×10-7cm/s,无侧限抗压强度小于2.0MPa,浆材固结体对CODCr、BOD5、铵态氮和磷的吸附阻滞率达到了82%以上,对Hg、Pb等重金属离子阻滞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0.
污泥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未经规范化处理处置的污泥:一是含水率高,直接填埋问题较多。一般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含水率约为80%,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存在滋生蚊蝇细菌、影响机械作业、无法压实、挤占库容、堵塞垃圾渗滤液管道等问题。二是成份复杂,处置不当会带来二次污染。污泥中含有病原体、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在自然堆放状态下,一方面会散发出臭气和异味,污染大气环境;另一方面经雨水冲刷、浸泡和溶解,污染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尾水有机污染物的进一步降解效果,以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曝气池污泥为菌种分离源,用渗滤液生化尾水和琼脂调配培养基,采用生物强化技术驯化和筛选出3种功能菌,经16S rDNA鉴定为海杆菌属(Marin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埃希式菌属(Escherichia)。将功能菌扩大培养,用物理循环吸附法投放于生物活性炭(BAC)反应器中。通过对照实验发现,自然挂膜的BAC仅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中分子量M为10-5 kDa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而投加了功能菌的BAC对分子量M为100-30 kDa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为76.1%,对M〉100 kDa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为80.9%。投加功能菌的BAC可以提高垃圾渗滤液的生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单一负荷或逐步提高负荷下培养颗粒污泥所需时间较长、污染物去除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交替改变进水碳氮负荷方式,研究好氧颗粒污泥(AGS)形成过程及污染物去除效果。通过设计进水/曝气/沉淀/排水(S1反应器)和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S2反应器)两种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对比分析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污泥形态变化、污泥沉降性能及对污染物去除情况。结果表明,S1反应器在第84天、S2反应器在第78天均可形成平均粒径为0.5mm的颗粒污泥,第115d时两个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为0.85mm、0.97mm。S1、S2反应器内的MLSS、SVI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了4.94g/L-1、5.895g·L-1和80mL/g、46mL/g,S2运行方式下,形成的颗粒污泥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使反应器内维持较高的生物量且沉降性能更优。两种运行模式下COD、NH4+-N的去除效果变化甚微,TN、PO43--P去除效果差异较明显。S1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0.0%、99.7%、74.5%和85.0%,S2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4.0%、99.9%、94.4%和95.0%,与前者相比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增加了4.0%、0.2%、19.9%和10.0%。因此,进水碳氮负荷同步交替变化-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方式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粒径更大、污染物去除性能更优的好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13.
污泥处置过程中主要有机污染物生成及迁移转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等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污泥中.污泥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和热解等处置方法,各种处置方法在无害化处理、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方面各有侧重,而有机污染物的消除是污泥无害化处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污泥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基础.从污泥不同处置技术入手,系统总结了现有的处置技术中各主要有机污染物生成、迁移及转化规律.生物降解作用是填埋和堆肥技术中有机污染物减少的主要因素.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产生量与温度、氧含量、氯含量、颗粒物表面的金属离子等因素密切相关,污泥热解过程中PAHs的生成机理为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机理,加热温度、加热方式和添加剂均会影响热解油中PAHs含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污泥处置技术的研究热点在于优化处置过程的控制参数,达到有效减少和抑制有机污染物的生成的目的,进而实现污泥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中关于填埋坑渗出液生成量计算和渗出液在土层中的运动及污染物流向等问题。对正确理解质量平衡方程中S项的含义提出了更正意见,并讨论了Elzy—Lindstrom模型作为定性估计污染物流向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北省平原区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两类填埋场地,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激电测深+时谱激电参数"的组合方法,确定了污染物/填埋物的电性识别特征,所圈定的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与钻孔验证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更突出浅部信息,是快速识别目标区的重要参考;时谱激电参数特征在污染物的识别和圈定中较传统激电参数则更为稳定,该组合方法在工业固废填埋物、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的探测中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6.
Many sludge curing technologies often have problems like long curing time, high cost, and low efficiency in the condition of low temperatur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moisture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are defined as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 and solidified cost, pH, COD, NH4 +-N concentration are defined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The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is used to obtain a variety of response expressions of factors, and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of fast-solidification sludge is established. Then, the curing agent formulas are optimized. After three-day conserving, the curing sludge could meet the landfil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有机与重金属污染物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垃圾渗滤液中富含多种毒害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污染物和重金属,未经妥善处置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为了对典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置方法选择提供依据,作者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害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实验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广东某典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成分进行了分析,共测得47种主要有机污染物和42种重金属,其中多种重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为优先控制污染物,铬和铅的质量浓度分别高达25.35μg/L和22.56μg/L,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这些毒害物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城市街道峡谷机动车排气污染扩散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排放物在大气污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研究机动车排放物在城市街道峡谷的扩散规律,可为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城市街道建设,交通流量控制,城市街道大气污染的监测、评价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叙述了目前城市街道峡谷内机动车污染物扩散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组平行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对比研究投加悬浮填料对DMBR中污泥混合液特性、胞外聚合物(EPS)及膜污染的影响。投加和未投加悬浮填料的反应器分别记为反应器A、B。实验结果表明:运行期间,反应器A混合液中污泥浓度、Zeta电位降低与粘度增加程度、膜通量衰减及膜阻力增大速度均小于反应器B,且Zeta电位与蛋白质含量呈强负向相关、而粘度与多糖含量呈强正向相关。由反应器A、B膜基材的扫描电镜可直观地看出,未投加悬浮填料的膜表面沉积大量的污染物,致使膜孔堵塞;而投加悬浮填料的膜表面污染物较少,抗污染性能明显有所改善。在DMBR中投加悬浮填料有利于延缓膜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