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学界对法律逻辑的学科性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形式逻辑分支论、应用逻辑分支论和理论法学分支论3种.在我国,虽然理论法学分支论最近才有个别学者以模糊的语气谈及,并且一经提出便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但经过分析,就会发现,理论法学分支应该是法律逻辑的最佳归宿.  相似文献   

2.
虽然在近百年的西方法学中,逻辑的功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必须看到,法律与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逻辑规则在解释法律、论证法律的时候有固定法律意义的功能。所以,法律学人必须认真地对待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这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法制建设、法学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过国内学者20多年的学术努力以及法学家对国外学术思想的积极传播,法律逻辑学已经受到国内法学界较为具体的重视,当前理论文献对法律逻辑理论的引用已经比较常见了。但是,据笔者观察,一些对法律逻辑涉入不深的法学研究者,在援引法律逻辑理论时困惑于法律逻辑学两大部门的区分  相似文献   

4.
逻辑固法:对法律逻辑作用的感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虽然在近百年的西方法学中,逻辑的功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必须看到,法律与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逻辑规则在解释法律、论证法律的时候有固定法律意义的功能.所以,法律学人必须认真地对待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这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法制建设、法学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律论证的逻辑——试论法律逻辑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逻辑作为法律实践中极其重要的法学方法论,我国的理论与实务界对其定位与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争论。回顾了西方近现代法哲学界对法律与逻辑关系的探讨,这些探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法哲学界所兴起的法律论证理论,为中国法律逻辑的定位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维度,中国的法律逻辑应定位为法律论证的逻辑;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逻辑学界所兴起的非形式逻辑思想,为中国法律逻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法哲学流派对合同法有一定的影响,如自然法学重视个人的自由并主张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实证法学在此基础上,强调合同法的逻辑性。新自然法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诚实信用理论。而社会法学则注重个人和社会利益的均衡。剖析这些理论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合同法的过去与现在。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学家通常是以价值灌输和价值批判方式来推动公民理性发展的,但是,法律解释、法理论证、个案认知和司法公正性的评判,不仅仅依赖于价值分析,事实上远非价值论述能够消解理性问题:在法律规范领域里,价值追问与逻辑分析纠缠在一起,倘若缺乏相对独立的逻辑方法论研究,则在这种纠缠中产生价值迷失和逻辑误导是极可能的;在事实认知领域里,司法领域的个案真相,不简单归结为真和假的还原,司法证据规则带有价值倾向,真和善是纠缠的,倘若没有专门的诉讼逻辑理论,则可能得出“真即伪”、“善则假”的印象……这些正是困扰法学家,也是困扰公民社会的法律逻辑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假定。在同样的价值认同情况下,有法律逻辑方法和没有法律逻辑方法,可能会使公民对一个法律现象或者案件得出态度不同的结论,或者得出质量不一样的结论。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少法律争论和态度对立,有时候不是因为价值取向的原因引起的,而是逻辑不理性造成的,例如:关于辛普森案的争议,就是大家混淆了哲学标准和诉讼标准造成的;又如,关于无罪推定的误解,最能说明我国学人逻辑思维的欠缺;再例如,李惠娟事件其根源在于她所受之法律逻辑理论教育太少,以至一个好的判决被人抓了把柄……在这组参与笔谈的文章中,《法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谈到了借助非形式逻辑框架,把法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拟界定一下法律逻辑学之事实论证研究的理论特征,期望将方法论学者的深刻性贯注到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研究中去。《以论证逻辑为基础架构的法律逻辑》谈到与批判性思维和合理性密切相关的是论证逻辑,而不是作为蕴涵理论的形式逻辑。《法律逻辑研究的三个纬度》论述了要以普通逻辑学理论、非形式逻辑理论、现代逻辑(主要是以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广义模态逻辑为理论基础的道义逻辑)为基础进行研究。《司法独立与逻辑方法论的自治性》谈到司法独立的核心是审判独立,其内涵包括“逻辑方法论的自治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法律逻辑作为法律实践中极其重要的法学方法论,我国的理论与实务界对其定位与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争论.回顾了西方近现代法哲学界对法律与逻辑关系的探讨,这些探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法哲学界所兴起的法律论证理论,为中国法律逻辑的定位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维度,中国的法律逻辑应定位为法律论证的逻辑;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逻辑学界所兴起的非形式逻辑思想,为中国法律逻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法律思维由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组成。法学专业课讲授法律思维内容,法律逻辑学讲授法律思维形式,各有侧重,但在培养和提高法科大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训练时,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彼此相依。法律逻辑学教学中融入法律思维内容,法学专业课讲授时注意法律思维形式、方法和规律,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法律逻辑学教学中的几个视角:既讲普通逻辑学的知识,又讲辩证逻辑学的知识,寻找法律的生命;强调逻辑自律意识,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从法律逻辑学的角度分析案件,让学生产生学习期望。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讨论的近年比较火热。总体而言,学界对于法学应向何处去有三个大的研究路向,即西方现代化范式、中国本土政治国家范式和后现代法学的全球化范式。具体而言又有权利本位范式、法律文化论、本土资源论、民间法研究范式及法益法学范式。  相似文献   

11.
从模态逻辑用于agent和多agent系统研究的实际意义出发,通过对一些学者得出逻辑全知结论所依据的两个基 本前提进行仔细分析和严格逻辑论证后发现,逻辑全知论断是不能成立的.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得出了与 之不同的结论,那就是模态逻辑用于agent形式化研究并不会带来所谓的逻辑全知问题.得出这一不同结论的意义主要在 于,它彻底排除了影响模态逻辑用于agent或多agent系统形式化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障碍.另外还得出,忽视将逻辑理 论用于agent研究的实现意义、忽视意识系统和单纯逻辑系统之间的差异,以及忽视逻辑推理操作实现的过程意义,是上 述不可靠结论的三个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In common sense reasoning with incomplete knowledge bases, conclusions are made by defaultHowever, it is observed that when the negation-by-default operator not is defined as not provable , the disjunctive logic program { a V b, not a, not b} should be consistent because a being not provable and b being nor provable does not imply a V b being riot provable. Such an observation is significant for non-monotonic reasoning, but none of the major current semantics for disjunctive logic programs is able to support it because they are all based on classical first-order logic in which assuming not a and not b implies assuming no: (a V b) A new first-order logic (disjunctive logic ) is developed that fully complies with this observation and new semantics for disjunctive logic programs are established This theory is able to formalize and solve some paradox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lottery paradox  相似文献   

13.
科恩的否定原理是他的归纳概率逻辑体系区别于数学概率逻辑体系的重要标志.它的实质是,如果假说H基于证据E得到了大于零级的支持,那么基于同样的证据就不能对它进行否定,同时基于同样证据的其他假说相对于H不具有竞争地位.但它在理论内部和应用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其根源在于科恩采取了过强的否定策略,弱化这种强否定可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否定原理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逻辑函数表达式是描述数字电路输出输入关系的数学模型,逻辑函数的化简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重要步骤之一。目前,用卡诺图化筒逻辑函数仍是最常用的方法。作者用变量取值组合所构成的矩阵引出卡诺图;方法是将全部变量分成两组,各纽按只有一个变量取值不同的顺序排成一行和一列,得到的矩阵就是卡诺图。与现行的用最小项概念引出卡诺图的方法相比,理论性强,方法简便,特别是在多变量卡诺图的画法上,具有更明显的优越性。本文是工程数学应用于数字电路的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15.
16.
对照《法律论证原理》的原文《Fundamentals》分析,又发现译文另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详细罗列和指出了《法律论证原理》主题索引中严重的术语翻译错误、正文中一些不恰当的译法,和一些不对称的翻译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涉及到逻辑学和论辩理论的根本问题和基本原理。鉴于该书对法律论辩理论的重要性和对我国法律专业学者和学生的重大影响,译者、校者和出版者应该尽快组织修订版。  相似文献   

17.
18.
近现代时期的中国学者对于西方逻辑方法的认同是建立在对其与西方文化、科学发展关系的深刻反思之上的,他们的目的是希望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命运.因此,在对逻辑方法的价值与作用以及赋予它的历史使命的看法上,胡适、冯友兰、金岳霖三位哲学家都能达成基本的共识,但是在如何发挥逻辑方法的价值、如何实现其使命的具体细节上,他们的思想又存在着诸多差异.通过这三位哲学家的逻辑方法及其运用的比较分析,探讨其不同的价值理念和旨趣导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逻辑语言具有缺乏一致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因而在应用中受到较大的局限。而现代化的逻辑语言不仅对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作出区分,还对对象语言与元语言,以及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语言层次上作出区分。因此,对逻辑语言的现代化转向的重新追溯和审视,将使人们更易于理解现代逻辑语言与传统逻辑语言的差异,并且对于逻辑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新的时态逻辑——一阶间隔时态逻辑(FOITL),它是扩充了间隔时间算子的一阶时态逻辑。它能精确地描述数字电路的时间特性,支持连续和离散的时间结构并能对时间信息进行推理。本文给出了FOITL的基本框架,并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