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良福 《矿山机械》2001,29(11):76-77
在机器制造业中广泛采用高精度的外锥面零件,但是, 用现行的加工方法难于获得这种表面的高精度形状。本文介绍一种磨削外锥面的新方法,以供参考。 1 现行磨削方法的缺点 加工外锥面的最普遍方法是磨削,将密实工作表面的砂轮与被加工表面安装成一角度,工件相对砂轮作纵向往复移动。这时在工件的任一横截面内,相同长度的砂轮工作段与不同长度的被加工表面段相互作用。当余量沿工件表面均匀分布,且磨粒数与砂轮工作表面的长度成正比时,磨粒去除的金属微体积将不同,因在砂轮的横截面内其半径为恒值。这导致在工件的每个横截面内去除的…  相似文献   

2.
超声珩磨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洁  祝锡晶  邢秀琴 《煤矿机械》2012,33(2):117-118
通过对超声珩磨中的磨削力的分析,建立了超声珩磨的材料去除模型。并且从断裂力学中的格里菲思(Griffith)能量平衡方法出发,探讨了超声珩磨的材料去除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氧化铝陶瓷为加工对象,采用小直径电镀砂轮进行了旋转超声铣磨和普通铣磨加工试验,分析了铣磨氧化铝陶瓷时的磨削力随超声功率、砂轮线速度、进给速度、铣磨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他铣磨参数不变时,超声功率由0 W增大至90 W,磨削力呈下降趋势,表面形貌得到显著改善。随着砂轮线速度增大、进给速度和铣磨深度减小,旋转超声铣磨和普通铣磨时的磨削力均呈下降趋势。在试验加工参数范围内,旋转超声铣磨的磨削力均低于普通铣磨时,且旋转超声铣磨时最大可降低法向磨削力24.17%、切向磨削力23.30%。  相似文献   

4.
张运真  吴红 《煤矿机械》2012,33(2):129-131
为了提高珩磨机的加工效率,设计了一种在不更换珩磨头的情况下,实现用一个珩磨头磨削C41-400 kg(1 000 kg)空气锤机身上相近的两内孔的磨削直径可调节的通用珩磨头。经实践证明:该珩磨头装卸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好地解决了一个珩磨头只能加工一个孔的加工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被加工工件的材质、理化机械性能和珩磨工艺、磨削机理的分析研究,经过大量试验和生产实践,研制出新型结合剂金刚石珩磨油石,总结出较完善的工艺配方和制造方法。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将促进我国珩磨技术的发展和金刚石制品生产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梁睦  程军红 《煤矿机械》2008,29(5):86-88
讨论了磨具在使用过程中工作表面状态的变化规律,推导了粗糙度计算公式,分析了磨削时被加工工件表面的形成过程,揭示了磨具表面磨粒峰钝化过程和自励性过程平衡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的比较,客观地展示了采用模拟方法得到的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和实验参数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温禄淳 《煤矿机械》2020,41(8):70-72
为了提高深槽结构件表面的磨削加工精度,采用信号过滤的方式对磨削力进行测定,研究砂轮转速对深槽磨削加工表层磨削力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砂轮转速增大后,引起切向切削力与法向切削力的同时下降,法向切削力比切向切削力高。砂轮转速增大会引起磨削区内产生更多的磨粒数量,最大未变形切屑厚度减小,导致成屑磨粒的切入深度降低。当砂轮转速增大后,表面粗糙度发生线性降低,产生了沿切削方向分布的划痕,降低最大未变形切削厚度,使磨粒成屑过程需要切入的工件表面深度随之降低,减小了耕犁条纹的深度,形成更小的切削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超声振动辅助钻削加工运动学模型的建立,研究了工具表面单颗磨粒相对工件的运动特点及运动轨迹,并对相关几何参数进行了分析。由此可为超声振动钻削工具开发和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提供基本参考依据,并能为超声振动钻削过程的深入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8人型矿用救生舱储冰降温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并计算救生舱主要热量来源的基础上,对8人型矿用救生舱储冰降温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储冰柜容积及外形、换热管道直径等的计算以及风机的选型;通过试验及计算得出救生舱舱体实际导热功率,最后进行真人降温试验验证。理论计算及试验表明,采用管道强制对流换热的储冰降温系统,能够满足救生舱舱内空气温度调节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许开龙  王康  张琦  张海  吴玉新  张缦 《煤炭学报》2016,41(10):2514-2519
建立描述煤粉射流中典型尺寸颗粒团的传热及着火过程的瞬态数学模型,考察其在高温环境中的升温特性和着火行为。模型计算发现,颗粒团的升温过程与颗粒团尺寸明显相关,对流换热份额随着颗粒团当量直径Dc的增加而下降。在火焰温度Tf=2 000 K、烟气温度T)s=1 400 K的条件下,对于D_c=3 mm的颗粒团,对流换热量Q_(conv,sc)占总换热量的86%;Dc=10 mm时,辐射换热量Q_(rad,fp)占到60%;而D)c≈8 mm时,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量相近。火焰辐射温度T_f的升高降低了对流换热份额,并使得Q_(conv,sc)=Q_(rad,fp)对应的临界D_c,即D_c*减小。T)f对D_c较小的颗粒团的加热和着火影响较小,对D_c较大的颗粒团的影响明显。烟气温度Ts升高时,对流换热份额升高,D_c*增大。T_s在D_c较小时对着火时间影响较大,而D_c较大时影响不再明显。煤粉浓度增加时,颗粒团着火时间先明显下降,在0.6~0.8 kg/m~3的范围内达到最小值,而后随着煤粉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而略微增加。  相似文献   

11.
对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改造的技术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传统燃煤锅炉效率偏低,大量低品位余热无法得到利用。以某矿区余热源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多源耦合吸收式热泵余热利用系统。建立了余热回收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对吸收式热泵系统进行计算,分析了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着热源温度和循环水出口温度增加,热泵性能系数逐渐增加,至1.6后趋于平缓;供回水温度增加,热泵性能系数下降。可为今后多源耦合吸收式热泵余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煤矿机械》2017,(3):24-26
元件生热及其热传递是高速滚动轴承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首先介绍了滚动轴承的传热机制,然后分析了滚动轴承的热传递的主要形式,最后给出了高速环境中滚动轴承各元件的生热计算,为高速滚动轴承的温度变化及其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矿井需风量8 000 m3/min为例,运用热管理论和传热理论建立矿井回风焓变放热方程和热平衡方程,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对余热回收系统换热效果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矿井进风量为8 000 m3/min,新鲜风流温度高于-29℃时,热管换热器可以利用回收的回风余热满足新鲜风流的预热要求;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可知,对于不同需风量的矿井,当新鲜风流的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热管换热器回收的回风预热便可以独立完成对新鲜风流的预热。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煤的热稳定性( 即热爆) 的原因; 提高煤的热稳定性的工艺方法; 消爆炉及其主要部件的设计、选材。该消爆工艺可在热稳定性差的原煤煤矿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李长河  赵亮  蔡光起 《煤矿机械》2005,113(1):61-64
磨削淬硬是利用磨削热对工件材料进行表面热处理的新工艺技术 ,使表面淬火工艺与机械加工过程集成化。利用磨削热使退火或回火钢零件材料表层产生马氏体相变 ,达到表面强化的目的。主要论述了磨削淬硬零件的表面特性及磨削参数对磨削淬硬层深度的影响以及在工业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徐坤  魏京胜  杜晓丽  吴学慧 《煤矿安全》2014,(6):177-180,184
针对刘店煤矿在生产中需要供热、同时排放大量低品位余废热量的情况,进行了场区可用余热资源及供热负荷状况调查与分析。根据调研结论,提出了余热资源回收与利用的5套可行性方案,通过定性分析及综合评分法比较,确定了适合于该矿的综合热泵供热方案。该供热方案以矿井回风为主要余热源、以矿井排水和矿井降温冷凝热为备用热源、以空气压缩机冷却余热专门用于洗浴全年加热,从而使系统具有充足的备用热源和良好的扩容能力,提高了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初期投资。  相似文献   

18.
基于热管换热技术回收矿井回风低温余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低温热管换热技术设计研发了回收矿井回风余热资源的换热装置,应用在阳煤集团一矿吴家掌风井。针对项目概况、方案设计及运行效果进行详细论述,系统运行测试表明本装置设计合理,可满足矿井回风热能回收的要求。低温热管换热系统运行费仅21.8万元/a,比传统热风炉运行费用减少250余万元/a,煤耗为0,对环境零污染。  相似文献   

19.
未来热害矿井隔热降温研究方向之一,即使用新型廉价无机、非阻燃隔热材料。以蛭石砂浆隔热材料为例,研究了最优配比下的材料组成形态及性能,并且结合热害矿井轨道石门现场工程应用得出:在表面喷射蛭石砂浆可以有效降低风流的增温幅度,且在蛭石砂浆喷层为6 cm时,风流增温幅度最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矿井通风余热热管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管技术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建造矿井通风余热热管回收系统的构想,在从经济性与技术性两个方面对这一构想的可行性作出论证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说明,其对于我国矿井向集约型方向的转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