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施加磁场对氯化亚铁镀铁溶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理论上解释外加磁场使镀铁溶液在曲轴轴颈圆角处镀厚能力增加的原因,研究了施加磁场对氯化亚铁镀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仅能提高镀液的电导率及低电流密度下的电流效率,还能改善镀液的分散能力和整平性能。  相似文献   

2.
锡铅合金镀液配方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近几年锡铅镀液配方的改进,介绍了这一时期出现的较具代表性的表明,即烷基磺酸型镀液,增亮型镀液,消泡型快速镀液等方面的较新专利,综述了锡铅镀液由氟硼发展为无毒,高效的烷基磺酸型镀液的改进进程。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各种电刷镀金属和合金镀镀液的特性,列出了选择正确电刷镀镀液的指导性技术资料和数据,同时列出了用途最广的一些电刷镀镀液的技术数据表,这些数据对电刷镀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镀件清洗技术变革入手,指出节约电镀生产用水的关键是清洗技术,提高清洗技术的关键是清洗效率,提高清洗效率的关键又是严格控制镀液带出量,而不是消洗清洗水中所含镀液浓度梯度。  相似文献   

5.
滚镀光亮镍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发现并得以解决。总结了维护滚镀光亮镍镀液的经验,分析了镀液性能以及工艺参数对生产成本的影响。选用分散能力高的镀液是降低镀镍成本的有效措施。提高镀液的导电性,采用较低的电压并增加阳极面积,在较低温度和较高pH条件下施镀,可以降低光亮剂的消耗,提高镀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滚镀光亮镍工艺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滚镀光亮镍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发现并得以解决。本文总结了维护滚镀光亮镍镀液的经验,分析了镀液性能以及一些工艺参数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提高镀液的导电性,采用较低的电压并增加阳极面积,在较低温度和较高 pH 值条件下施镀,可以降低光亮剂的消耗量,提高镀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第二部分论述了提高硼氢化钾和DMAB体系镀液稳定性的方法,并介绍了新型化学镀金体系:NaAuCl4的胺硼烷镀液体系、亚硫酸盐镀液体系和硫代硫酸盐镀液体系。通过金配离子的稳定常数和阴、阳极极化曲线的对比,讨论了亚硫酸盐镀液体系和硫代硫酸盐镀液体系中金的析出速率。  相似文献   

8.
铈对化学镀Co-Ni-P合金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化学镀Co-Ni-P合金工艺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镀液组成对沉积速度的影响,综合考察了镀层表面质量及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化学镀Co-Ni-P合金的工艺中,当稀土元素铈加入时,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度和镀层质量能明显提高,并由此得出工艺的最佳佳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9.
酸性化学镀镍工业化生产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HNL型酸性化学镀镍工艺的实践,提出了在工业化生产中控制的要点为:工件前处理,镀槽及挂具有处理,镀液温度、pH值,补充和调整,镀液过滤净化,镀液寿命,镀层外观,厚度,附着力以及废镀液的安全处置等。  相似文献   

10.
化学镀Ni-P合金层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中性盐雾试验、极化曲线测验、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影响化学镀Ni-P合金镀层耐蚀性能的各种因素。认为镀层的含磷量随镀液中次磷酸钠浓度、络合剂浓度或镀液温度的增高而提高,但随镀液pH值的增高而减低。而含磷量较高的镀层具有较高的耐蚀性能。研究还表明,镀件在化学镀前经过抛光处理会有助于提高镀层的耐蚀性。而镀后在高温度下的热处理,则会使镀层的耐蚀性变差。  相似文献   

11.
甲酸盐型三价铬电镀溶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Cr^3^+在水溶液中的化学性质,从理论上计算不同pH值下,形成Cr(OH)沉淀的Cr^3^+浓度及HCOO^-在镀液中的粒子分布。镀液中的沉淀不只是Cr(OH3)而是含Cr^3^+的混合物,镀液中的HCOO^-对沉淀的形成加速作用,提出加入适当的辅助添加剂以提高镀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三价铬硫酸盐电镀铬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三价铬镀液电镀铬特别是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发展现状,对三价铬硫酸盐和氯化物镀液镀铬进行了比较.对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特点、工艺、镀层特性进行了评述,并列出了近几年来发展的硫酸盐电镀铬工艺,还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制定了硫酸盐三价铬电镀铬新工艺并测试了镀液和镀层的性能。该工艺镀液稳定,沉积速度为0.057~0.077μm/min,镀层质量优良。中性盐雾试验,恒定湿热试验,人造汗液测试及抗化学污染测试均满足标准要求。镀层色泽美观,δ能够达到0.3μm以上。比较了硫酸盐和氯化物三价铬电镀的特点,采用硫酸盐镀铬,镀层耐腐蚀性好,原材料消耗成本低。  相似文献   

14.
三价铬电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三价铬电镀的工艺特点,重点介绍了三价铬电镀中杂质的去除和镀硬(厚)铬工艺。三价铬电镀对杂质非常敏感,极少量的杂质就会大大恶化镀层质量。常采用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螯合剂等方法来除去杂质;另外,三价铬不能镀厚铬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原因之一是因为阴极上有大量的氢气析出,pH升高,从而Cr^3 形成氢氧化物,附着在镀件表面,致使镀层不致密,易脱落而无法增厚;此外,Cr^3 氧化产物Cr^6 还会毒化镀液。因此,要镀上厚铬,就必须对镀液进行调整,如降低pH,或选择更好的缓冲剂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环保型的三价铬电镀工艺。讨论了电镀时间、pH、温度、搅拌方式以及阴极电流密度对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厚度增长随着电镀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pH=3.5时可以获得厚度适中、外观光亮的镀层;镀层的光亮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45℃时最佳;不搅拌;该工艺的可操作电流密度较宽,Jκ在4~6 A/dm2。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三价铬电镀的发展历程,制定了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的新工艺。采用新工艺镀铬速度增加到0.057μm/min-0.077μm/min,并且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镀液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便于维护。镀层质量优良,色泽美观,厚度能够达到0.3μm以上。中性盐雾实验,恒定湿热实验,人造汗液测试,抗化学品污染测试均能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研究表明,新型三价铬电镀工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奚兵 《电镀与涂饰》2006,25(1):49-50
提出了一种铝合金碱性直接镀硬铬工艺,包括除油、浸重金属、酸侵蚀、浸锌、镀硬铬。给出了工艺流程和各工序溶液的配方及操作条件。介绍了各工艺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不良镀铬层的退除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次电镀装饰铬故障的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次由镀镍除锌剂引起的电镀装饰铬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在镀铜、镍和装饰铬的过程中,镀镍槽中过量的除锌剂及其分解产物会引起镀铬层发雾。向镀镍液中加30%的双氧水0.3 mL/L,并加0.5 g/L活性炭吸附,可以消除它们的不良影响。后用电解法去除镀镍溶液中的锌杂质。用该方法处理后,排除了故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宽温、低铬酸电镀黑铬工艺,测试了镀液性能和镀层性能,并结合试验及生产情况对工艺条件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新型三价铬钝化技术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概述了镀锌三价铬钝化的发展历程。叙述了三价铬钝化的机理。介绍了一种新型三价铬钝化液的组成。该钝化液采用含有纳米微粒的封孔剂。通过NSS试验发现,当2种不同封孔剂配合使用时,膜层耐蚀性大大提高。对该三价铬钝化的使用方法与工艺特点,pH、温度及时间的控制,封闭剂的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应用于三价铬钝化前的碱性无氰镀锌及酸性镀锌的适用场合。使用该钝化工艺后,膜层耐蚀性达到甚至超过六价铬钝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