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土工格栅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土工格栅与土的界面作用特性直接影响着加筋土挡墙的安全与稳定性。因此,土工格栅与填料的界面技术指标在加筋土挡墙的设计中至关重要。本文在从试验方法、加载方式、试验箱侧壁边界效应和尺寸效应、填料厚度、压实度以及筋材夹持状况等几方面分析土工格栅界面摩擦特性影响因素基础上,进行了土工格栅在砂砾料和粘性土中的拉拔试验和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与砂砾料接触面抗剪强度较高,而与粘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很低;对于加筋土挡墙拉拔力较大的层位,应选用刚度大的土工格栅和砂砾料为填料。直剪摩擦试验不适合确定土工格栅接触面的抗剪强度。该试验结果对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不少学者开展过土中加筋拉拔试验,受测试仪器所限,大多通过改变填土含水率、厚度(上覆法向压力)、类型(粗、细粒土)及拉拔速度等因素来研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除考虑筋材类型(土工格栅、带、网或布)外,对筋土中另一重要影响因素—筋材的初始张拉状态少有研究。本文采用长沙理工大学自行研发的大型数控拉拔试验系统,发挥其尺寸大、双向气囊加载、消除侧壁摩擦等优势,开展膨胀土中格栅加筋拉拔试验,探究筋材尺寸、初始张拉状态、温度、界面残余强度及拉拔方式等新因素对测试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格栅尺寸有一定影响,尤其宽度影响较大;对最大拉拔力而言,格栅应力释放的影响近8.8%;拉拔方式的影响约12.1%;温度的影响为15.9%;残余强度的影响占23.6%。研究结果可供加筋膨胀土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筋材与填料土(筋土)的界面作用特性是影响加筋土工程的重要因素.以中砂为填料土,以聚丙烯双向土工格栅为筋材,通过直剪与拉拔试验,研究了不同中砂含水率、试验盒尺寸、试验类型对筋土界面作用特性的影响.引入黏聚力对比参数λc与内摩擦角对比参数λφ,进行了不同影响因素下加筋土黏聚力c与内摩擦角φ的定量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黏聚力c的影响均大于对内摩擦角φ的影响,加筋对复合土体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黏聚力上.各因素对筋土界面作用特性影响的顺序为:试验类型>含水率>试验盒尺寸.  相似文献   

4.
土工格栅拉拔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工格栅以其良好的工程特性常用作加筋土结构筋材。本文从试验加载方式、拉拔箱侧壁边界效应和尺寸效应、填料厚度和压实度以及筋材夹持情况等几方面分析了影响拉拔试验的主要因素 ,目的是指导如何正确进行拉拔试验以分析土工格栅与填料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土工格栅拉拔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广庆  杨春玲 《地下空间》2004,24(1):31-32,63
土工格栅以其良好的工程特性常用作加筋土结构筋材。本文从试验加载方式、拉拔箱侧壁边界效应和尺寸效应、填料厚度和压实度以及筋材夹持情况等几方面分析了影响拉拔试验的主要因素,目的是指导如何正确进行拉拔试验以分析土工格栅与填料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筋材拉拔模型试验,对筋材与土介质的界面摩擦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深入分析了试验中影响界面摩擦特性的主要因素,并深入探讨了土工格栅与红砂岩粗粒土之间的筋土界面特性,为实体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界面摩擦特性对其荷载传递机理极为重要。首先通过室内大型直剪试验,研究了法向应力、软土含水率、碎石料相对密实度、筋材设置等因素对筋箍碎石桩桩–土界面摩擦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离散元方法分析了筋材设置、筋材开孔率、筋材抗拉刚度等因素对界面摩擦特性的影响。室内试验及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桩土界面抗剪强度随法向应力、碎石料相对密实度、筋材开孔率、筋材抗拉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软土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界面摩擦系数则随法向应力、软土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碎石料相对密实度、筋材开孔率的增大而提高,筋材抗拉刚度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针对临时工程使用后复耕问题,将竹筋作为筋材应用于加筋土结构,并通过筋土界面摩擦试验对竹筋加筋土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加筋土界面特性远远优于素土,竹筋加筋土的界面强度稍高于土工格栅加筋土;竹筋的间距对加筋土界面强度的影响较大;作用于竹筋加筋土的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加筋土的加筋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一台新型可视自动采集数据的土工拉拔试验装置,可用于多种土工材料和填料作用下的拉拔试验。该装置改进了加载系统和反力系统,实现了拉拔界面的可视与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并可量测土工材料不同嵌固长度处的位移,获取土工材料变形值,探索筋土作用过程中筋材受力机理及界面土体位移变化规律。使用新研制的试验装置开展了以砾类粗粒土为填料的格栅拉拔试验,结果表明:上覆荷载增大,土中格栅的应变变小,土体与格栅的界面摩擦和嵌固作用越显著;筋土界面处土体颗粒存在平移及转动两种运动模式,且界面处土体形成稳定的位移集中带。  相似文献   

10.
刘泽雷勇 《工业建筑》2014,(4):90-93,134
结合工程实践提出煤矸石-土工格栅-砂层状体系的加筋土结构,通过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测试不同法向应力下煤矸石-土工格栅-砂层状体系的筋土界面特性,并与常规加筋土结构的筋土界面特性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层状加筋体系具与有常规加筋土体系相似的界面特性,但由于砂的充填作用,提高了加筋层的密实度,增大了筋土接触面,使筋土界面强度更高,且界面强度发挥更早;层状加筋土体系还可以为加筋煤矸石提供排水通道,避免煤矸石浸水软化。  相似文献   

11.
国内锚杆试验类型分为基本试验、蠕变试验及验收试验3类,美国分为性能试验、验证试验及延长蠕变试验3类,欧洲分为探究试验、适应试验及验收试验3类,此外欧美还有提离试验、交变荷载试验、腐蚀防护完整性试验、确定波动荷载下最大工作荷载的试验等一些检测锚杆某些方面性能的试验。相对而言,美国标准对锚杆试验的要求简单一些,欧洲的更严格、更严谨一些。国内工程中,对锚杆基本试验的意义与作用尚重视不够,应把其作为探究性试验而非验证性试验,以便能够更为充分地测试及了解锚杆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土工试验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孙犁 《山西建筑》2006,32(3):87-88
从实验教学的实践出发,就含水率、液塑限和击实三个土工试验,分析了不同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使土的物理及力学性能指标的准确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某交通枢纽工程要求进行两种桩型静载试验,本文采用自平衡双荷载箱试桩法进行方案优化设计,可以成功地达到预计的试验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部分监督人员对监督检测理解上存在的偏差,本文试图从比较监督检测与中介检测的异同点,来分析监督检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城镇三、四级地区高压燃气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的试验介质与压力进行了不同规范的对比和探讨,提出了高压燃气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的试验介质与压力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就基桩质量检测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指出基桩检测中所存在的缺陷及注意事项 ,同时对基桩检测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现场大型直剪试验、推剪试验、压缩试验和压水试验,分别研究了矸石山体的抗剪特性、压缩特性和渗透特性。试验中分别在矸石山体边坡坡脚和坡中位置选用了多个测试点,对坡脚和坡中各测点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坡脚和坡中位置矸石山体抗剪强度的分布特点。试验中对推剪试验结果和直剪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采用推剪试验所得结果的修正比率,为采用推剪试验测试矸石山体抗剪强度提供了依据。根据矸石山体原位压缩试验的实验结果,分析了矸石山体压缩特性。最后,根据现场压水试验结果,给出了矸石山体的渗透系数,并认为,矸石山体渗透特性在整个山体中差别细微,可以认为其渗透特性是均匀的。  相似文献   

18.
土工测试和土力学试验在土力学学科的形成、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土力学学科发展必须将理论和实验紧密结合起来。文章简要分析和总结了土的基本物理性质试验、直剪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共振柱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室内试验,以及静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动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现场试验的试验方法及其工程应用情况,阐述了土工试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内载荷板试验为深层地基土体力学性质的勘察评估提供了一种直观可靠的测试方法。但常规孔内载荷板试验由于设备繁重、操作复杂、成本高,且随试验深度增大测试精度也大幅降低,致使该方法在工程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少。为此,笔者提出了一种便捷式测试深层土体压缩性质及承载特征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利用试验系统与钻孔孔壁之间的摩擦力作为试验所需的反力,略去了传统深孔载荷板试验中的传力柱、测量杆等测试不稳定部件,采用吊装放入试验层位,使试验过程更加科学合理、稳定可靠、简捷明晰,可快速开展孔内载荷板试验,为工程地基深层原位土体的工程特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便捷、科学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在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工程地基勘察中的取得良好应用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并对试验规则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瑞琦 《山西建筑》2014,(11):185-186
对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静动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阐述了静载试验与动载试验的测试内容,测点布置与加载位置,并分析了试验结果,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