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指利用通讯手段和计算机技术远程实时采集、处理、报送水文要素数据的信息系统。它要求准确、高效、快速、实时满足防汛、抗旱、水利调度、水资源分配等多方需求。加强水情测报系统的科学管理和Et常维护.可充分发挥其在防汛抗旱、洪水预报和优化调度等方面的作用.减少洪灾损失。提高洪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正>1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简述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综合运用计算机、电子、通信、遥感、水文、气象等多学科技术,完成对江河、水库和流域的降雨量、水位、流量、土壤蒸发等水情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管理、预报和发布的信息系统。它是防汛抗旱的"千里眼",是水文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孙中星 《治淮》2023,(1):14-15
<正>一、安徽省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现状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由前端的水文要素采集(雨量、水位、流量、蒸发、熵情等)和中心站水文要素的接收组成。目前,安徽省建设了一批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采用现代数字化科技手段实现了对中小河流域、山区暴雨洪水易发地区、水库等,降雨量、水位等水文信息的自动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和水情预警预报工作,为各级防汛部门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支撑。测报系统建设完成后,最终能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方式多样化、中心数据接收冗余化、系统管理数字化”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
水情是水利工程管理的基础信息,是水文预报、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决策的主要依据,自动化水情信息为信息收集、传输、处理和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汉江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内容包括建设目的、建设任务、主要功能和系统设计。目前,汉江流域已建成水情自动测报中心站和部分遥测站,该系统于2011年2月开始运行,在汉江下游近年来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要实时水情短信息发布查询系统,是利用现代移动通信、数据库应用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结合黄河实际,不仅实现了水情信息实时发布和查询,使得各级防汛决策部门可以在任意地点及时获取黄河重要实时水情信息,争取防汛指挥的主动性,而且能够推动"数字防汛"和黄河水文测报现代化的建设。本文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张峰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实现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自动化,能够直观、快速地了解水库水情和预报信息,为防汛调度、决策指挥提供有力的实时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1系统建设任务 尼尔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为满足尼尔基水利枢纽及下游齐齐哈尔城镇防洪调度的需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水文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及预报调度为一体的自动测报系统。通过入库洪水预报、下游区间洪水预报及预报调度为工程防汛和下游补偿调节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忠俊 《治淮》1996,(12):25-27
淮河上中游是我国洪水频发区域之一。为了准确地收集水情信息,及时将信息传到各级防汛部门,并实现计算机联机洪水预报,为淮河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经水利部批准,由水利部水调中心牵头,淮委和豫、皖两省共同负责,历经3年,于1990年建成了淮河正阳关以上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简称淮河水文遥测系统)。这是我国最大型的系统之一,它经受了淮河“91·6”特大暴雨洪水的考验,发挥了较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淮河中上游实时水情信息收集手段,实现联机洪水预报,为淮河防汛指挥调度提供服务,根据七五计划的安排,水利部于1988年5月批准建设淮河正阳关以上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第一期工程。系统建设由水利部水调中心组织、淮委及豫、皖两省水利厅共同参加。一期工程历经3年,于1990年竣工。1991年汛期系统投入试运行,并于1992年4月通过鉴定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一、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10.
王俊  周新春 《人民长江》1996,27(8):30-31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改变了原有的水情测报模式,自动测报系统中的水文情报预报系统是充分利用遥测信息,完成水文信息服务及洪水作业预报,为防汛工作服务。综述了长委水文局“八五”期间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水文情报预报系统设计方面一些工作,围绕水文情报预报需及时、准确、共享这一宗旨,提出了以计算机网络为系统环境,完成信息接收、处理;并以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为作业预报工具完成洪水预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尽量消除因流域空间非均一性引起的水文模拟不确定性,采用基于GBHM分布式水文模型以及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模型参数,利用三峡区间2011年5~6月期间的气象预报信息,探讨该区域实时洪水预报方法,以及不同预见期的洪水预报精度。结果表明,分布式水文模型与气象预报数据结合,能够较好地模拟该区间的洪水过程。该方法在一定预见期内能够对实时洪水过程进行预报,预报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降水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淮河鲁台子以上流域洪水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淮河鲁台子以上流域为例,采用分布式概念性水文模型,对王家坝以上流域及阜阳、蒋家集、横排头淮干支流进行降雨径流与洪水过程研究,同时进行参数率定。采用马斯京根法、马斯京根水位模拟法和扩散波非线性水位法,对淮河干流王家坝至鲁台子区间具有行蓄洪区流域洪水进行预报。预报模型在2007年的大洪水预报调度中得到了检验,取得了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水文预报模型是实时预报预警系统的核心。基于新型的概率水文预报PDM(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ed Model),构建了北江流域飞来峡水库概率水文预报模型。将整个流域划分为18个子流域,对每个子流域分别建立PDM,并采用历史降雨流量数据序列对各子流域和流域PDM进行参数率定;以横石站为参考站,采用52场次实测历史洪水进行模型验证和精度评定,洪峰预报合格率为99%,精度等级为甲等,模拟精度高,说明了PDM结构和参数取值的合理性,以及模型在该流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2020年7月10—19日,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王家坝站7月20日出现历史第二高洪水位。本文依据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次暴雨洪水的成因和洪水特性,并与历史典型年洪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了淮河治理后王家坝站水文特性发生变化过程和规律,为谋划“十四五”时期淮河治理方案、淮河防汛调度和水文监测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曲靖市南盘江上游水情自动测报软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盘江为珠江流域发源的主干流,南盘江上游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软件是根据国家防总关于水库洪水调度系统软件开发的要求所开发的一套具有实用、先进、可扩展、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的洪水预报调度软件,实现了实时监控、洪水预报、洪水调度、备份数据库和查阅流域基本信息等功能,不但满足了防汛管理和水库调度的需要,而且还可为流域管理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徐慧  徐英三 《中国水利》2006,(23):51-53
淮河流域已建成气象信息系统、水情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及防汛通信系统,在防汛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仍有水情、工情、灾情信息采集系统、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在建设中应循序渐进,与管理体制改革,与应用需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流域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黑河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系统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赵勇  裴源生  于福亮 《水利学报》2006,37(1):0082-0088
本文结合黑河流域实际情况和流域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了“宏观总控、长短嵌套、实时决策、滚动修正”的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的模式,并应用自适应控制方法,建立了流域水资源的实时调度系统,包括相互嵌套的实时调度预报子系统、实时调度决策子系统和实时修正子系统。实时调度预报子系统主要包括长期和短期径流预报、土壤墒情预报和需水预报;实时调度决策子系统包括长期和短期调度决策;实时修正子系统是根据采集的实时信息,进行长期和短期调度的修正。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长江流域防洪调度决策的时效性和可靠性,需构建一套服务于多层级用户的防汛管理智能决策支持体系。通过建立长江流域河网及控制性节点的拓扑关系,对核心业务功能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实现水情预报、洪水演进、防洪调度以及洪水风险分析的预报调度一体化。基于核心业务模型和信息扩展接口,利用GIS可视化技术及WebService交互技术的集成,研制了长江流域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可实现流域水雨情的实时查询和防洪调度方案的快速模拟,为流域防汛管理决策提供专业、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气象模式的汉江流域洪水预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行洪水预报方法的不足与汉江流域的特点,建立了汉江流域MM5气象预报模式和VIC分布式水文模型,耦合集成3种预报模式并开发了基于气象模式的汉江流域洪水预报系统。应用2005~2007年汛期日水文气象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VIC分布式水文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与预报精度。基于气象模式的汉江流域洪水预报系统可为汉江流域的中长期水文预报和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大型水电工程水情保障工作需求,有必要深入探索并开展面向水电工程的长期水文气象预报服务工作.通过对金沙江流域旱涝趋势的主要影响气候因子特征和背景分析,基于金沙江流域气候特征和溪洛渡等水库建设对长期水文预报的需求,建立了一个金沙江流域汛期旱涝趋势的概念性预测模型,并结合其他数学、物理统计模型,综合应用于金沙江梯级(溪洛渡、向家坝等)水电工程汛期长期水情预报,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