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调研国内外油气资源评价数据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石油公司层面的评价需求,通过优化已有常规数据结构、新增非常规数据结构,重新构建了基于WEB—GIS的数据库结构体系并研发了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采用“数据库层”、“数据库服务层”、“业务应用层”和“表示层”的4层体系结构,包含GIS功能、数据管理、查询检索、统计分析、成果管理、数据接口和系统管理等主要功能,以B/S方式和GIS技术管理常规油气资源和致密油、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煤层气、油砂矿、油页岩和天然气水合物等7种非常规资源的评价数据、图件和文档。系统应用于中国石油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有效支撑了各油田资源评价工作,同时积淀了宝贵的数据资源,为今后的油气资源动态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勘探开发梦想云平台是中国石油上游业务信息化共享平台。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A2系统)作为中国石油上游信息化统建项目核心应用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海量数据查询检索效率及数据综合分析应用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梦想云平台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对A2系统进行云化升级改造,实现了对全部油气水井生产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存储、上报、发布一体化协同管理。在此基础上,以油气精益生产管理为目标,建立数据治理跟踪和评价标准,开展生产数据跟踪评价、产能建设评价、低产井和长停井分析等应用研究工作,为战略规划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中国海洋油田勘探开发领域,但由于地震数据是海量的,现有软件无法在当前硬件配置下完成其数据显示,为此本文讨论了海量地震数据显示以及海量地震数据库建立与管理的一种新思路,即利用刀片式数据模型管理Geoframe和Landmark等数据格式的地震工区,快速构建一个虚拟地震数据库,建立三维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已经成功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应用,可在当前主流工作站配置下显示渤海区域所有地震数据,而且不用再建地震数据库。  相似文献   

4.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中国海洋油田勘探开发领域,但由于地震数据是海量的,现有软件无法在当前硬件配置下完成其数据显示,为此本文讨论了海量地震数据显示以及海量地震数据库建立与管理的一种新思路,即利用刀片式数据模型管理Geoframe和Landmark等数据格式的地震工区,快速构建一个虚拟地震数据库,建立三维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已经成功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应用,可在当前主流工作站配置下显示渤海区域所有地震数据,而且不用再建地震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对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进行了分析,将GIS技术应用于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中,构建了基于风险和GIS技术的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开发出基于风险分析模型和GIS技术的安全预警分析系统。介绍了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结构的设计及基本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以GIS技术为平台,采用风险分析方法辅助进行管道安全预警是可行的,在油气管道风险分析中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开发基于GIS技术的油气勘探数据库应用与管理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GIS的基本特点以及适合我国GIS系统开发的软件工程方法──原型法。研究了EDUMIS实现的软硬件环境、系统组成、图形库及数据库,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地震综合解释数据平台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综合解释需要综合地震、测井和地质等多学科数据,进行多学科工作流程的协同,而地震综合解释软件系统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地震综合解释数据平台是地震综合解释软件系统的核心,基于国内外知名油气勘探综合数据模型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建立地震综合解释数据平台的基本思路和实现途径。在参考了油气勘探开发领域PPDM和POSC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地震综合解释数据平台(NEWSBase)的逻辑模型;根据地震综合解释数据平台的逻辑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和软件设计方法,进行了地震综合解释数据平台的软件设计;采用Oracle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编程语言(C++)和组件开发技术,完成了地震综合解释数据平台的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8.
蔡柏松  王建康 《天然气工业》2013,33(12):144-150
利用3D GIS技术构建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基础平台,可为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决策奠定可视化基础。为此,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运用于数字管道的3D GIS技术发展动态,包括通用GIS平台产品、三维设计产品及实时视景驱动软件,并进行了相应的优缺点对比,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分析了自主3D GIS产品对于油气储运安全保障的重要意义,具体阐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管道3D GIS平台(睿 PIPE)的设计理念、组成架构和功能特点。然后结合自主3D GIS平台在中国石化川气东送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中的应用案例,介绍了该平台在完整性基础数据管理、站场可视化管理、生产管理动态可视化监控与报警联动、管道完整性评价结果展现以及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和特点,总结了自主3D GIS对战略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产生的技术提升效果,基于同一个平台实现了统一资讯整合、调度指挥、资源配备、风险控制、应急救援,提升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并为管道完整性评价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料,为后续管道建设优化管理、节约工程建设成本积累了宝贵经验。最后从大数据应用、物联网应用等角度,展望了3D GIS平台在油气储运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中间件的技术,在SCADA系统分布式异构异种环境下,对异构实时数据库采用统一的、开放的标准数据通信接口进行实时数据传送,搭建油气管道统一中间实时数据库平台,供不同应用程序和系统等共享在线生产数据,提高了数据库开发的效率.同时该系统采取相应网络安全措施,实现了其他业务与管道实时监控系统的有效隔离,确保油气管道SCADA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对嵌入式实时数据库在油气管道信息化中的应用,解决了SCADA系统数据孤岛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油气管道生产经营各方面信息的综合水平,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地震采集工程数据可视化管理平台的技术和方法。首先,从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入手,探讨了GIS与数据库的关系、平台的数据结构以及软件的整体架构等;然后,介绍了平台实现的几项关键技术,即层次型的项目数据管理、图层控制的勘探项目查询、表层试验资料的数据处理、SPS(Shell Processing Support)与观测系统的显示与分析、地震数据的定量化分析等;最后,利用自行设计开发的实用软件对该技术的特色和功能进行了说明。基于GIS的地震采集数据管理平台可以整合地震勘探工程中的过程数据,并提供主要技术环节的数据处理模块,为地震采集工程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1.
利用SQLserver建立小型专业数据库。研究了探井资料从生产采集,到整理归档建库的全过程,提出了一套数据快速整理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电子扫描技术、汉字识别技术、计算机无纸编辑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将单井档案纸文档入录加载到数据库。实践结果表明,把探井档案资料先进行纸文档电子化,再进行数据结构化整理,最后建立数据库,既保证了数据资料与原始档案的一致性,又加快了数据整理建库速度,是加快大型油气勘探数据库建设步伐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文分析了数字油藏不同数据源的空间属性及数据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的数据组织方式。以目前最先进的GIS软件ArcGIS为平台,提出了利用油藏不同数据源在ArcGIS中建立空间数据库的方式和途径。运用UML工具设计了数字油藏数据库框架,对不同的数据源的入库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在GIS平台下基于地理数据库对油藏进行开发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萨中开发区萨零组油层测井解释有效厚度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萨零组油层没有有效厚度解释标准这一情况,在现有研究萨零组油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萨零组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的关系为依据,采用经验统计法和含油产状法,研制出有效厚度物性标准;提出测井、试油和岩心多维空间信息的方法,研制出解释有效厚度的电性标准。该标准应用到萨中开发区生产井的厚度解释中,证明是合理、可靠的,为萨零组油层的有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GIS支持下的煤层气有利勘探目标区优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对煤层气勘探目标区的优劣作出较为正确的评价,文章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库技术为核心,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应用于空间和地理有关的数据的采集、存储、提取、检索、分析、显示、制图,实现综合管理和分析应用。文章以全国煤层气勘探目标区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将目标区的地质空间要素与统计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输入数据库,采用风险概率法和综合排队系数法直接用于煤层气勘探目标区优选。其技术关键包括资料采集、数据库的建立、因素指标集的构建、定量化数学评价模型及其计算机实现。其优选结果具有现时性,对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油气层保护是石油勘探开发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涉及到大量的油气层勘探资料,对这些数据资料,第一需要存储,第二需要科学管理,第三应能满足用户从大量数据中迅速提取有用信息的要求。有效的数据信息管理能极大地提高生产管理及科研效率,显著地提高油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为此,建立一个油气层保护的专题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河南油田保护油气层数据库系统基于客户/服务器开发模式,并选取SQL Sever2000和Visual Studio.Net2003,分别作为服务器端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机端开发工具,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了各类数据的有效存储,资源的共享,并具有简单的数据维护、统计和查询功能,通过历史数据能够快速获得各项效果评价指标,提高了数据资源的利用率,使油气层保护数据库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胡阁 《石油物探》2002,41(2):232-235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同工程信息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工程系统。石油勘探描述的对象与地理信息密切相关,其中的数据图形信息以海量计,传统的管理方法已不适应现代要求。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油气勘探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数据库、图形库来存储与油气勘探相关的数据和图形信息,通过相应的软件模块来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管理、静态查询和动态分析,从而组成有利于油气勘探决策分析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和GIS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集成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人工智能和GIS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一个将二者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无缝集成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并以构建集数据录入,数据管理和智能化分析为一体的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为目标,从数据集成、软件集成和应用集成等方面对相关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与生产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当今石油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论述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与生产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建设思路,重点阐述了数据中心和专业数据库的建设方案,为分公司信息化制定了建设蓝图,明确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和数据库已经应用到油田开发的各个环节。应用面向对象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C++6.0,以油田开发数据库为基础,编制了油田开发动态分析软件。该软件系统可帮助油藏工程师迅速而便捷的了解地下流体的分布状况,找出潜力区,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有利的帮助。经在采油厂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