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制动毂的使用特点,进行了选材;介绍了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条件下,采用冲天炉熔炼,通过严格控制化学成份,使用稀镁球化剂,含钡复合孕育剂,采用多次小剂量孕育,压边浇冒口铸造工艺等措施,研制成功进口汽车用铸态球铁QT450-10制动毂的过程,并分析了研制过程中化学成份、出铁温度、球化、孕育处理对铸态球铁铸件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体丰 《重钢技术》1998,41(1):10-15
本文介绍了球铁冷却壁在国内高炉上应用的基本状况,同时对球铁冷却壁铸造生产的化学成分选择,球化及孕育,冷却水管防渗碳等主要工艺技术做了详细叙述,可供铸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专门的试验装置制备试样,利用图象分析计算机,函数记录仪,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球化元素残量、孕育硅量、冷却速度对稀土镁、钇基重稀土、稀土硅三种稀土系球铁石墨形态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综合的定量金相研究。在对三万多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三种球铁在各种条件上石墨形态的统计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导出了反映石墨形态与其影响因素间关系的二维与三维图象;并探讨了过球化现象,过孕育高硅区开花石墨形成机理,及球化与孕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硅钡孕育剂在球铁钢锭模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郑光华 《鞍钢技术》1992,(12):42-46
小型工业性生产试验及试验室试验表明,用硅钡合金比用75号硅铁合金作孕育剂,更适于低温厚壁球铁件。它具有长效孕育作用,使球化衰退明显好转。应用硅钡合金作球化剂,可节省合金加入量47~52%,提高工艺出品率4.4%,提高1~2个球化等级,年创经济效益46万元。  相似文献   

5.
球墨铸铁管铁液成份控制和球化工艺改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球化前、后铁水成分对离心球墨铸铁管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合理的含流量、终硅镁、终硅量的按制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提出并采用合理的球化工艺和孕育工艺,达到稳定的延伸率。  相似文献   

6.
叙述生产轧辊类超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件所用的轻稀土镁球化剂、孕育剂和复合球化、孕育处理过程及其对原铁水的要求,同时介绍了所生产轧辊的组织、性能和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两种稀土含量不同的球化剂及两种不同类型的孕育剂对铸态复合基体球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稀土含量较低的球化剂处理后,球铁的性能,尤其是低温冲击韧度较好;用含钡孕育处理的试样,同用75FeSi处理的相比,前者具有明显好的机械性能。在一定的化学成分范围内,用低稀土球化及含钡孕育剂处理的铸态球铁,可以满足某些零件在低温状态下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流孕育的方式向铁液中分别加入普通孕育剂75SiFe和含Sb和Ba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浇注尺寸规格为180 mm×180 mm×200 mm的大断面球墨铸铁试块。运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力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检测方法,研究Sb-Ba复合随流孕育对大断面低温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用普通孕育剂75SiFe相比,运用含Sb和Ba复合孕育剂对铁液进行随流孕育能显著改善大断面低温球墨铸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该工艺可提高试样的石墨球化级别、改善石墨形态、增加石墨球数量、细化石墨球,可有效避免孕育衰退,使铸件组织和力学性能达到较佳匹配。冲击试验表明,低温韧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其(-40℃)冲击功平均值不低于为12 J。  相似文献   

9.
陈言俊  刘健 《山东冶金》1997,19(1):40-43
采用冲天炉生产铸态铁素体球铁,通过严格控制化学成份、严格球化、孕育处理操作工艺,可以保证铸态铁素体球铁的机械性能合格,并替代原热处理工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试验中发现Si、Mn含量应该分别控制在2.4% ̄2.8%和0.6%以下,才可满足QT450-10和QT400-10铁素体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影响稀土连铸球铁管机械性能的因素做了系统的分析,在实验室模拟了孕育球化处理等因素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同时,在某厂φ400mm、φ800mm稀土连铸球铁管的承口、插口及中间部位取样进行解剖分析,详细研究了各部分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退火,稀土连铸球铁管,特别是大口径球铁管,其机械性能可以达到ISO2531:1991(E)中对非离心铸管的标准,即σ_b≥400MPa,δ≥5%。本文的结论否定了长期以来认为连铸球铁管的延伸率(包括铸态及退火)无法提高的观点,为提高稀土连铸球铁管的机械性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双相区和亚温区球化退火工艺研究20钢的球化退火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亚温区球化退火较双相区球化退火碳化物球化效果明显,力学性能良好,球化退火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12.
铸态高韧性球铁生产的关键是控制好原铁水的化学成分、稀土及镁的残余量,运用钇基重稀土球化剂、孕育处理用75号硅铁以及高效孕育剂。  相似文献   

13.
喂线技术不仅可以在钢铁企业用以进行脱氧,脱硫,合金化和微合金化,成分微调和变质处理,而且在铸造企业用以进行脱硫,球化和孕育以及其他处理;解决了用其他方法难以或无法解决的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制的M型马—贝氏体抗磨球铁磨球是一种既耐磨又不易破碎的新型抗磨材料。研究了这种新型抗磨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控制,球化和孕育的特性,冷却速度对余热淬火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特别对磨球的主要缺陷(白口、内缩孔、渣气孔)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克服这些缺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柳钢1 500 m3高炉球式热风炉损毁球床为研究对象,分析三段式球床从上至下存在粉化、变形黏结、粉体球体混合黏结的损毁原因:刚玉质耐火球的尖晶石化、高温荷重下高铝质耐火球的变形黏结以及中温下Φ45 mm高铝质耐火球与粉体混合黏结等3种因素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轴承钢和工具钢的球化退火是一种效率低、成本高而又复杂的热处理工艺。近年来,国外在加速球化过程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主要集中在形变球化和联合球化处理两个方面。关于形变球化早在五十年代就有所发现,但只是随着控制轧制技术的进步,形变球化过程的研究才得以深入进行,并为工业上采用形变球化提供了可能性。形变球化可能使球化退火工艺并入轧制过程中,因而它为特殊钢生产的控制轧制、轧制与热处理工艺相结合的自动化生产线的创建开拓了美好的前景。但这项工艺涉及到对轧机及其附属设备的根本改造,所以目前仍未能在生产中应用。联合球化处理是加速球化过程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它工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对高碳工具钢SK95进行冶炼、轧制和球化退火试验,对球化退火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检验,分析奥氏体化温度及球化温度等工艺参数对SK95球化退火后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奥氏体化温度下,球化温度越高,试验钢的强度越低,伸长率越高。在相同的球化温度条件下,奥氏体化温度越高,试验钢的强度越低,伸长率越高,球化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
中碳钢球化退火行为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常规双相区球化退火和亚温球化退火工艺研究了常规轧制(CR)和控轧控冷(CRC)的中碳钢SWRCH35K的球化退火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双相区球化退火相比,亚温球化退火时碳化物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球化率高,且碳化物比较细小,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冷成形性,采用亚温球化退火处理可明显地缩短球化退火时间。控轧控冷的中碳钢线材尽管具有比较粗大的珠光体组织,但因有相当部分的珠光体发生退化,其球化退火进程要明显快于细珠光体组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总结了各类铜的球化退火工艺,并根据相变的基本规律对其中某些工艺进行了评述,对近年来钢的球化退火工艺的变革和进展也作了扼要介绍,并对在 A_1以下长期加热碳化物球化的两种球化机制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球墨铸铁原铁水中共存的砷、锡、铅、钛等微量元素含量相同时硫含量对稀土合适加入量的影响,以及孕育剂和孕育方式对石墨球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铁水硫含量不同的球墨铸铁,最佳的稀土加入量均为0.005%左右,但原铁水硫含量增加,稀土合适加入量的范围减小;硫加剧微量元素对力学性能的有害影响,稀土不能完全中和与消除硫对力学性能的危害作用;强化孕育是削弱微量元素有害作用、提高力学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