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新开发区的发展已从生产导向型进入到以研发导向型为主的高科技园区。为了营造具有创新氛围的科技园区环境,论文提出了高科技园的建筑空间形态设计方面的具体特点和要求,以及其建筑设计如何适应以研发为目的的产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
孙茜 《中外建筑》2014,(5):91-93
本文通过神州数码成都科技园二期办公楼的设计实践和研究,概括了高科技园区办公建筑的生态环保及空间布局灵活性等特点,指明了现代高科技园区办公建筑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郝丹  张海兰 《华中建筑》2004,22(1):17-19,25
在两科技园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学习和总结国际上先进园区的建设经验,立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探求了如何将自然、文化、人、科技等观念与建设21世纪新型科技园区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高科技园外部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高科技园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产业形式,结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22研究所的中标方案主要对高科技园的外部空间规划模式方面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化拓展世界,文化创造财富”,位于北京中关村地区的人大文化科技园楼外醒目的标语提示着这栋写字楼的使命。作为国内惟一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的国家大型科技园,人大文化科技园希望这里成为一个创业孵化器,推动知识转化为财富,创意转化为经济成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生态城市理论对当代科技园规划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生态科技园的特点以及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区域协调这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打造生态科技园。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研究,总结归纳了科技园的发展规律和未来生态科技园的发展趋势,为城市科技园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构建人性化的生态科技园环境。  相似文献   

7.
郁枫 《规划师》2010,26(7):61-66
TOD模式与科技园建设的结合,能打造功能多样、充满活力的空间,为科技园的产业升级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托普科技园规划从步行化空间,大运量公共交通、混合功能、活力空间4个关键要素出发,探索了运用TOD模式的技术路线,即利用TOD模式的作用距离布置功能,将地铁站点作为用地核心,无缝整合步行景观轴与地铁站,保持适当的建筑密度,建构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打造地下交通环廊.  相似文献   

8.
当前现代科技园景观关注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功能布局不合理、生态理念不够深入、人性化设计理念缺乏、多元文化融合较差等问题,以柳州市鲁板科技园绿地景观设计为例,深入分析了科技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设计思路、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主题营造,以期为创造生态自然、人文共享、情感回归"宜研、宜产、宜居、宜憩、宜品"的现代科技园景观环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展,大学校园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过程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变为结合现有场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园区空间的多元性、对场域空间的适应性成为大学科技园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本文以中南大学科技园为例,通过对园区与城市和校园的空间适应性、建筑空间界面的多维性以及材料对空间的柔性表达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植根于山地地域环境的城市空间特色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忠  丁素红  王琦 《新建筑》2007,(5):20-23
西南地区山地城市地质地貌复杂多变,环境资源丰富,但相对脆弱.结合工程实践,提出科学解读地域自然环境要素、建设单元三维集约生态界定、滨水空间以退为进、组团外向式边缘型空间布局、复合冲沟职能等设计理念与方法,对如何在优化利用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塑造山地城市空间特色,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王晓东 《规划师》2005,21(8):25-2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流的功能被逐渐弱化,河道被填埋,城市特色丧失。在进行城市水系规划设计时需引入生态理念,采用生态方法修复水体技术对河流进行整治,净化水质,降低治污成本。对净水过程的展现具有科普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操作层面上宜采取政府牵头,非政府组织及城市居民多方参与城市河流管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涌现了一股建设科技园的浪潮,在科技园建设方面,各地区的企业与政府都投入大量资源与资金。面对人均耕地面积有限、人口众多的国情,在开发科技园时,政府比较倾向在城市郊区开发软件园,这就不可避免的占用城市周边耕地,有悖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原则。相关实践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还没有实现建设大规模独立的郊区科技园,郊区科技园还没有可借鉴的建设模式。在科技园创新建设中,应激发设计者创造性思维,提升规划设计的工作效率,以促进科技园区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邬毅  梅洪元 《城市建筑》2009,(3):134-135
本文在分析目前知识经济背景下科技园必建热潮的基础上,总结了科技园规划与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对营口产业基地富士康科技园总体规划实践的总结与梳理,提出科技园规划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等设计原则,探索了科技园区内在结构重组的途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7)
创新环境是衡量大学科技园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主要构成因素包括区域基础环境、区域制度环境、区域文化环境、园区创新环境、园区依托环境。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以北京地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总体情况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需要通过政府、大学、园区以及园区企业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5.
孙振华 《华中建筑》2005,23(3):36-38
在分析研发行为特征的基础上,从建筑设计层面探讨了科技园研发中心设计的几个方面,指出如何用物质的手段来营造非物质创新网络秩序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主要命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设计者将对场所的理解转换为设计语言,创造出具有启发性、视觉冲击力、空间层次丰富、结构清晰简明的景观.  相似文献   

17.
李仁伟 《规划师》2005,21(2):51-54
大学科技园应具备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结合的技术创新和培育创新及创业人才三大功能。清华大学科技园规划将研发区、孵化区、综合研发办公区等围绕处于中心的公共配套服务区布置,以清华大学轴线、网络结构为科技园空间结构设计的依据,延续清华大学肌理。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5)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而经由大学科技园所实现的社会服务具有依附性、区域性和直接效用性的特征。财经类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应充分考虑这三个特性,特别是其中的直接效用性。中央财经大学科技园依托所属高校资源优势,准确把握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可为同类高校大学科技园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总结出一套关于城市建筑空间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整合原则与整合方法,设想了一系列的宏观和微观整合模式,以期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城市建筑建设与城市交通系统、城市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世界建筑导报》2012,27(1):62-64
台湾高科技园位于东莞市松山湖,面积约为6 8平方公里.我们设计是在模数的基础上,将建筑像积木一样灵活组合,同时保留现有的山体,以打破这种规正的方格,形成趣味中心,并在围绕它们设置社区广场等,营造非物质的精神空间ˉ图书馆、餐厅、露天剧场等,为研发人员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场所,从而有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