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吸附-催化氧化再生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树脂吸附与H2O2-V2O5催化氧化再生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影响因素以及树脂再生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301、S-8和聚酰胺3种树脂对印染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较高,分别达到了79.23%、81.92%和71.35%;树脂对印染废水中CODCr的吸附速率随废水pH的升高而增大,但在碱性条件下的变化幅度不大;在相同吸附时间下,出水CODCr随流速的提高而增大,但流速宜控制在40 mL/h以下。树脂适宜的催化氧化再生工艺条件为:pH=3,H2O2的体积浓度为0.2 L/L,V2O5的质量浓度为1.6 g/L,室温下再生30 min;同时树脂的再生率随再生次数的增加而略有降低,但整体上再生效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吴文锋 《广州化工》2010,38(5):209-211
以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以泰克比奥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树脂回用系统为吸附剂,选取氯化钠溶液为主要再生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印染废水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具有处理时间短、操作简便、性价比出色等优点,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毛巾厂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以用沉淀法制备得到的NiO为吸附剂,选取H2O2为氧化剂,对吸附了印染废水的NiO进行氧化再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iO再生率随H2O2的浓度和再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先增大较快,而后增加缓慢;随氧化剂pH值的增加先升后降;随再生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再生温度在低温范围内提高有利于再生率的增加,在高温范围内提高意义不大。NiO最适宜的氧化再生工艺条件为:H2O2的浓度为0.3 mL/mL,pH值为4~5之间,30℃下再生60 min。  相似文献   

4.
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用筛选出的大孔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D301R进行了去除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COD的探索研究。静态试验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钻井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0%,出水COD<100mg/L;盐碱混合液(NaCl/NaOH)对树脂的再生效果较好。柱动态吸附和动态洗脱再生试验的结果表明,COD达标(<100mg/L)处理量接近100床层体积,树脂的再生率可以达到81%。  相似文献   

5.
《广东化工》2021,48(4)
本文主要研究以树脂吸附为核心,结合次氯酸钠氧化处理苯胺类含盐废水。通过优化吸附条件,比选出最佳树脂吸附工艺。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树脂吸附的基础上,通过投加定量次氯酸钠进行脱色及COD再处理,使最终出水COD稳定在500 mg/L左右,苯胺的去除率达100%,出水蒸发回收的盐品质好,蒸馏冷凝水COD500 mg/L,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树脂吸附饱和后采用2.5 BV丙酮再生,可恢复吸附能力,连续运行15批次,出水COD及色度均稳定。树脂吸附耦合氧化处理苯胺类含盐废水,既能有效去除废水中苯胺,也能资源化回收盐,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并已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苯胺类废水处理方法的不足,探讨采用大孔树脂吸附—电解和臭氧再生法处理苯胺废水,研究其吸附及再生机理、不同组合工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优化工艺运行条件,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设计、操作的基础参数和可行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孔树脂吸附-生物再生法处理高盐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锡慧 《天津化工》2010,24(1):53-55
本文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生物再生法处理高盐苯酚废水。循环再生实验结果表明XDA-1吸附-生物再生法处理高盐苯酚废水效果稳定,6次再生效率仍可维持在81%以上,对NaCl的分离效率均大于99%。再生XDA-1的大部分孔隙结构没有受到破坏,表面性质保持较好,由此可以认定生物再生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8.
万彤  孟冠华  刘宝河  李品君 《广东化工》2012,(12):101-102,109
利用混凝-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印染废水,研究混凝过程pH,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搅拌时间,沉淀时间和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对印染废水COD,色度的去除率的影响。考察了吸附过程中溶液pH和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印染废水COD,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92.5%,93.7%。  相似文献   

9.
改性焦渣复合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改性焦渣复合吸附剂热处理印染废水时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改性焦渣并与活性炭质量比按10:1制成复合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在吸附剂用量为废水量0.4%,pH值控制在6,废水水温20℃,吸附时间20min的实验条件下,脱色率达90.8%,COD去除率达84.8%,SS去除率达到90.2%,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大孔吸附树脂脱除天然碱中有机质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弱极性或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脱除天然碱中可溶有机质的方法。结果表明,D402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天然碱碱液有机质的脱除率可达50%以上,优于活性炭;吸附有机质后的D4020型树脂可用氢氧化钠与丙酮联合处理再生,再生树脂平均吸附容量可恢复至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The D301R resin was screened to separate DSD acid from DSD acid wastewater. The effect of pH,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adsorption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Batch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COD removal ratio of DSD acid wastewater was over 86%, and the COD of treated wastewater was under 100 mg/L at appropriate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of column dynamic adsorption and regeneration showed that COD could be efficiently removed by the D301R resin from DSD acid wastewater, and the resin was easily regenerated by NaOH stripping.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兰炭基活性炭(BAC)和高分子树脂静态吸附焦化废水,研究投加量、树脂种类、pH、吸附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探讨BAC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不调节pH条件下,经过7.0 g BAC吸附90 min和1.5 g D301R树脂吸附30 min后,焦化废水COD可降至167 mg/L,去除率达94.14%。Langmuir和Freundlich两种吸附模型对吸附过程都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印染工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碱性大、色度深、TOC含量高、COD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必须采用特定的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才能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印染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所采取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化学法中的湿式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法、Fenton法;物理法中膜分离法、磁分离法、吸附法;生物法中的厌氧法、好氧法,还有一些联合生物法等。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印染工业废水中应用可行性,结合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去其槽粕取其精华,提出了本实验室研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对印染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圆广 《广东化工》2013,(21):127-128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模拟印染废水的混凝处理最佳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硅酸钠(Na2SiO3)对模拟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证实表明:在溶液pH值为6,PAFC与Na2SiO3投加量比值为5∶1,温度为55℃,搅拌时间为5min时,对模拟印染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为88.89%,经处理后水的吸光度为0.3394.  相似文献   

15.
周彩荣  高玉国  李国鹏 《化工学报》2013,64(4):1453-1458
引言草甘膦[N-(膦羧甲基)甘氨酸,(HO)2P(O)CH2NHCH2COOH]是一种高效广谱的灭生性、内吸传导型优秀除草剂。1971年由美国D.D.贝尔德等发现,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生产,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上销售量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除草剂品种之一[1-4]。草甘膦的合成方法有多种[5-9],国内生产厂家大都采用甘氨酸(NH2CH2COOH)法,其生产废水中残留成分主要有草甘膦、甘氨酸、氯化钠等[10-11]。用吸  相似文献   

16.
以铁酸镍和葡萄糖为原料构建炭包裹的磁性水热炭(NiFe2O4@C)作为可重复利用的高效吸附剂,并催化次氯酸根协同氧化以去除废水中的铊。考察了初始pH、混凝pH、反应温度、共存物和氧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除铊的影响,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自旋共振光谱仪(ESR)等表征手段探究了其除铊机理。在铊初始浓度20 mg/L、初始pH 10、吸附剂投加量0.5 g/L、次氯酸钠投量10 mmol/L时,铊去除率达到99%以上。Ca2+、Mg2+、EDTA、DPTA抑制除铊。吸附过程更适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更适用于Langmuir和Temkin方程描述,最大铊吸附量达989 mg/g。NiFe2O4@C对Tl(I)的去除机理主要为氧化沉淀和表面羟基络合。材料再生实验表明NiFe2O4@C有很好的脱附与再生能力。本研究为废水除铊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