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农村的实地调研,分析当地农宅在空间布局、室内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传统农宅提出改进设计方案。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利用冬季被动式太阳能及夏季自然通风,使建筑布局更加合理,望为关中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中典型地区新型农宅节能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农村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地农宅在空间布局、室内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传统农宅提出改进设计方案。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利用冬季被动式太阳能及夏季自然通风,使建筑布局更加合理,为关中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地区农村住宅冬季热环境实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四川盆地地区7栋典型农村住宅的冬季室内外空气温度进行了现场实测,并采用ASHRAE 55-2004关于自然通风建筑的热舒适评价方法,对四川盆地地区震后新建和现存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评价,以掌握四川盆地地区农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状况,为农村住宅的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设计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地区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空气温度偏低,无法达到80%可接受温度下限值,川西林盘冬季室内热环境略优于其它类型农宅.  相似文献   

4.
川西林盘冬夏季热环境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两栋典型川西林盘冬、夏季室内热环境的现场测试,采用ASHRAE55-2004关于自然通风建筑热舒适评价方法作为评价依据对被测川西林盘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川西林盘的冬夏季室内热环境略优于当地农宅,绿化遮阳与构建室外微环境可改善农宅的室内热环境,对于我国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影响烟台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的围护结构构造等因素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出了改善该地区农宅热环境的具体措施,为烟台地区的农村住宅设计和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调研发现,南昌地区新建的农村住宅热环境较差。通过对南昌市某一住宅的热环境模拟分析,提出热环境的改善措施,同时对改善后住宅的热环境进行模拟和对比分析,为农宅的热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2 171份来自湖北山区罗田县农宅冬、夏两季室内外热环境和热舒适问卷,真实再现了当地住宅室内冬季寒冷、夏季湿热的恶劣热环境和当地居民强大的热适应能力;并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现有的自然通风状态热舒适评价模型在夏季能较好地预测当地农民的热舒适感受,而在冬季预测能力较低;当地农宅室内适应性热舒适区间与我国现行设计标准也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室内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北方地区农宅的室内环境由于采暖方式的不同与城市住宅存在显著差异.文章从北方地区农宅室内热环境、室内空气品质以及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关联性三个研究方向,阐述了目前有关北方地区农宅采暖季室内环境研究的总体趋势,对农宅室内环境研究做了分析和总结,为采暖方式的优化改善及舒适健康的农村室内环境营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传统民居经过长期的发展,能够适应地方气候和地理环境,新建住宅大多采用了新技术和材料,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否相适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对九江地区某一农村新建住宅和传统住宅的热环境进行了测试研究,计算分析其热舒适度,并研究了两种农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农村住宅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方地区住宅冬季自然通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州地区某居住小区的3个住宅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自然通风方案下的室内热环境参数进行了现场测试,从能耗、舒适性和人工调节便捷性等方面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到了不同人工调节方式下室外环境参数对室内热环境状况的影响特征.从热环境的角度提出了寒冷地区无空调房间冬季室内自然通风的理想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4)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asants have attached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indoor thermal comfort of rural residence has become a functional need of new countryside residence. Chengdu is a foggy area with shorter sunshine hours, humid air, more foggy but fewer windy days, so local residence is likely to be muggy, which influences comfort of residents seriously. According to relevant researches, most rural residences in Chengdu use only natural ventilation, and th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is poor.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tried to improv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and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ce functional design.  相似文献   

12.
被动式建筑具有密闭性良好、减少能量损失的优势,在我国农村地区应用具有重要的节能意义。由于围护结构密闭性较高,被动式农村住宅通风换气技术对提高和保障室内空气品质和环境热舒适性尤为重要。针对沈阳某高校示范建筑,分析通风换气技术对其室内环境热舒适性影响,应用Airpak软件进行数值解算,给出室内温度场、速度场和PMV、PPD指标的分布状况。分析不同送风温度、送风风速工况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温度分布情况,以及PMV、PPD指标对室内环境热舒适性的影响,确定满足环境热舒适性要求的送风工况,为农村被动式住宅的通风换气技术应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自动记录仪,对厦门某海滨住宅夏季自然通风与室内热环境进行实测。根据测得的自然通风时段,分析了自然通风对房间风速及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白天室内风速均值及波动值较夜间大。(2)房间在自然通风时段,室内气温均值略低于室外,室内气温波动明显低于室外且各房间气温波动差别不大;房间在非自然通风时段,室内气温均值与室外气温相当,室温变化相当平缓。(3)无论是自然通风还是非自然通风,房间的黑球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差别很小。(4)当房间处于非自然通风状态时,室内热环境总是处于"不可接受"水平,当房间处于自然通风状态时,其室内热环境几乎全时段达到"可接受"水平,且有的房间在某些时段可达到"热舒适"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住宅非空调工况下的自然通风对室内热湿环境质量有显著影响。结合重庆地区近五年夏季逐时气象参数和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分析重庆地区居住建筑夏季自然通风的可利用率。并以该地区某一住宅为对象,测试夏季自然通风情况下的不同天气过程的室内外热湿环境参数,采用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和预计适应性不满意者的百分数(APPD),在分析门窗开关和房间朝向对热舒适影响基础上,提出重庆地区住宅夏季自然通风运行策略。研究结论可为该地区居住建筑的设计和室内热环境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敬龙 《建筑节能》2016,(10):79-82
自然通风技术在节能、改善室内热舒适性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海南省的新城镇建设仍然缺乏对自然通风的合理利用,对能源的消耗造成了很大的浪费。通过对龙楼镇的主要街区进行自然通风技术现场调研及CFD模拟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探寻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选取闽东传统合院布局的福州长乐"九头马"古民居群进行夏季热环境的实地观测。通过对民居基本单元和冷巷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风速等气候数据的分析,结合对当地村民的生活经验探访和实地热舒适感受,提出结论:出于防风的考虑,闽东沿海传统民居较为封闭,这种情况下,基于气候适应和人体热舒适,民居群以夏季遮阳设计为主,自然通风设计为辅;门洞开口和门廊相通加强冷巷与民居院落的通风联系;周边的植被增加了冷巷和后天井的空气湿度;天井、冷巷、热缓冲空间等空间系统相互协调可有效改善民居热环境。  相似文献   

17.
独立式住宅的自然通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兵 《建筑节能》2007,35(2):24-27
独立式住宅是我国乡镇住宅模式的主体,研究其自然通风对建筑防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独立式住宅气象环境的分析、通风方式的比较、两种自然通风效果的分析对比以及因地域而不同的热工特性分析,提出独立式住宅利用自然通风的设计方法和住宅区规划布局措施,太阳房研究成果对独立式住宅建筑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南昌市某一农村住宅的热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热环境的状况,可为农村住宅的建设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住宅中太阳能与混合通风复合能量系统的设计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合通风是综合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两种手段的通风技术,可使建筑在保持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以及室内热舒适的前提下,能耗最小化。将太阳能与混合通风复合能量系统应用于住宅建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削减不可再生能源的耗费。通过介绍太阳能与混合通风复合能量系统的原理,并结合国内外一些工程实例,提出5种方案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广州移动通信枢纽楼生态节能设计理念介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州移动通信枢纽楼是根据常规的建造技术、运用生态节能建筑理念进行设计的综合性办公建筑,是一次建筑设计走向环保与节能趋势下的有效实践。该项目和OVEARUP公司进行了采光日照、自然通风、围护结构、地道送风、中庭热舒适度、计算流体力学(CFD)和动态热模拟(DTM)等多项工作的合作研究,并且将大部分研究成果用于该建筑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