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叶孟  林蕾  方勇  潘宏铭  吴金民 《金属学报》2005,10(8):881-884
目的: 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诱导人乳腺癌Bcap37细胞凋亡所涉及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活力,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调亡,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Westernblot法研究细胞调亡途径。结果: HCPT对Bcap-37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10~100μmol·L-1HCPT作用细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典型的DNA梯状条带。Caspase3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生降解,Caspase3抑制剂DEVD-CHO可抑制HCPT诱导的Caspase3的降解和细胞凋亡。结论: HCPT对Bcap-37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诱导调亡作用。Caspase3在HCPT诱导人乳腺癌Bcap37细胞调亡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叶孟  林蕾  方勇  潘宏铭  吴金民 《金属学报》2005,10(7):755-759
目的: 探讨IκB-α磷酸化抑制剂Bay117082 特异性阻断NFκB 信号转导途径对羟基喜树碱(HCPT)诱导Bcap37 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 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活力;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调亡;Western blot 研究细胞调亡所涉及的蛋白表达;DIGEMSA研究NFκB /DNA 结合状况。结果: 5 μmol·L-1 Bay117082 可以抑制HCPT 对IκB-α的磷酸化, 阻断NFκB 信号转导途径, 阻滞HCPT 诱导的细胞凋亡,同时也抑制HCPT 诱导pro-Caspase3 和Bcl-2 的降解。结论: Bay117082 对HCPT 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NFκB 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NFκB 起促进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林蕾  叶孟  王少敏  倪曙民  吴骁 《金属学报》2008,13(5):504-507
目的:探讨槲寄生凝集素对人大肠癌HCT116 细胞环氧化酶(COX-2) 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 和ELISA 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0.1 ~ 1 mg/L) 槲寄生凝集素对细胞COX-2 及其产物前列腺素E2 (PGE2) 表达的影响。结果:槲寄生凝集素可抑制HCT116 细胞的COX-2 mRNA、 蛋白表达及PGE2 的水平, 其抑制COX-2 蛋白的表达与PGE2的水平相一致, 只在大剂量(1 mg/L) 时对COX-1 mRNA 有抑制作用。结论:槲寄生凝集素具有抑制HCT116 细胞的COX-2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和功能活性等作用, 在一定浓度(0.1 ~ 1 mg/L) 和时间范围(3 ~ 24 h) 内, 表现出时效与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盛桂琴  吕宾  金海峰 《金属学报》2012,17(6):616-620
目的: 研究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分泌影响,并探讨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以 10 mg/L 的LPS刺激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为炎症模型。酶联免疫法测上清中TNF-α、IL-1β分泌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5、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P65蛋白核易位。结果: LPS明显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TNF-α、IL-1β分泌,P65蛋白生成增多,并大量易位于细胞核;IκBα蛋白降解增多。温郁金化合物抑制LPS诱导的IκBα蛋白降解及P65核易位。结论: 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来实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K562 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和对K562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 比色法、光镜、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CM) 检测细胞凋亡;FCM 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 水平。结果: 白藜芦醇显著抑制K562 细胞增殖, 并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DNA 电泳可见梯状条带出现;FCM 分析显示S 期细胞数明显增多, 出现S/G2 期阻滞, ROS 水平升高。结论: 白藜芦醇诱导K562 细胞凋亡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硒酸酯多糖(Kappa-selenocarrag-eenan, KSC) 对 K562/ADM 耐药细胞的诱导凋亡效应,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 比色法、Wright-Giemsa 染色、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 观察K562/ADM 细胞凋亡;FCM 测定 K562/ADM 细胞 Fas、P53 和 Bcl-2 蛋白表达水平;RT-PCR 检测 Caspase-3 mRNA 的表达。结果: 50 ~ 500 mg°L-1KSC 抑制 K562/ADM 细胞增殖, 并诱导 K562/ADM 细胞凋亡, 细胞出现呈典型凋亡形态改变, DNA 电泳可见 DNA 梯状条带(DNAladder);FCM 分析出现亚 G 1 期细胞群, S 期细胞比例增高。Fas 蛋白表达上调, Bcl-2 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 mRNA 表达显著增强, 但 P53 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KSC 通过 Fas 依赖性 Caspase-3 激活途径诱导K562/ADM 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刘萍  洪浩 《金属学报》2008,13(3):283-287
目的 观察灯盏乙素对过氧化氢(H2O2) 诱导PC12 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H2O2 诱导PC12 细胞凋亡模型, 用碘化丙啶(PI) 单染和PI Annexin V 双染检测细胞凋亡, 用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 断裂, 并采用RTPCR检测Bcl-2 mRNA 表达、荧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 活性。 结果 灯盏乙素可以抑制H2O2 诱导的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 增加Bcl-2 mRNA 表达, 减小caspase-3 活性, 并降低DNA 片段化和细胞凋亡率。 结论 灯盏乙素显著抑制H2O2 诱导的细胞凋亡, 其抗细胞凋亡作用可能与其增加Bcl-2表达、抑制caspase-3 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聚酯型儿茶素(theasinesin, TS) 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 MTT法研究TS 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形态学检测、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 FACS 分析方法研究 TS对小鼠胸腺细胞自发凋亡及地塞米松诱导脾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50、150、500 mg·L-1 TS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 小鼠胸腺细胞体外培养 20后, 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 DNA lad-der, FACS 图上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50、150、500 mg·L-1 TS 作用后, 随药物剂量增加 DNAladder减弱, 凋亡峰减小, 细胞凋亡率从 19.87%分别减为 12.14%、9.49%、6.71%。但不同浓度 TS 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 结论: 聚酯型儿茶素可明显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同时可抑制小鼠胸腺细胞自发凋亡, 两者总的效应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激动剂曲格列酮(troglitazone, TGZ) 对白血病NB4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 TGZ(0~ 80 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B4细胞0、24、48、72 h,应用MTT 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Hoechst33258 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时的 DNA梯状条 带。用免 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检测Caspase-3及其裂解底物多聚(ADP-核糖) 聚合酶PARP[(poly(ADP-ribose) polymerase) ] 表达水平的变化, 并对凋亡调节蛋白 Bax 及 Bcl-2 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20 μmol/L 以上的 TGZ 可显著抑制细胞的生长, 在Hoechst 染色后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现象, 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 药物作用 72 h 后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可见明显的DNA 梯 状条 带。Western Blot 检测结 果表 明,Caspase-3 被活化出现 20000 的亚单位, 同时 PARP被裂解出现 89000的亚单位片段。药物作用 48 h后凋亡抑制蛋白 Bcl-2 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而促凋亡蛋白 Bax 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TGZ能显著抑制 NB4 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通过激活 Caspase-3 以及降低 Bcl-2、升高 Bax的表达水平是 TGZ 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 ;这些结果表明 TGZ 是一种潜在的抗白血病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凝血酶诱导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作用,探讨其引起VSMCs增殖与NF-κB途径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0.01、0.1、0.2、0.5、1.0、2.0 Um/L的凝血酶与培养的VSMCs共孵育24h和用0.5 Um/L凝血酶与VSMCs分别孵育1、2、6、12、24、48h;采用WST-1代谢活性和3H-TdR掺入率测定VSMCs细胞增殖率;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基础状态下和0.5 Um/L凝血酶干预的VSMCs中NF-κB的细胞内定位及其核中NF-κB的蛋白含量;以已知的AngⅡ和PDGF对VSMCs的增殖作用为阳性对照,研究NF-κB途径与凝血酶诱导的VSMCs增殖关系,100 μmol/L PDTC(NF-κB特异性阻断剂)预处理后检测凝血酶引起VSMCs的增殖率。结果: 浓度为0.2~2.0 Um/L的凝血酶对VSMCs分别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和P<0.01);但浓度为0.5~2.0 Um/L的凝血酶作用24h对VSMCs的促增殖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 Um/L凝血酶促VSMCs的增殖呈双峰样改变,1h和24h分别达峰值。基础状态下VSMCs的NF-κB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凝血酶干预后VSMCs的NF-κB主要分布于细胞核。PDTC预处理明显抑制凝血酶促VSMCs增殖的作用(P<0.01)。结论: 浓度0.2~0.5 Um/L范围内的凝血酶呈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培养SHR的VSMCs增殖;而且在时间上呈双峰样改变,提示凝血酶的促增殖作用存在延迟现象。凝血酶能够激活VSMCs的NF-κB,使其从细胞浆转位至细胞核。凝血酶引起VSMCs增殖与NF-κB途径有关联,NF-κB可能是VSMC增殖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共同通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 Art)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存活蛋白(survivin protein)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细胞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测定细胞浆Caspase-3 的活性等手段检测肿瘤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Art 时, 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用RT-PCR、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rt 作用于肿瘤细胞时, 对survivinmRNA 和survivin 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HL60 细胞暴露于Art 时, 呈现典型细胞凋亡特征, 如:胞核固缩、形成凋亡小体;凋亡细胞的比例呈浓度依赖性增高;琼脂糖电泳出现明显的“ 梯状” 条带;细胞浆Caspase-3 的活性呈浓度依赖性增高等。RT-PCR 检测表明, A549 细胞暴露于Art 10 和50 g·L-1 72 h后, survivin mRNA 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降低, 对照组、10 和50 mg·L-1 处理组的survivin 条带和内标GAPDH 条带灰度的比值分别为1.745、0.390 和0.023;Western Blotting 法也检测到Art 抑制Survivin蛋白的表达。 结论 Art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激活Caspase-3 途径, 可能与抑制survivin 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氯苄四氢小檗碱对过氧化氢(H2O2)引起无血清培养的小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增殖、坏死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 以噻唑兰(MTT) 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 含量及凋亡细胞百分率、增殖率;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细胞凋亡过程中DNA 断裂程度。结果: H2O2 诱导无血清培养的内皮细胞凋亡, 氯苄四氢小檗碱可显著降低内皮肌细胞中凋亡细胞百分率, 并抑制其增殖, 也减少凋亡细胞DNA 断裂, 同时也减少其引起的平滑肌细胞坏死。结论: 氯苄四氢小檗碱可对抗H2O2 引起的无血清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增殖及坏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白英提取物对肝癌BEL-7404 细胞系的凋亡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白英提取物处理肝癌BEL-7404 细胞,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DNA凝胶电泳法研究白英提取物诱导肝癌BEL-7404 细胞产生凋亡现象。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凋亡特征性变化, 凝胶电泳可见细胞DNA 有规律断裂形成梯形图谱。结论 白英可诱导肝癌BEL-7404 细胞产生凋亡。  相似文献   

14.
张靖  沈亚领  刘建文 《金属学报》2004,9(10):1091-1095
目的: 研究灵菌红素在体外对癌细胞浸润、转移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分子机理。方法: 用创伤试验测定高转移性人肺腺癌细胞95-D 的运动能力, 用浸润杯试验法研究细胞的浸润能力, 用明胶酶谱分析法观察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 和9(MMP-2,-9) 的能力, 通过Western-blot 印迹法, 定量分析细胞质内NF-κB 的蛋白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检测细胞内的药物浓度。结果: 在非细胞毒作用的浓度范围, 2. 5 μmol·L-1 灵菌红素作用于肿瘤细胞12 h后, 抑制癌细胞的运动能力达42 %, 同时, 显著抑制癌细胞的浸润转移(EC50=5 μmol·L-1) 。灵菌红素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MMP-2, 9 的分泌, 增加肿瘤细胞质内NF-κB 蛋白量, 抑制胞内NF-κB 蛋白的活化。灵菌红素能有效通过细胞膜, 其药效学作用与细胞内药物浓度相关。结论: 灵菌红素能有效地进入细胞内, 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内NF-κB 蛋白活性来抑制MMP-2,-9 的表达, 从而抑制癌细胞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从生物工程技术得到的灵菌红素对人胰腺癌8898 细胞增殖抑制的药效学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的部分机理。 方法 用MTT 法测定8898细胞的存活率和抑制率,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细胞的百分比, 用HPLC 检测人胰腺癌8898 细胞内灵菌红素的浓度,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NA 段片化进行分析。 结果 灵菌红素5 mg·L-1的培养液中8898 细胞出现凋亡早期的形态学特征, 半数抑制浓度(IC50) 为30 mg·L-1。而3T3 细胞却未显示出该作用。研究表明灵菌红素抑制细胞的增殖, 与抑制S 期细胞的DNA 复制及调控细胞的增殖周期相关。同时, 细胞凋亡的产生与实验药物呈正相关。HPLC 结果显示, 灵菌红素的药理学作用与细胞内药物浓度相关。 结论 灵菌红素能有效的进入细胞内, 抑制细胞的增殖, 其机理与诱导细胞凋亡和调控细胞的增殖周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土贝母苷甲(下称苷甲)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探索它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 法检测苷甲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 光学、荧光和电子显微镜, 以及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和分析苷甲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 和bax 表达的变化。结果:苷甲对HeLa 细胞的生长有强抑制作用, 其24、48 和72 h 的IC50 值分别为35.7, 23.6, 17.4 μmol·L-1 。在苷甲的作用下, 细胞周期阻滞在G2/M 期, 细胞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上都出现了细胞凋亡的典型证据。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揭示bcl-2 下调, bax 过表达。结论:苷甲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在苷甲的抗肿瘤效果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而苷甲诱导的细胞凋亡与bcl-2 的下调及bax 的过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β2-受体激动剂班布特罗(bambuterol)对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淋巴细胞核因子-κB (NF-κB) 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卵白蛋白(ovalbumin, OA) 建立豚鼠哮喘模型, BALF 分离淋巴细胞,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淋巴细胞NF-κB 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ELISA) 法测定淋巴细胞胞浆IκB 含量及BALF 中白细胞介素-10(IL-10) 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 班布特罗可显著增加BALF 中IL-10 水平及淋巴细胞胞浆IκB 含量(P <0.05), 降低NF-κB 胞核阳性细胞百分比(P <0.05), 而且这一作用可被β2-受体阻断剂普奈洛尔拮抗;但IκB 含量及IL-10 水平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 NF-κB 胞核阳性细胞百分比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 。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NF-κB 与IL-10 之间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 =-0.570, P <0.01) 。结论:班布特罗通过抑制IκB 降解和增加IL-10 水平, 从而抑制淋巴细胞NF-κB 表达, 这可能是其抑制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 对K562/ADM细胞的诱导凋亡效应, 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 比色法、Wright-Giemsa 染色、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CM) 观察K562/ADM 细胞凋亡;FCM 测定K562/ADM 细胞Fas、Bcl-2、P53 蛋白水平的变化;比色法检测Caspase3 活性变化。 结果 As2O3 可抑制K562/ADM 细胞增殖;K562/ADM 呈典型凋亡形态改变;DNA 电泳可见梯状条带出现;FCM 分析示亚G1 期细胞比例增高, G2 M 期阻滞;Fas、P53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Caspase3 活性明显增强。 结论 As2O3 可通过Fas 依赖性Caspase3 激活而诱导K562/ADM 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livin mRNA 为靶点设计反义硫代脱氧寡核苷酸(PS-ODNs), 探讨其体外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设计以livin mRNA 为靶点的反义核酸并作用于MCF-7 乳癌细胞, 用MTT、RT-PCR 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 在设计的一些反义核酸中, YMZ05 能够有效地抑制livin 基因的表达, 增加caspase-3 的活性, 诱导MCF-7细胞凋亡, 明显抑制其生长, 结论: 通过抑制livin 基因的表达能够抑制MCF-7 乳癌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 livin 可能会成为抗肿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 SF)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黏附分子-1(ICAM-1)、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切除右肾, 无创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45 min, 再灌注2 h制作在体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6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对照组、参附预处理组(10 mL/kg), 每组12 只。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ICAM-1 蛋白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检测血清、肾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NF-κB、ICAM-1 表达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 参附预处理组NF-κB、ICAM-1 表达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 。结论:参附通过抑制NF-κB 的表达, 从而下调其下游的TNF-α、ICAM-1 的表达, 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